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稻旱育具有節約成本,節水省勞,高產,方便管理等特點,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水稻栽培技術,深受廣大稻農歡迎,值得很好的推廣和發展。本文就該項栽培技術的種植要領和田間管理等各階段作詳細介紹,為廣大稻農朋友提供技術借鑒。
關鍵詞:水稻;旱育;高產;栽培技術
在水稻生產過程中,由于各農戶技術水平不一樣,技術應用差異性大,以及品種之間的質量差異性,相鄰田塊間的產量相差可達50-100公斤,尤其是隨著中青年勞動力大量外出,90后00后基本無人從事農業生產,農村勞動力大幅度減少,面對農業新形勢、新情況應當加大農業新技術的不斷更新、推廣和應用。水稻旱育、拋栽、機栽技術的推廣使用,是及時減輕農民育秧、整田、栽秧的勞動強度,降低勞動力成本投入,節水灌溉,增加單產,提高品質,促進農業增收。經過6年的試范試驗推廣,實踐證明,水稻旱育高產優質栽培技術,一是能降低育秧成本,節水省勞;二是帶泥早栽,入泥淺,秧齡彈性大,中低節位分蘗多,有利于增加穗粒數,形成大穗提高產量。三是育秧出苗整齊,成秧率高,苗子矮健,有利于快生快發。四是育秧方便,管理方便,起秧方便,緩解了勞動力矛盾,節水減支。五是品質優,售價高,增收明顯。這里將幾年來的水稻旱育栽培試驗示范的高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選用優質高產抗病的水稻品種
要達到水稻高產優質,品種選擇是關鍵。根據我地生態條件要選擇經審定的生育期適宜、抗病、抗逆性強,分蘗性強、成穗率高、米質優、適口性好的優質高產抗病性品種。目前我地主要推廣使用的品種有宜香2115、川優6203等優質品種。
二、培育壯秧
俗話說得好“秧好一半谷,好秧收好谷”“出苗三分喜,秧壯半年糧”。壯秧是水稻高產的基礎,是增產的關鍵。壯秧的標準是根旺而白,基部精扁,苗鍵葉綠,不批垂,秧齡葉齡適宜,即適齡秧35-50天,主莖葉片7片左右,均勻整齊,生長健壯,苗體有彈性,葉片寬厚健挺,葉稍短,假莖粗扁,分蘗達到三個以上,生長整齊旺盛,個體間差異小,葉色深綠,苗高適中,無病蟲害,綠葉多。
我鄉目前的育秧方式主要有旱育秧和水育秧,以旱育秧為主,旱育秧的特點是栽后返青成活快,生長良好。育秧是培育壯秧的基礎,要達到苗齊、苗壯,保證有足夠的適齡的秧苗,適時栽插,應掌握以下幾點技術要點:
1.苗床準備。要提前10-15天培肥苗床,最好是在頭年小春播種后用腐熟的農家肥、青草培植苗床,達到充分腐熟,提高床土有機質和肥力,有利于出苗整齊,不燒芽、傷根,培育壯秧。苗床應盡量選擇與本田相近的茶園地或冬閑田作苗床,秧田以秧齡50天為準,按1:12-15 的比例準備。即一畝本田按40平方米備足苗床,播按1.8米開廂,床寬1.3米,工作道50厘米,將苗床表面雜草雜土刨到工作道,欠平苗床,無大包大坑,按每分苗床施育秧肥2-3公斤腐熟無渣人畜糞3-4擔,均勻撒施床面,淋濕淋透床土,達到0-10厘米床土含水量飽和狀態。
2.選種曬種,搞好種籽處理。要及時早準備,選擇優質、高產、抗性強適宜當地的優良品種,生育期要選擇在150天左右為宜,購回種子后要選擇晴天中午曬種2-3小時曬2-3天,并進行風選(或水選)出空秕殼,準備播種。
3.掌握好播期,精量播種。確定好播期,適時旱播是水稻生產的關鍵,也是爭取水稻高產之關鍵,根據多年的經驗,在我地冬閑田一般選擇在三月上中旬育苗,兩季田、等水田,應選擇在3月下旬前育苗為宜。精量播種是培育壯苗好秧的先決條件,因此在播種時要確定好播種量,1畝本田應用種1-1.2公斤播種,做到分廂定量,多次稀撒勻播,使播種均勻,播種后用整理苗床時刨到工作道上的表土細土蓋種,做到表面不見種子為宜,然后噴濕苗床,并噴施旱育秧專用除草劑,如旱育青、旱秧凈等。最后覆蓋平膜,再拱蓋農膜,要求起拱做到兩邊垂直,中間弧形,致使膜內溫度一致,最后用細土壓嚴四周增溫保濕。
