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摘 要】在我國高職高專教學體系中,幾乎所有的專業和班級都會涉及到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課時量大,在課堂上教師所面對的學生個體差異也很明顯,因此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課堂已經不能滿足各專業各層次學生的個性化要求,也無法調動所有學生特別是非英語專業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開放式課堂的出現是在現如今社會條件下應運而生的一種新型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目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使其現狀得到改善。
【關鍵詞】高職高專大學英語;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
1 高職高專院校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現狀分析
目前,隨著國與國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英語語言也成為了高職高專學生必備的語言基礎技能,大學英語課程的發展也需要與時俱進。但是在現階段,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加快,語言知識不斷更新,高職高專院校大學英語的課堂教學出現了與學生和時代脫節的現象。學生無法在課堂上直接獲取老師傳遞的知識,而老師也因不能與學生在課堂進行有效互動而煩惱。
1.1 傳統英語教學課堂模式弊端明顯
在我國,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還是以教師在講臺上講授,學生在下面記錄,教師要求學生讀課文記單詞,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課后任務的形式為主。這種形式單一陳舊,互動始終是在一個語言環境較為缺乏的前提下進行,所以學生們大多感覺學到的還是與初高中課堂接觸的“啞巴英語”差不多。特別是高職學生的基礎較為薄弱,這樣的課堂更使得他們沒有參與感和學習熱情,反而覺得英語學而無用,這也使得大學英語課成了大部分高職學生必須面對的一個難題。
1.2 高職高專學生個性化發展與傳統教學模式的矛盾
高職高專課程的教學目標強調的是實際應用,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轉換到畢業后工作的實際操作中。再加上在新興網絡時代下成長起來的青年一代,有著自己非常鮮明的個性和要求,對傳統教學模式感覺乏味,沉悶的課堂無法讓他們無法有效地接受到老師傳遞的知識信息。
2 高職高專大學英語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建立的必要性
傳統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呈現單一性和封閉性。課堂上的知識傳遞偏向單向流動,教學信息源基本來源于教師,學生只是單方面的被動接受。而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堂上注重英語語言知識的傳遞,卻忽略了學生英語實用能力的培養以及其個性發展。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思維缺乏獨立性和創造性,也無法享受英語這門語言的學習過程,更別提課外的自主學習了。鑒于傳統大學英語課堂難以向課外延伸,學生就更應該在課堂上需要進行“有效”學習,把握好這四十分鐘。但是時代及當今社會的高速發展,也造成了教材知識滯后,與現實生活脫節,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很難與之融合等一系列問題,課堂的學習較為封閉。這些情況已經明顯的不合時宜,嚴重地影響了人才培養目標的完成。
3 高職高專大學英語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3.1 開放式英語課堂的教學模式
開放式課堂教學,是針對以往“封閉式”教學而言,是一種多方法,多創新,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的新型教學模式。它要求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充分參與于整個課堂學習過程中來,教師布置需要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的教學任務,如小組討論,時下熱門話題辯論,課文背景知識查閱與講解等,引導學生發揮自己所長,主動地去獲取知識。教師可在在課堂教學中盡量減少“指令性”的語言,讓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多角度、多方面地探求和運用知識,充分挖掘學生的思維潛能。學生可以在課堂上以一種較為自由輕松的形式進行英語學習,用英語這門語言來描述出自己眼中的世界,而不是拘泥于課本上的范圍和形式。教師給予學生最大的自由空間,但不是把“開放”變為學生隨意進出課堂的自由,而是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能自由地表達出自己的認知和想法。
3.2 與學生專業知識相結合的新時代課堂
語言是人類交際、交流思想的工具,同時也是促進社會發展的工具。我們要進行國際交流,要適應全球一體化發展的需求,就必須學好外語,這是時代賦予學生的新的任務。高職高專的學生更需要強調把課堂所學與實際運用相結合,因此高職高專大學英語課堂教學需要跟上時代的腳步,跳出教材相對陳舊的知識范圍,向學生輸出與其專業知識和時代更新發展相符合的最新的實用英語知識以及其文化背景。明確高職高專院校培養復合型人才的教學目標,強調學生英語應用技能的培養,增加與學生的課堂互動,創造簡單實用的英語語言環境,讓學生參與其中,并且學有所用。
3.3 傳統英語課堂里的精華保留
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對教師的教學素養包括板書、教態、語言規范、知識深廣度等都要求較高,啟發式教學、問題式教學、自學式教學等教學方式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都有不同程度地應用。傳統的英語課堂注重學生知識的訓練,對于一門外語的學習來說,這些都是夯實學生英語基本功的有效途徑,即使在提倡開放式課堂的今天,仍然值得我們采納,并與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相結合,使其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最大化地發揮作用,促使教師的課堂達到教學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結合時下方便快捷的因特網資源
教師應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可充分利用多媒體和互聯網資源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途徑。通過采用多種媒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網絡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等,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給予學生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更優化教學過程。利用網絡資源是信息化、網絡化時代英語教學的趨勢。而網絡資源的最大特征就是具有“時效性”,它能做到時時更新,隨時向教師提供時下最新最快捷的信息資源,便于教師合理運用到開放式課堂教學過程中去。
4 結束語
依照國家制定的高職高專辦學要求及各專業的特色,注定了其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發展必須跟隨時代變遷,從封閉式向開放式轉變。開放式英語課堂教學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并注重每一個學生的不同需要,為學生們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和充足的思考時間,教師通過布置不同的課堂任務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去實踐、體驗、創造,主動獲取知識,并學會有效地學習英語。學生們從一開始的羞于表達,到收集資料準備課堂任務,再到課堂上展現準備的成果,不僅使英語教學延伸到了課外,還大大提升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同時教師可優化整個課程設置,促進英語教學改革;還能為高職高專學生畢業后進入職場打下堅實的基礎。筆者在寫這篇論文的同時閱讀了一些涉及高職大學英語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的同類文章,其中教師們的推行方法也是各有千秋,筆者受益良多,獲取了不少有用的教學經驗。但是要想改變之前提到的英語課堂教學現狀和問題,還是任重道遠。但可以明確的是,探索高職高專大學英語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符合為國家培養綜合素質高、應用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的教學目標,亦是大勢所趨。
【參考文獻】
[1]趙艾東.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由封閉走向開放的必然性:http://www.docin.com/p-1495581304.html.
[2]李思元.大學英語課堂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分析[J].華夏地理,2016(9).
[3]于洋.淺談大學英語中的開放型教學模式[J].經營管理者,2011(22).
[4]何芳.淺析大學英語課堂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路徑[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13(2).
[5]李光.開放式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9).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