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海云,許 勇,秦國民,孫雪華
(濱州醫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3)
設計性實驗對麻醉學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欒海云,許 勇,秦國民,孫雪華*
(濱州醫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3)
傳統的實驗教學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學生的積極性不高,缺乏對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濱州醫學院五年制麻醉學專業學生中進行藥理學設計性實驗的探索。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獨立完成實驗的選題、設計、操作、撰寫論文和答辯。問卷調查表明,實驗組大多數學生對設計性實驗評價良好。將設計性實驗應用到藥理學實驗教學中,可以顯著增強教學效果,增強團隊協助意識,鍛煉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創新能力。
藥理學;設計性實驗;麻醉學專業
21世紀社會急需創新型人才,如何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高等教育改革中最關注的問題[1]。藥理學是研究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及作用規律的學科,是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以及醫學與藥學的橋梁[2],因此藥理學在醫學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實驗教學是藥理學教育的重要環節,它使學生在實踐中加強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便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我校嘗試在麻醉學專業藥理學實驗教學中開展設計性實驗教學的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果,現介紹如下。
選取濱州醫學院2011級、2010級麻醉學專業本科生共84人作為研究對象,將2010級學生作為對照組(42人)、2011級學生作為實驗組(42人)。兩組學生都經過全國高考統招入校,教育背景、學習環境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 對照組
采用傳統的驗證性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前布置實驗內容:藥物的鎮痛作用,讓學生在課下預習,教師在課上講解,包括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項。另外,實驗過程所需的儀器和試劑已經由實驗技術教師準備好,學生只需要在課上按照教師講解的方法實施操作,得出結果,在課下撰寫實驗報告。
2.2 實驗組
采用設計性實驗教學方法,教師在開課前,利用晚上的時間向學生介紹設計性實驗具體的教學過程。(1)教師首先以講座的形式講授科研的基本知識,包括如何選題、實驗設計的原則、結果處理和論文撰寫等內容,同時向學生介紹怎樣查閱文獻。講座以《通痹靈抗膠原誘導性關節炎分子免疫學機理探討》《痛風性關節炎大鼠模型的制備及防治痛風中藥復方的研究》《9種中藥抗炎作用的實驗觀察》等論文為藍本,介紹抗炎作用實驗設計思路、文獻檢索方法,由此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流程。學生課下自由組合,每組6人,分成7個實驗小組,共同完成各自組的選題、查閱文獻、設計實驗方案等內容。為了更好地與學生溝通,帶教教師建立了QQ群,把所有參與設計性實驗的學生都拉進群里。學生設計的實驗方案一旦完成,可以利用QQ群或者直接到帶教教師辦公室,共同討論實驗方案的可行性和創新性。(2)每組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驗方案制作PPT并進行開題匯報,匯報結束后,其他學生和教師提出問題,匯報小組現場給予解答。最后帶教教師對各組學生進行點評,分別給出整改意見,學生回去進行修改,確定實驗方案。(3)每組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驗方案去實驗室準備實驗所需的試劑、耗材和儀器,并對所需的儀器進行校正。一切準備妥當,向帶教教師預約時間和實驗室,完成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實驗結束后,處理數據、撰寫研究論文并參與答辯。設計性實驗整體結束以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驗設計給予點評。
2.3 問卷調查
實驗結束以后,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評價教學效果,內容主要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教師的指導作用、選題和小組協作等內容。發放調查問卷84份,學生現場填寫,收回有效問卷84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100%。
2.4 數據分析
應用SPSS18.0對調查問卷中的數據進行處理,采用χ2檢驗進行統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1 設計的實驗方案
匯總實驗組學生設計性實驗的題目(見表1),有3組使用的藥物為臨床常用的芬太尼類,其余4組選用了多種鎮痛藥進行療效比較。在鎮痛作用設計中,采用了鎮痛實驗的多種常規方法——熱板法、扭體法和福爾馬林法,并針對不同年齡段動物進行鎮痛療效比較。大多數學生在設計時沒有局限于鎮痛作用的范圍,而是根據麻醉學專業臨床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手術患者生命保障、術后恢復的影響等問題,設計了鎮痛藥對血壓、中樞神經系統恢復、智力的影響以及與麻醉藥物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實驗。
3.2 問卷調查結果
通過發放自制問卷進行調查,將結果進行處理,結果顯示,實驗組大多數學生對設計性實驗評價良好,見表2。

表1 實驗組學生設計的實驗題目

表2 設計性實驗教學效果問卷調查結果(人)
藥理學是醫藥學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傳統的實驗教學幾乎都是驗證性實驗,學生只是簡單地模仿帶教教師的實驗操作,自己對實驗內容沒有深刻理解,不利于創新意識的培養。我們嘗試在麻醉學專業開展設計性實驗,它改變了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設計性實驗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尋找解決問題的實驗辦法,進而掌握知識的新型的教學方法[3]。
4.1 設計性實驗增強了師生互動,提高了團隊協助能力
設計性實驗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的模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帶教教師主要起指導作用。學生利用課下的時間去圖書館查閱文獻,和帶教教師溝通,進而確定實驗內容和實驗方案。在整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參考了教材,還查閱了大量的文獻,期間更是多次與帶教教師溝通。小組成員根據教師提出的修改意見,多次討論,最終確定實驗方案。實驗方案的確定,提高了小組查閱文獻的能力、團隊協助的能力,增強了師生互動,培養了學生的科研意識。
4.2 設計性實驗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藥理學的內容本來就枯燥無味,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通過在實驗課開展設計性實驗,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是設計性實驗的主體,從選題到實驗方案的確定、試劑的配制、儀器的調試以及最后實驗報告的書寫和答辯,都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3 設計性實驗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設計性實驗全程都需要學生自己動手準備,包括實驗室儀器的調試、試劑的配制、動物的選擇、給藥量的確定等方面的內容。儀器的調試是在實驗室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的;試劑的配制、動物分組的設計、給藥量的確認,都是學生在圖書館查閱文獻,與帶教教師溝通以后確定的。這一系列過程完成以后,提高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4.4 設計性實驗增加了帶教教師的工作量,需要學校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
學生的設計性實驗一般都需要與帶教教師溝通四五遍以上才能確定,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并且設計性實驗需要開放實驗室。因此,設計性實驗需要學校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
[1]周亞俊.全面改革實驗教學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7):78-80.
[2]楊寶峰.藥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
[3]張碩峰,賈占紅,孫文燕,等.探究式實驗教學在中藥藥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中醫教育,2017(1):9-11.
(*通訊作者:孫雪華)
G424.1
B
1671-1246(2017)16-0065-03
2012年濱州醫學院“麻醉學專業藥理學和麻醉藥理學課程整合及實施PBL教學的研究”(BYJY201128);2015年濱州醫學院教學改革與研究立項項目(JYKT201510);2016年濱州醫學院教學改革與研究立項項目(JYKT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