4.苗床管理。苗床管理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保溫保濕出苗,播種后5-7期要嚴壓地膜,創造高溫高濕環境,促進種子迅速出苗而整齊,基本齊苗后揭去平蓋膜,繼續拱蓋農膜。二是一葉一心期至二葉一心期要求適溫保苗,視天氣情況,開始揭膜燒苗,一般膜內溫度控制在20-30度,逐步增加透風時間,做到先揭兩頭再揭中間,白天揭夜間蓋,陰天低溫蓋,晴天揭的方法防止高溫燒苗,并視床土及時補水,床土返白,秧尖有露珠情況下不補水。三是揭膜后隨秧苗個體增大,葉面蒸騰增加,需水較多,應視苗情床土情況注意補水,要求做到整個苗床保持土壤濕潤,不返白,早晨秧苗尖有露珠不補水,結合施促蘗肥以清淡無渣的清糞水,少量氮肥為輔,第一次在秧苗現青至二葉一心期每平方米用5克尿素為宜,少吃多餐。三葉期后視苗施肥,施肥后補施一次清水洗苗,防止肥害,從而達到施肥補水一體化。四是苗期要注意病蟲防治,齊苗后至三葉期可用50%鋅硫磷拌米糠撒施苗床防止地下害蟲。苗床期同時注意稻瘟病的防治。移栽前用三環唑噴施一次,達到帶藥栽插,這樣對大田稻瘟病有較好的防治。
三、移栽及大田管理
1.整田。冬水田,冬閑田,及時進行藥劑除草或鏟鋤四周雜草,兩旁田在前作收后及時處理前作秸稈并進行化學除草,提前2-3天放水泡田,夯實田埂,施足底肥,每畝施足有機肥100擔,選用專用測土配方肥,如“臺沃肥”“撒可富”“山東紅日阿康生物肥”,畝用30-35公斤,并增施尿素5-8公斤,施點底肥,潑施均勻。準備栽插水稻。
2.移栽。適時早栽,以早治旱,以早治災。一般在4月中下旬開始移栽,這是奪取高產的關鍵,確定好密度,合理密植,增加應有基本苗是奪取高產的基礎,一般按照等行移栽8寸×4寸,或寬窄行移栽(10寸+6寸)×4寸,畝栽1.8-2萬窩,每窩栽2苗,達到3.5-4萬苗的基本苗。
3.大田管理。為了確保高產,加強肥水管理,目的是建立豐產苗架,合理控苗,使植株在各個時間的群體結構有利于光合產物的積累,為高產奠定基礎。根據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合理施肥,并科學管水是奪取水稻高產的重要措施。栽后要堅持早管促早發的原則,栽后5-7天秧苗立正成活,畝用尿素5-7公斤作追肥,促進秧苗分蘗,同時保持田間薄水,促進秧苗早生快發。當秧苗數達到生產要求時,基本苗達到20萬左右時應及時曬田,控蘗,待田間水干開小裂時及時復水,并視田情,苗情施好孕穗肥。大田管水堅持,寸水返青,薄水分蘗 ,適時曬田,足水孕穗,深水抽穗,濕潤灌漿,落干黃熟的管水原則。
4.加強病蟲草害的除治。(1)我地稻田的草害主要有稗草、眼子菜、鴨舌草、牛毛氈、莎草類、陌上菜、節節菜等,待秧苗返青生長正常時,雜草2-3葉期選用五氟磺草胺或卞乙中等除草劑噴霧或撒施。(2)加強水稻病蟲害除治。我地水稻病蟲害主要有稻瘟病、稻曲病、紋桔病等病害,注意葉瘟及穗頸稻瘟的防治。蟲害主要以一代二化螟及二代二化螟、稻飛虱、稻縱卷葉卷為主。重點抓好5月20日前后的一代二化螟及7月20日前后的二代二化螟蟲的除治,做到以防為主,統防兼治的原則。(3)黃熟后及時收割,確保增產增收。
四、適時收獲
當稻谷90%以上處于黃熟時為收獲適期,過早或過遲都會影響稻谷的外觀成色和品質。收獲方式以機械脫粒為宜,不要采用堆捂及碾壓。
參考文獻:
[1].郭敏, 李俊. 水稻旱育稀植高產栽培技術[J]. 吉林農業c版, 2012(11):95-95.
[2].程海艷. 淺談水稻旱育稀植高產栽培技術[J]. 農民致富之友, 2016(2).
作者簡介:王靜(1974-9-),男,四川西充人,農藝師,大專,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