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雙民+季國福
農業地質是我國地質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地質為農業地質區域發展戰略,特色農業地質發展戰略、綠色農業地質發展戰略和農業地學發展戰略,提出了戰略實施的保障措施。
一、農業地質概述
農業地質是由地質科學于農業科學交叉學科,研究農業生長的地質背景、農業土壤地質以及促進農業發展的農用礦物巖石應用的學科。農業地質研究的目一方面是為大農業生產布局和區劃提供科學依據;一方面為提高作物的單產和品質提供地質科學依據另一方面是使地學與農學相互補充,促進農業生產。
二、農業地質研究的主要內容
應用研究,將資料與信息轉變成數字地圖,提升資料的應用范圍、應用水平、應用層次,包括資源開發、國土資源管理、土地資源評價與土地利用決策、農業區劃與產業結構調整、主要經濟作物和名優土特產發展布局、食品安全、沿海灘涂水產養殖、生態環境建設、農業生態修復、非點源污染防治、地方病防治、生態旅游開發、區域社會經濟宏觀決策和可持續發展等。
三、農業地質應用的領域
1、農業地質環境監測
主要工作有農田供水水文地質勘查、鹽堿地改良、農用礦產開發,以及土壤侵蝕、荒漠化、土地沙化的調查研究與改造等,為提高我國糧食的單產和總量做出了重要貢獻。
2、農田水利
主要是灌溉和排水,兼及中小型河道整治,塘壩水庫及圩垸建設,低產田水利土壤改良,農田水土保持、土地整治以及農牧供水等。由于各農業地區的自然條件和生產方式千差萬別,需要進行農業水利區劃和相應的灌排系統規劃。農田水利還包括一些具有明顯地區特征的類型,如黃淮海平原旱澇堿綜合治理、鹽堿地改良、圩區水利、牧區水利和墾荒水利等。
3、農業地質區劃
區劃建立在各要素的作物生長適宜度分析的基礎上,得出影響作物生長的主要標志,然后根據這些標志區劃出作物適宜生長的環境。在進行規模區劃時,確定所選出的影響標志的權重,建立專屬的單作物生長與環境因素(或要素)的空間模型,MAPGIS從基礎資料圖層中檢索出各證據圖層,并將之作空間相交操作,就可得到作物適宜生長的區域。在獲得的各區塊中,不一定為所有的證據要素層疊加在一起,有的是部分疊加。對合并圖層顏色的色標進行統計分析,依據一定的原則,對不同的區塊圈出各級作物生長生境區(優勢生境區或中勢生境區);再通過查看區文件的屬性和進行單屬性(面積)統計,就可統計出各塊的面積及累計面積.在區域進行最優化種植結構區劃時,根據區域的環境因素特征和各種作物與環境因素的空間模型,篩選出適宜在此環境生長的作物,然后再進行經濟效益分析,確定區域內作物的最優化種植結構。
四、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估
1、工作手段和方法
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估分為國家—省級、市—縣級、鄉—鎮級和村—組級共四個層次(尺度)進行。本次調查屬大比例尺鄉—鎮級層次(尺度)。主要工作方法有面積性土壤測量、綜合地質地球化學剖面測量、淺井和面積性灌溉水樣品采集,系統采集巖石、土壤、土壤有效態、農作物及其根系土,大氣干濕沉降等各類介質樣品。工作方法與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基本一致,主要差別在調查精度和評價要求有所差異。
2、概念對象
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估是以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為基礎,以生態地球化學理論為指導,以科學量化土地質量、實現動態管理和成果數據的查詢、利用為目的的一項綜合評估工程。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估依據土地中各項有益、有害元素指標和有機污染物含量水平及其對土地生產功能影響程度進行系統研究和質量級別評定,以服務于土地質量與生態管理和土地資源合理利用為宗旨。
五、農用礦產資源的研究,開發礦物肥料和礦物飼料
礦物肥料及土壤調理改良的主要礦物巖石有沸石、蛭石、海綠石、硬石膏、海泡石、碳酸鹽巖等。海綠石作為一種綜合農肥日益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據美國、法國、前蘇聯、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的試驗,取得了較好效果。此外,天然礦物飼料添加劑及飼養環境凈化劑的主要原料有膨潤土、麥飯石、天然沸石、海泡石、石灰石、白云石、石膏、磷灰石、蛭石、琥珀等。天然礦物飼料是配合飼料工業原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畜禽、魚蝦等正常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性添加劑。
綜上所述,通過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本領域開展農業地質重大應用問題的聯合攻關,提高農業地質科研水平,創新應用示范與推廣機制,為全國農業地質提供工作思路和技術指導。
(作者單位:150009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五地質勘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