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衛東
摘 要:農機技術培訓是農機技術推廣服務工作的關鍵環節,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做好農機技術培訓,能夠有效的幫助農民群眾在現代農業生產中提升生產效率和質量。目前農機技術培訓工作仍面臨著不少的問題,相關的培訓需要進一步的完善。本文結合農機技術培訓存在的多方面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旨在提升農機技術培訓的水平。
關鍵詞:農機技術;培訓;宣傳
隨著科技的發展,農機技術也有了新變化與新發展,農業生產的機械化伴隨著農業科技時代的到來,使農機技術與裝備也有了新的發展。隨著農機技術的不斷創新,農機裝備的更新也日漸加快,很好的適應了時代變化。農機技術培訓是指基層農機部門通過各種方式向農民群眾傳授農機使用操作方法和經驗,方便農民群眾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因此,做好技術培訓方面的工作,有利于促進農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
一、農機技術培訓工作的重要性
農機技術培訓使農民群眾能夠了解農業機械的工作狀況,以此保證其正確的使用農業機械,此外,還可做好日常保養,并可以進行簡易的維修,進而在操作農機的過程中避免發生不必要的故障,延長農機的使用壽命,減少不必要的維修開支,使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正常運轉,并提升農機的使用效率。
二、農機技術培訓工作面臨的問題
1.重視程度不夠
部分基層農機部門在針對農機技術培訓的工作方面,只重視培訓人數的數量,實踐培訓的效果則被忽視。特別是相關部門只下達培訓人員數量的任務,而培訓操作的實際質量沒有相應的考核考查方法。同時基層農機部門沒有先進的農機技術培訓設施,缺乏例如實物模型、教學設備等。農機培訓教材的內容沒有及時更新,甚至有的內容已經跟現在的農機操作方式完全脫軌,新的實用性農機培訓教材沒有得到重視。
另外,基層農機技術培訓經費的短缺嚴重制約了農機技術培訓工作的開展,關于農機技術培訓的費用方面,目前只有拖拉機、收割機駕駛員培訓是正常收費項目,但是培訓內容也僅限于安全駕駛,使用操作等內容,相關的作業、保養、維修等農民急需的內容很少,微耕機、旋耕機等其他相關機械的培訓更是無從談起,針對這些的技術培訓,必須要有相應的經費,否則無法保證作業安全和質量。
2.農機培訓技術人員的問題
首先,部分農機技術人員年齡偏大,知識沒有得到更新,另外部分基層農機部門由于多種原因,農機技術人員隊伍建設多年沒有發生變化,甚至出現了人才斷層的情況;其次,部分農機技術培訓的傳授方式仍然采用老一套方法,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大談教學內容的理論知識,卻忽略了農民群眾的認知及接受水平,大部分農民對講授的空洞內容無法理解,從而影響了培訓內容的質量。再次,部分農機培訓技術人員缺乏責任心,有的只是為了完成領導安排的任務,將培訓工作敷衍了事。也有部分人員只是單純了解知識內容,但是實踐操作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
3.農民培訓存在的問題
有部分農民在購買農機之后,不積極主動參加技術培訓,導致出現問題之后不能及時有效解決。再加上部分農民農閑時間忙于進城務工,覺得培訓是在浪費時間,主觀上也不愿意去參加技術培訓。另外,部分農民在購買農機之后沒有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針對使用操作、維修保養、安全生產等方面的知識沒有掌握,對擁有的農機“重用輕養”現象嚴重,這些都嚴重的影響了農機的正常使用。
三、提升農機技術培訓工作的策略
1.加強農機技術培訓機構的建設
農機技術培訓工作是農機技術推廣的最基礎工作。因此,需要多方面的支持與協助,特別是人力與財力的支持,加強培訓機構教學硬件設施的建設,引進實物模型、教學設備等。在教學模式的方面,結合農村的實際工作情況,改進辦學模式,使培訓技術能落實到每一村、每一戶。針對農機技術培訓人員的管理要建立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例如,聘任制度、獎懲制度、考核制度等,從而打造出一支綜合業務能力強,職業道德修養較高的農機技術培訓人員隊伍。根據農機培訓的實際情況出發,引進或者編寫相關的農機技術培訓方面的教材,教材的內容要對農機技術發展的新變化有所體現,增加實踐操作方面的課程,制定系統的培訓計劃。
針對部分農民群眾文化水平較低的問題,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式進行培訓,例如開展培訓班的形式,保證農民群眾的學習培訓效果,同時也能夠提供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現場教學的方式,利用農業機械實物以及影像資料進行觀摩,將先進的農機新技術傳達給農民,提升農民在技術操作方面的綜合素質。
2.培訓工作與推廣工作并重
除了開展農機技術培訓班之外,還要采用農機技術講座、農機作業演示等方式,將農機技術培訓工作開展到基層,采用現場實地培訓的方式調動農民群眾參與農機技術培訓的積極性,通過農機培訓工作,使農民認識到采用現代技術與管理方式可以有效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基層農機部門在推廣實踐活動中,注重建立農業機械化新技術示范基地,并且將示范基地作為學習先進農機技術,與農民交流農機使用操作內容的重要場所,方便農民及時了解掌握新技術。
3.農機技術培訓領域的拓寬
目前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在進行調整,相關技術培訓方面的工作也要跟隨時代的發展,做好農機技術培訓的市場化、社會化的工作,提升農機技術培訓工作的質量,并向農民做好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宣傳,有效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另外,建設農機信息網可以有效擴大技術培訓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提高農業信息化的技術水平。此外,基于3C技術與互聯網的有效結合,及時了解農機技術發展的新變化,方便農民群眾隨時隨地得到指導和幫助。
四、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農機技術培訓工作,提升培訓內容的質量,可以有效幫助農民群眾更好的了解使用農機技術,有效提高農業生產質量,增加農民群眾的收入。基層農機部門要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改進農機技術培訓工作,在保證農機技術培訓工作質量的前提下,做好農機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工作。
參考文獻:
[1]陳躍峰.試論農機技術培訓思維的創新及發展[J].南方農機,2015,01: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