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應林
【摘 要】 對于農業銀行來說,除了發展人民幣業務之外還需要加強國際業務發展,補齊國際業務短板。文章以此為寫作對象,首先對農業銀行國際業務種類進行了介紹,接著分析了農業銀行青海分行國際業務發展特點,再論述了青海分行國際業務發展中面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青海分行國際業務發展經營策略,以便使得青海分行國際業務有更好發展。
【關鍵詞】 國際業務 發展 銀行
自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不斷發展,我國許多銀行都開設了國際業務,中國農業銀行青海省分行也開展了國際業務。中國農業銀行作為我國四大國有銀行之一,具有較強的綜合實力,在全國擁有非常廣闊的物理網絡點和電子網絡點。
一、農業銀行國際業務種類介紹
(一)國際結算業務 國際結算主要是指通過貨幣收付對國際間的債權債務進行清償行為。在國際社會中引發國際間貨幣收付原因有很多,例如商品進出口、技術轉讓、外匯買賣、國際投資等等。對于銀行來說,國際結算是基礎業務,與結售匯、貿易融資等等息息相關。
一般而言,國際結算主要包含有三種不同的方式,他們分別是匯款、托收和信用證。匯款主要是指銀行按照匯款的指示,將金額支付給指定的收款人。托收主要是指委托人向銀行提交憑證,委托銀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項。信用證是一種不可撤銷的銀行付款承諾,主要是指開證行應申請人的需求,向受益人提供一定金額的書面保證文件。
(二)外匯交易 外匯交易包含兩種,他們分別是結售匯業務和外匯買賣。結售匯業務主要是指銀行辦理人民幣與外幣的兌換業務。結匯主要是指客戶將外匯賣給銀行,售匯主要是指客戶向銀行購買外匯。外匯買賣又可以稱作外匯交易,是按照一定匯率將一種貨幣變成另一種貨幣的交易行為。一般而言,外匯買賣的種類有兩種,一種是即期外匯買賣,另一種是外匯衍生交易。
二、農業銀行青海分行國際發展特征
(一)產品服務日趨豐富 近些年來,由于市場競爭過于激烈,客戶需求也在不斷增加,農業銀行青海分行不斷推出新產品,先后推出了出口押匯、進口押匯、打包貸款、出口信保融資、代理福費廷、假遠期信用證、國內證項下的議付等貿易融資類國際業務新產品,以便更好地推動國際有發展。
(二)經營管理體制不斷完善 在1992年,農業銀行青海分行已經成立了專門的國際業務部,一方面對本行國際業務進行辦理,另一方面推動本轄區內各網點國際業務的管理。青海分行國際業務部會按照年終計劃對五家分行經營目標進行考核,督促和指導各網點積極發展國際業務,挖掘潛在客戶,加強網點本外幣一體化的經營意識。
(三)國際業務服務網絡基本形成 為了使國際業務可以更好發展,青海分行可以將客戶群體設置在經濟開發區等國際業務頻繁區域,這里是外匯業務延伸點,當地分行也配置品種完備外匯業務。與此同時,青海分行根據市場潛力、成本、目標客戶、結構等特點,確定了各個網點國際業務功能,建立了良好的國際業務服務網絡。
三、青海分行國際業務發展面臨問題
(一)高層對國際業務重視程度不夠 對于農業銀行來說,農業銀行在成立之初就一直以人民幣業務為主,參與國際業務年限只有20年左右,而且極其重視國際業務發展也是在近十年的時間。因此,國際業務在我行業務總量中的比例并不高。出現這種狀況,還是應當從總行高層管理層面進行分析。由于總行高管對于國際業務發展重視程度不夠,認為國際業務是對人民幣業務有益補充。對于農業銀行而言,無論是從數量還是從職位上進行分析,大多都是圍繞人民幣業務為核心進行發展。
(二)行際間業務發展差距顯著,部分經營行業務大幅下滑 截至6月末,轄屬城西支行國際結算量、結售匯業務量全行占比分別為95.88%、95.68%,其余三家分支行業務量合計占比不足5%。國際業務重點行省分行營業部業務呈現大幅下滑態勢,業務量同比最大降幅達66.28%。通過這一數據,我們發現很多國際業務實質上是由城西支行一家完成的,其余三家的貢獻也非常少。對于國際重點業務而言,整個青海省都處于嚴重下滑的態勢,急需進行戰略調整。
(三)外匯從業人員不足,專業素質有待提高 國際業務的發展與人民幣業務的發展不同,許多國際業務的程序相對復雜,對專業的要求非常高。為了完成一筆國際業務,相關的從業人員需要掌握良好的國際金融知識外匯的法律法規政策,同時必須要有較高的英語水平和計算機操作水平,能夠熟練地掌握國際業務的專業技能。對于一個合格的國際業務工作人員來說,培養時間大概在三年時間左右。但對于農業銀行青海分行來說,轄內國際業務人員不足且頻繁流動,尤其是基層經營行國際業務人員流動頻繁,部分分支行僅有一個國際業務人員且一人身兼數職,遇到人員出差、突發疾病的情況,為保證業務正常開展,時常出現不相容崗位的頂崗,崗位制約弱化,存在風險隱患。從業人員業務營銷和服務能力相對較弱。
四、青海分行國際業務的經營策略
(一)確立思想,實行本外幣一體化經營策略 對于農業銀行來說,農業銀行是人民幣大行,國際業務的發展離不開人民幣業務的優勢。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浪潮下,人民幣業務的發展也需要國際業務的有力支撐,這就造成了本外幣業務不可分割,兩者缺一不可的客觀事實。因此,我們首先需要從總行的核心管理層出發,在全國范圍內確定本外幣一起輕盈的經營理念,重視國際業務的發展。與此同時,我們還必須對業務流程進行再塑造,將分散在各個部門重疊的業務融合在一起,同時整合市場營銷、產品服務等各種資源,滿足客戶的更多需求。
(二)加強人才培養 為了使國際業務可以更好的發展,專家型國際業務人才必不可少。在培養人才時,我們必須加強人才專業素質和業務素質雙重培養,加大人才的儲備,打破傳統的招聘方式,通過合理設置薪酬安排引進更多的專家型人才,為國際業務發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
(三)加強各行之間的互動,學習先進經驗 由于各支行之間的發展極不均衡,筆者建議利用輪崗制度和幫扶制度,在定期輪崗的時候可以讓業務骨干輪崗到業務發展滯后的分支行,通過骨干員工對支行進行全面診斷,爭取業務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董遠.淺析建設銀行國際業務的風險及其防范[J].理論研究,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