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瑋
【摘 要】 我國十八大會議的召開旨在深入剖析當前的經濟態勢,掌握時代格局的發展規律,并進一步探討當前公共經濟管理出現的諸多嚴峻問題。為求穩中求進,利用科學的經濟管理措施,結合財政與貨幣政策,實現統籌兼顧的促進經濟發展,落實穩步增長。在十八大中,就拉近國內貧富差距進行了詳細討論,倡導進一步實現經濟轉型,擴大國內內需并重塑改革發展的新時代共識,從而推動國民經濟的穩固發展。
【關鍵詞】 十八大 經濟管理 創新
定于2020年實現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已經進入了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深化改革開放并堅定不移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重大意義。我黨與全體黨員期望與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解放思想、推廣改革開放,帶動全面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發展的腳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所提出的穩中求進是當前經濟管理的重要目標。為了實現整體的經濟結構改革、改善民生,應當從多方面落實、完善經濟管理工作,落實十八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精神,應當腳踏實地的推動經濟產業變革,讓經濟發展更高效。
一、宏觀調控
當前經濟結構的調整仍在進行,因為一些實質性的經濟問題還存在。在經濟改革方面,收入分配的不均衡也是一大障礙。收入分配不能夠適應現況,就難以穩定需求。對于資源價格,不加以改革就不能夠滿足民生的貧富差距協調。就當前的經濟管理現狀來看,稅制方面存在一些遺留問題,亟待進行調整。例如在服務業的營業稅改增值稅政策,應當進一步完善,在減少服務業稅收成本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其他行業小微企業的稅負。另一方面來講,政府在相關政策的實施中應當調整自身的職能,從執法監管角度轉變為服務企業的政府機構,擔負起人民公仆應盡的責任。當前呈現收入差距仍比較大,并且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仍舊較大,應當展開商業詐騙、打擊制假等不良商業行為。政府還要重視引導產業升級,調整當前的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高新科技的戰略產業,并引導資金幫助傳統產業進行革新,加大力度幫助服務行業進行升級,提供高端的服務產品,幫助旅游等相關文化產業升級。
二、強化基礎農業生產水平
政府對“三農”問題尤為重視,在當下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的階段,實現科技農業不僅能夠幫助農業增收、創收,還是農業產業升級的重要形式。農業發展的工作重心仍舊是強化農業生產水平,逐步提高當前農產品的收購交易價格,通過各種政策增加對農業的補貼,改良糧食主要產區的經濟補償。促進農業發展的主要途徑在于提高生產的安全水平、運輸安全水平、倉儲安全水平,這樣可以分階段的減少物流、儲藏成本。水資源對農業非常重要,水利建設是強化農業產能的重要基礎性建設。政府在水利建設上需要加大財政資金的投入,江水利建設放在當前基礎公共設施建設的首位。當前的新農村建設勢在必行,引導幫助農村地區施行更具特色的可持續發展新農村建設。
三、調整經濟結構,引導經濟自主協調
當前經濟的發展的重要途徑,便是通過擴展內需來提高經濟運作效率。當前國內的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多種制度都具備較良好的條件,大部分的國民都能夠享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社會公共福利。隨著我國當前收入分配制度的規范,原本的金字塔型收入結構也漸漸的轉變為更成熟的橄欖型結構。當前的經濟金融體系也變得較為成熟,政府、科研機構、社會企業、居民都可以參與到融資金融活動中并籌得資金,提高了社會閑散資金的利用率。農村市場也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有了新面貌,目前農村開發工作仍在繼續,將會帶來新的局面。
當前市場的自我調節功能需要進一步優化,市場調節需要政府的引導才能夠有序發展,提高市場資源的配置效能,而國家作為市場發展的引導者,需要積極參與,引導推動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自主創新產業是市場發展的領軍勢力,應當鼓勵該行業的發展,并且引導其共享、出售相關專利技術,在提高本產業革新發展的同時帶動一系列相關產業技術革新。企業在產業調整工作中應當居于主要地位,參照市場發展規律的引導,建立產學研綜合性的技術創新體系,這樣便可以全面提高產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實現可持續現代化的創新發展。
稅制改革是促進商企、個體消費的重要手段,可以通過稅收調整減少經濟實體的稅負,間接的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提高了企業的利潤。并且結構性的大規模減稅,不僅能夠輔助實現穩中求進的戰略思想,也遏制了物價的上漲速度。對多群體的減稅也體現了宏觀經濟政策所具備的靈活性,全面的促進了消費,擴展了內需。
總 結
當前國內的經濟發展趨勢總的來說是向好向快發展,但是世界經濟結構正處在關鍵時期,我國應當緊抓這一機遇,提高產業創新動力,促進經濟管理、經濟制度的創新,促進中國經濟走進新的繁榮期。在加速創新,穩步發展的同時,還要積極應對當前出現的諸多問題,及時解決避免問題的堆積遺留,埋下不必要的隱患。黨的十八大規劃了當前的經濟發展方向,樹立的正確、科學的新目標,應當積極參與實施。
【參考文獻】
[1] 王茂斌,孔東民. 反腐敗與中國公司治理優化:一個準自然實驗[J]. 金融研究,2016,(08):159-174.
[2] 雷云云. 經濟形勢發展背景下十八大經濟管理決策分析[J]. 商業經濟研究,2015,(27):43-44.
[3] 劉亮. 十八大之后黨員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廣東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為例[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07):60.
[4] 徐金婷.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差異與宏觀經濟管理——基于十八大內容[J]. 中國集體經濟,2012,(33):11-13.
[5] 周山. 積極服務經濟社會科學發展 奮發有為推進工商行政管理事業——訪黨的十八大代表,總局黨組書記、局長周伯華[J]. 工商行政管理,2012,(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