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
【摘要】初中生正處于一個特殊的時期,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都將發生巨大的變化。所以對初中生開展心理和生理健康教育特別有利于他們的核心素養的培養,正確引導他們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對于小學生,我們更多是啟蒙他們對事物的好奇心和對世界的初步認知,教育更多帶有啟迪性,形象性,直白性,趣味性。而對于初中生,我們不僅要引導他們學習,而且得給與他們生活上的關心。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老師都忽略這一點,沒有給學生足夠的心理輔導和生理知識的普及。
【關鍵詞】心理 叛逆 青春期 轉折點 負重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9-0190-01
走進初中生的學校生活,我們會發現,語文,數學,外語,政治,歷史,地理,生物,化學,物理占滿了他們的時間,我們教育不僅是有目的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承,而且還需要一種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行為和觀念的積極影響,教會他們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的生存和發展的能力。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需品格和關鍵能力,而開展心理和生理健康教育是一種對于培養核心素養非常有用的手段。
一、開展心理和生理健康教育讓中學生能更好了解自己。
青春期又稱青少年時期,是兒童期至成年期的過渡時期,初中生剛好就處于這樣一個特殊的階段,性格,性征,內分泌及心理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個人在這個時候往往否定以前發展起來的一些良好的本質,這種反抗傾向,會引起初中生對父母,學校以及社會生活的其他要求,規范的抗拒態度和行為,加之,生活范圍和活動內容逐漸復雜化,知識的擴展與加深,初中生開始有自己的特定意向,開始用批判的眼光來看待老師的簡單說教,喜歡從反面思考,喜歡索隱獵奇,容易固執,偏激的不良傾向,在此影響下,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比如早戀,離家出走,打架斗毆,沉迷網絡游戲,有些更嚴重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開展心理和生理健康教育,讓老師引導同學正確看待他們自己的變化,給初中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老師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觀察同學們的變化情況,積極做出相應的解救措施,定期開課,設計適合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問卷調查表。幫助在迷茫困惑中的初中生了解自己,接納自己。
二、開展心理和生理健康教育讓初中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和思想行為習慣
青春期不僅是初中生身心變化的時期,也是重新塑造性格和習慣的起點和開始。性格是指表現人對現實的態度和相應的行為方式的比較穩定的,具有核心意義的個性心理特征。良好的性格是發展初中生核心素養的基礎。開展心理和生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初中生克服在青春期時遇到的種種問題和困難,面對面和學生談心,和同學們的家長協調交流,做好關于學生平時生活變化的工作。經久不衰的古諺語也曾經提到,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老師應幫助學生們形成良好的性格和思想行為習慣。利用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施以案例和宣傳片的雙重展示和講解。
三、開展心理和生理健康教育給初中生減壓
到了初中,孩子們開始負擔一些由成人辦理的事,這些負擔是初中生成熟所不可缺少的,如果不增加這些負擔,孩子們也不會得到成長。特別是性的發育成熟所引起的各種變化及問題,心理壓力相對增大過速。初中生們除了要面對繁重的學業,搞好學習,還得極力維護和保護與社會的正常關系。對于和異性交往,異性興趣也要小心慎重。開展心理和生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教學生們如何避免性騷擾,保護自己,怎樣去和異性保持恰當的關系,老師應該為學生們普及基本的生理常識,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自卑是初中生的又一大問題,開展心理和生理健康教育,為走向自卑的初中生減壓,帶領他們走向充滿陽光,自信。提高學習效率,與同學相處融洽,積極參加課外活動,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開展心理和生理健康教育能夠強有力地間接提高初中生的知識,技能,培養初中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所以在初中生的教育中,我們應該重視開展心理和生理健康教育,為初中生以后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為國家的接班人做好相應的準備。培養核心素養,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愛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從初中生抓起,從青少年抓起,行動起來,讓心理和生理教育走進初中生的學習中,走進初中生的生活中。
參考文獻:
[1]蘇菲,《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促進學生核心素養構建的教與學方式變革初探——基于網絡平臺的芳草課程實踐[J],北京市朝陽區芳草地國際學校,2016年04期
[2]汪瑞林,杜悅,《凝練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課題組,2016/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