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作云
摘 要:我國自古以來都是一個產糧大國,水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水稻的產量與人們的生活水平息息相關,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對于高產水稻的栽培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對高產水稻栽培技術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高產水稻;栽培技術;研究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數量龐大,因此,對于糧食作物具有很大的需求,要想在有限的土地上,收獲高產的糧食作物,就需要對栽培技術進行一定的技術研究,特別是水稻的栽培技術,一直都是國家和社會比較關注的問題。
一、目前的水稻栽培技術現狀
安徽省的水稻生產位于我國南北過渡地帶,單雙季水稻并存。近年來,受到經濟條件、技術條件、自然氣候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安徽省的水稻種植呈現出一種發展緩慢的趨勢,經濟效益也不是十分的樂觀,目前主要的問題表現為以下的幾個方面:
種子的相關法律頒布之后,水稻品種的審核制度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進行種子經營、種子選擇以及種子培育的過程中,也越來越呈現出一種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相關部門對于種子的管理也相對比較滯后,因此,導致了市場上經常會出現一些劣質的品種。
水稻的栽培技術雖然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滯后現象,但是,依然沒有引起相關人員的足夠重視。在加上水稻栽培期的錯誤選擇、化學肥料的無效使用、栽插技術不足等等問題的出現,增加了很多的成本,化學肥料的濫用也造成了嚴重的污染現象。
旱災對于我國安徽省農業生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平均每5年左右就會出現一次旱災。旱災出現在單季水稻區域的頻率比較高,嚴重時還會出現絕產的現象。類似的還有一些高溫危害,嚴重影響水稻的結實率,給農民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
二、高產水稻的栽培技術
1.栽培前期的管理工作
(1)優質高產水稻品種的選擇。水稻在種植之前的品種選擇環節十分的重要,對于水稻的品質和產量都會有巨大的影響,選擇高產的水稻品種,可以讓農民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因此,農民在選擇水稻的過程中,一定要選擇那些抗病蟲害能力比較強,同時,也具有較強的抗倒能力的水稻品種,這樣的水稻品種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水稻的產量,為農民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
(2)適齡壯秧。水稻在培育和管理的過程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培育適齡壯秧。在利用軟盤育秧的過程中,秧苗移植育齡大約在3.5片左右。在進行移植的過程中,對于秧苗有一定的要求,要求秧苗不能發黃發綠,如果秧苗出現了發黃發綠的現象,就需要在移植之前噴灑一些復合肥溶液;水田育秧,稻田中一定要使用一些有機肥料,把控好鉀肥和高磷的使用比例,在進行肥料施加的過程中,施肥的時間要根據實際的天氣狀況來決定,如果一直都是處在陰雨天氣的狀況之下,就不適合施加肥料。
(3)合理移植。水稻在后期生長的過程中,合理科學的移植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移植過于濃密就會影響水稻獲取充足的營養成分,進而就會出現水稻生長緩慢的現象,同時,水稻的抗病蟲害的能力也會大幅度的下降。如果水稻的移植過于稀疏,又不利于水稻溫度的提升,因此,也同樣會導致水稻的產量下降。對于高產優質水稻來說,在進行移植栽培的過程中,一般都是通過等行距的方式進行栽培。但是,不同的地區種植品種、土壤條件、氣候條件、栽培的方式都是不同的,因此,在栽培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因地制宜。一般晚熟、穗大的水稻品種可以插稀疏一點;相反,早熟、穗小的水稻品種一般可以插的密一些;對于那些有機物質豐富、土壤條件較好的種植區域一般也可以適當的插疏一點,產量較低的種植區一般可以插密一些。
2.水稻的施肥技術
水稻在生產的過程中,施肥技術也十分關鍵,在實際施肥的過程中,需要對水稻種植區域周圍的自然環境、氣候條件、水源狀況等進行重點的考慮,選擇一個合適的區域來進行施肥,不同的施肥方式,其效果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基肥對于水稻的生長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選擇的過程中一定要進行合理的優化。一般情況下,農家肥都可以作為基肥來使用,在使用的過程中,還需要按照特定的比例來進行混合,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肥料的積極作用,為水稻的高產提供保障。同時,復合肥和農家肥的混合應用,還能有效的提高土壤中營養成分的含量,施肥的時間需要與水稻的生產時間保持一致。同時,還可以適當使用一些鉀肥和尿素來作為補充。
3.水稻的病蟲害管理
水稻在生長的過程中,經常會受到很多病蟲害的威脅,對于水稻的健康生長產生了很嚴重的影響。因此,在今后的優質高產水稻栽培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于一些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這些先進的技術手段在我國的農業生產過程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并且也在全國各地得到了很好的推廣,通過一些物理手段,也可以有效的消除水稻的病蟲害。農藥在噴灑的過程中,會對人身體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需要減少農藥的使用。
例如,在水稻播種之前,就需要對種子進行2天左右時間的浸泡,浸泡的液體可以用嘧菌酯,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種子的抗病蟲害能力;在消除稻飛虱、卷葉螟等害蟲的過程中,要注意這一類害蟲具有趨光性的特征,因此,可以安裝一些太陽能的殺蟲裝置,有效的殺死害蟲。在正常的情況下,50畝的水稻田只需要一臺殺蟲燈就可以消滅害蟲;要提前5天噴灑“送嫁藥”,在這個基礎之上,再進行水稻的移植工作;在防治稻飛虱的過程中,可以將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混合,然后再進行噴涂。
三、結語
在進行水稻培育的過程中,要想有效的提高水稻的產量,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對水稻的生長習性有一定的了解,同時,還需要綜合考慮自然氣候因素、土壤因素等,用綠色科學的手段防治水稻的病蟲害,從根本上提高水稻的產量與品質,為國民經濟效益的提高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施國君.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5,07:54.
[2]呂曉紅.淺析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J].農技服務,2014,04: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