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其功
【摘要】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的放矢的不斷地進行學生資源的二度開發利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關鍵詞】二度開發利用 五種意識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9-0193-01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明確指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關注學生的全方位發展。課堂教學要著重喚醒學生的主人意識,著重開發學生的各項潛能.為此,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的放矢的進行學生資源的二度開發利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重點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像現在推崇的“翻轉課堂”、新課改中的“先學后教”等等就是充分利用學生這種資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們要深入的持續的對學生這種資源進行二度開發利用,以達到新課標要求的,真實有效的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根據學生資源的特點,結合我們的教學實際我們要做好這種特殊資源的二度開發利用;必須擁有以下五種意識。
一、目標預設意識
我們在對學生這種特殊資源的研究方面需要時間,需要沉淀。在研究的過程中就要有很強的目標預設意識。目標應該要有層次性,要有遠近不同的目標,要有個體和集體的目標,特別是學生二度開發利用在不同階段要預設切實可行的預設目標。
二、創新優化意識
我們在學生資源二度開發利用的過程中,始終都要與時俱進;要有創新優化意識。
前些時間,我有幸被市里選為首批音樂學科帶頭人;到廈門實驗小學參加名校訪學。特級教師王雅琴的教學魅力,讓我嘆為觀止。在五年級的一節音樂課上,我看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思想的運用。在這節課上,確實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整節課都由學生們自導自演、自主學習,由學生解決學習的所有問題;教師只是畫龍點睛的講幾句。這節課以班級音樂會的形式來呈示,所有的安排都由學生自主解決。比如主持人、節目的巧妙安排、串臺詞、班級紀律等等,都由學生協商,妥善安排好。一節課下來,學生的優異表現讓我們聽課的老師唏噓不已,都一致發出感慨。教師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學生優異的音樂表現能力;確實讓人折服。
課后,經過與王老師交談才明白:學生的音樂功底,離不開一段較長時間的打磨;好的教學模式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推敲,再接地氣地來使用。比如一個月一次的班級音樂會就是幾年來一直保持下來的,真正讓學生來完成“教”的、“導”的任務,需要時間、需要教師有意識的悉心培養,充分發揮優秀學生資源的二度開發利用。
三、因材施教意識
在許多的教育教學論著中,都無一例外的談到“因材施教”。我們音樂教師應該了解學生不同的特點,要充分挖掘不同學生資源優勢,盡力利用我們現有的一些條件,做好這方面的教育教學工作。
小學音樂課程學生資源的二度開發利用,就是要很好的要求我們教師要對所教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我們在課堂上,就要針對一些音樂特長潛力強的學生進行培養。比如聲樂好的學生,我們就有意識的培養她(他);讓其在課堂上起示范榜樣作用。有的時候可以在課外進行專業訓練,培養一些音樂骨干,并讓她(他)們帶動班級其他學生的音樂學習。如果班級多一些音樂能力強的孩子;這個班級的音樂教學肯定開展的更有聲有色,更豐富多彩,更容易在教學成效上出彩。
四、活動參與意識
我們在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活動的大力開展。教師和學生要有積極踴躍的參與意識;把我們的在課堂上學到的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去,又可以在不同活動中的體驗和成果倒回來運用到我們的實際教學活動來發揮擁有資源的作用。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應該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進步和成長起來。學生資源的二度開發利用,就是在不斷進行的各種活動中得以體現的。
學生在活動中,不斷磨練自己的同時也促進了教師的教學。就像我教的班級里,就有許多這樣的例子。有些孩子們在參加各種文藝活動都非常積極,利用自己在課內外學到的本領在不同舞臺得以展示;獲得成功的體驗。孩子們獲獎了,在課堂上得以展示又提升孩子自己、促進我們的教學。學生資源就在活動中動態的不斷進行資源的二度開發利用。
五、綜合提升意識
在小學音樂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要有綜合提升意識;學生資源的二度開發利用更要求我們要有綜合提升意識。孩子們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往往對某些方面比較感興趣。現在的孩子在音樂學習方面跟吃菜一樣,比較喜歡時尚的東西,對那些傳統的專業方面的基礎訓練比較反感。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綜合提升;在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不斷引導學生的學習注意力等負面下功夫。我們教師在資源開發利用方面一定要有綜合提升意識。
總之,我們教師要明確學生是我們服務的對象,更是可以充分開發利用的教育教學資源。這種最直接最具有靈性的資源,只要不斷的進行二度開發利用;一定會很有益處地促進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一定會促進孩子們在音樂方面的學習和在音樂專業方面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陳玉琨,田愛麗.慕課與翻轉課堂導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4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