許諾
《戰狼2》奇高的票房背后,是一場資本狂歡。
大賺
《戰狼2》火了。同樣火的是吳京:十年前,面皮白凈眼睛笑瞇瞇的他還是電視劇《太極宗師》里的小甜餅,打不過別人會趴在姐姐懷里哭;如今他是黑臉硬朗的孤膽英雄,是不肯被資本強奸的電影導演,還有可能是影視界的“首富”:目前《戰狼2》票房超過40億,集發行、導演和主演的吳京顯然大賺。
一般來講,一部電影的背后站著出品方、制片方、發行公司和院線。簡單的說,由出品方投資,制片方制作,發行公司宣傳找院線簽合同,最后由影院放映,這里每一方都是票房利潤的分享者。
資料顯示,《戰狼2》身后站著14家出品公司和7家發行公司。但是主要以北京登峰國際、北京文化和聚合影聯為主。如果最終《戰狼2》的票房總計是40億,那么電影票房的5%歸電影發展基金為2億,3.3%的營業稅為1.32億。剩下91.7%的電影票房由出品方、制片方、發行方以及院線按約定分配。其中院線分得57%,即20.9億。出品方、制片方和發行方分得15.77億。
根據當時簽訂的《戰狼2》保底分賬規則來看,總票房高于15億時,超出部分分成比例為15%(其中北京文化8.25%,聚合影聯6.75%);其余歸登峰國際,即8.4億。
資料顯示,登峰國際為吳京名下產業。公開資料顯示,這家公司成立于2008年,注冊資本300萬。2016年1月20日執行董事從吳京變更為吳燕。而坊間傳聞吳燕是吳京的姐姐。除了登峰國際,在《戰狼2》拍攝期間,吳京還持股了一家新三板公司。在2016年4月15日召開的聚光繪影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大會暨第一次股東大會上,吳京宣布加盟聚光繪影,以明星股東身份現身股東大會現場。這樣計算下來,吳京及其團隊收入12.64億,扣除電影成本2億,吳京方分得票房收入10.64億。
“從投資的角度來講,大量資本涌入不一定意味著影片能獲取相應的成功,但由于電影市場的不確定性,多方資本的進入可以分擔一定的市場風險。”中國創意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張京成表示。《戰狼2》不僅吸引了登峰國際以及春秋時代幾家“老”出品方,還包括萬達影業、博納影業等多家“新面孔”。而沒有直接在《戰狼2》參與方現身的光線傳媒,也在與投資者互動中表示了和該電影的相關性。
朋友圈
在對待資本的態度方面,吳京的經典態度是“不愿被資本強奸”。面對媒體的鏡頭,他表示當初拍《戰狼》,是因為覺得娛樂圈的商業氣息越來越重,找機會越來越難,“干脆自己捧自己”。
實際上,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幾乎沒有一個影星像吳京這樣,在“拒絕資本”的同時,能夠創下票房的新歷史。但在談論《戰狼2》的資本版圖時,我們又可以發現,多家資本方是首次與吳京達成合作。但雙方的交集卻早在數年前開始。
根據天眼查和貓眼的數據梳理,《戰狼1》的11家出品方中,呂建民的春秋時代、海南傳奇影業,鄧浩的星紀元影視、飛揚影視及關海龍的嘲風影視5家公司占投資方的“半壁江山”。
在《戰狼2》的14家出品方中,前述3人旗下的3家公司也參與其中,分別是呂建民的春秋時代、鄧浩的星紀元影視及關海龍的嘲風影視。此外,新入局的捷成世紀是星紀元影視的母公司。
吳京與呂建民是多年好友。據說兩人初識于2005年的一場酒局,當時已是著名演員的吳京把喝醉的呂建民背回酒店,此后一直到吳京談戀愛之前,所有的情人節雙方都在場。
基于這種情誼,吳京籌備《戰狼1》時,呂建民心里沒底,卻仍然告訴吳京,“這么多年朋友,一定支持你”。
北京文化的董事長宋歌與吳京也是老相識。宋歌覺得吳京“有俠義精神”,兩人經常參加行業聚會,卻一直沒有業務合作。但在《戰狼2》中,宋歌的北京文化身兼聯合出品方、保底發行方及宣傳統籌方等多重角色。宋歌還牽頭了《美國隊長3》的團隊與吳京合作。
另外一家新入局的公司——霍爾果斯橙子映像與吳京也頗有淵源:它的母公司是天津橙子映像,該公司的董事長是演員鄧超。鄧超夫婦與吳京夫婦的關系也十分親密,因為光線傳媒的因素雙方多有交集,吳京與謝楠還曾客串過鄧超自導的電影《分手大師》。
由此看來,《戰狼》系列的核心投資方多依靠吳京個人的關系網。也唯因如此,介入的資本都沒有特別大的野心,使劇本創作、演員選擇、劇情安排、拍攝過程甚至后期的宣傳推廣,均沒有受到過度干預。以《戰狼》為樞紐,吳京的“社交朋友圈”正在朝著“資本朋友圈”演變。
“落袋為安”
除了電影市場的瘋狂之外,《戰狼2》在A股市場中也掀起了一陣資本“造富”神話。除了項目的直接獲利外,北京文化在資本市場也受到肯定,連續8個交易日上漲,8月4日報收20.74元/股,以總股本7.26億計算,市值增長了52.3億元。
子公司作為聯合出品方之一的捷成股份,截至8月4日報收10.02元,以公司總股本25.55億計算,市值增長23.3億元。
也就是說,兩家公司在這短短10天內,收到了《戰狼2》發的75.6億元紅包!其它參與方,如光線傳媒、中國電影等的股價亦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
實際上,在2013年轉型旅游和影視業務雙向發展前,北京文化業績乏善可陳。自1998年成立上市以來,北京文化一直以景區經營管理和酒店管理服務為主要發展方向。其下擁有的主要旅游資產為位于北京門頭溝區的潭柘寺、戒臺寺、妙峰山和龍泉賓館。年度總營收長期徘徊在1.5億元,凈利潤時正時負、忽高忽低。
2013年12月,北京文化首次宣布涉足影視行業,并在隨后收購了宋歌旗下的摩天輪傳媒文化與自然人李鐵及潘楊名下的艾美影院投資。2014年8月,由富德生命人壽參與的非公開發行籌集資金收購三家公司,為北京文化打下了進入影視行業的業務、人脈資本。
影視文化資產先后正式注入,使得2016年北京文化實現營收9.27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則為5.22億元。但必須看到的是,電影是高風險行業,缺乏持續性,而《戰狼2》的火爆事實上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北京文化業績本身較差且實際盈利能力并未得到有效改變,因此其股價實際上是缺乏基本面的支撐。
也許基于這個原因,8月7日晚間,北京文化公告稱,董事丁江勇、副總裁鄧勇、副總裁杜揚、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陳晨、財務總監于曉萍計劃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窗口期不得減持),通過集中競價或者大宗交易等方式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43.65萬股,占總股本比例為0.1978%。如果以7日的收盤價計算,北京文化高管此次集體拋售的股票市值達到3036.8萬元。
對于“高位”拋售的原因,高管們紛紛表示是“自身資金安排需要”。
有分析人士指出,北京文化由于成功押寶《戰狼2》,股價因此大漲,但是,公司高管知道該片背后參與公司多達21家,每家公司分到手中的錢實際是不多,因此,在北京文化股價處于高位之際,公司高管選擇套現,讓賺的錢“落袋為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