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正忠
摘 要:森林病蟲害防治是國家減災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護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些年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仍然十分嚴重,特別是近幾年還有蔓延的趨勢,且有許多新的病蟲害出現,需要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文章分析了當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就森林病蟲害防治的有效對策進行闡述。
關鍵詞:森林;病蟲害;防治;問題;措施
近年來,我國的林業建設發展突飛猛進,森林覆蓋率逐年遞增,在保護生態環境和促進經濟發展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不過,在當前有利的形勢下,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也需要我們認真加以對待,這就是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森林病蟲害素有"不冒煙火災"之稱,是影響森林系統發展,破壞林業資源的重要問題,提高我國森林資源的有效利用率,保護生態環境,必須加強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建立完善的防治體系,結合先進的防治技術,完善防治措施。根據當地區森林、樹種特點及環境特點,充分結合“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方針,將病蟲害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提高我國森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我國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一、當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問題分析
1.森林病蟲害發展迅速,防治難度不斷增大。雖然我國在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與國外相比較我國在森林防害水平方面還亟待提升,目前在防治策略上還比較薄弱,無法應對突發性的大規模的病蟲害發生。觀察發現,近年來森林病蟲害的發展速度很快,給森林資源帶來很大威脅,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經濟損失。這與人們過分的追求經濟效益,忽視生態環境保護存在很大關系。有些林業生產企業把資金都用在如何去創收上,使得生態沒有受到重視,造成大面積林業資源受到病蟲害的影響,而且發生病蟲害的頻率也在不斷加大,不僅造成了很大的經濟財產的損失,同時,也不利于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增加了病蟲害的治理和預防難度。
2.森林病蟲害呈現多樣化的發展趨勢。我國幅員遼闊,森林病蟲害的種類較多,特別是在近年來,由于氣候變化異常,過去很多次要蟲害在當地上升為主要的災害,過去的病蟲害還未得到有效控制,新的病蟲害不斷涌現,森林病蟲害種類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所造成的危害也越來越嚴重, 病蟲害種類的多樣性發展,不僅增加了防治難度,而且嚴重影響了林業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很值得引起高度重視。
3.林業行政管理機制不健全。我國的林業行政管理機制不健全,長期縱向的管理體制而導致橫向溝通缺失,所以在同一地區一個林業區域內發生病蟲害,相鄰的林業管理區域也不會主動的采取協防措施,而是等上級下達防治通知后再進行預防,這樣就導致在防治工作上失去了先機,不利于對病蟲害的防治。
二、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對策研究
1.加強宣傳工作,使人們充分認識森林保護的重要性。通過多渠道的方式對病蟲害進行宣傳,使人們充分的意識到森林保護的重要性,了解森林病蟲害的危害,從而發動全體民眾參于到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中來,阻斷森林病蟲害的傳播路徑,做到及時發現及早采取預防和治理措施。同時還要進行關于森林病蟲害防治及檢疫等法律法規的宣傳,使人們意識到森林病蟲害工作的重要意義,從而使廣大職工認識到森林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為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
2.強化責任落實。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其涉及面較廣,同時具有較大的難度,所以在防治工作中,需要成立森林病蟲害防治小組,制訂嚴格的防控措施,并把各項措施具體落實到每一個人,從而形成領導參于、各級人員聯防聯治的防控局面,使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具體落實到實處,使林業的建設成果得以保持,促進森林生態環境建設的順利開展。
3.加大資金投入。目前在森林病蟲害防治上還存在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針對因經費投入不足造成損失統計每年有很大面積的森林病蟲害得不到有效防治。首先,根據誰經營誰防治的責任管理制明晰,國家、集體和機構甚至個人多方面、多渠道的開拓資金的投入力度,堅持“以地方為主,國家補助為輔”的投入原則。其次,各級政府每年投入一定的時間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進行合理規劃,提前預警,根據實際的情況適時調整財政投入。盡快建立生態效益補償制度,根據受益方建立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從收取的補償資金中安排一定的病蟲害防治經費。
4.加大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對于影響范圍廣、突發性強的森林病蟲害(如松毛蟲、油桐尺蠖等),應建立長期監測網,加強蟲情、病情的預測、預報工作,以便及時采取防治措施。加強對外宣傳和對內責任意識的提升工作,提高全社會依法治理意識和業務人員技術水平;加強森林資源病蟲害監測,以全面、及時、準確地掌握森林病蟲害動態作為基本目標,確定專人、固定地塊、明確對象、指定方法、定時調查,不僅要能夠及時掌握全國森林病蟲害發生情況、發展動態,進行區域性短期預報或預警,而且能夠結合林木資源狀況、氣候氣象條件等相關資料,為國家林業主管部門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5.加大森防科技含量,提高病蟲害防治水平。隨著科技手段被逐步廣泛的應用,病蟲害防治工作也離不開高新科技的支撐,而預測預報可以實現對森林病蟲害的有效控制。各地還應該把預防的工作擺在重要的位置,在一定范圍內采用合適的高新技術手段,及時發現,及時防治可能出現的嚴重危害。當前人工造林的面積越來越大,堅持走生態林業的道路,選擇優良的種苗,進行混交林種植,加強森林自身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實現林業生產與病蟲害防治共同發展的道路。然而目前,國內在病蟲害防治方面依然使用大量農藥,造成病蟲產生抗藥性,對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帶來很大的困擾,故應禁止使用乙拌磷、殺蟲脒、除草醚、草枯醚等劇毒高殘留農藥,大力提倡使用動物源農藥、植物性農藥等,減輕二次災害的發生。進一步加大科研發和技術推廣力度,在技術上改良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三、結語
目前我國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形勢比較嚴峻,存在一些急待解決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只有提高認識,完善制度,運用現代化的監測和防治技術,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才能最大化地實現森林病蟲害防治的經濟和生態效益。
參考文獻:
[1]蘇玉珍,熱希.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4,06:713-726.
[2]郭淑英.林業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農業信息,2014,19:60.
[3]周春梅.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30.
[4]胡艷霞.淺談森林病蟲害測報管理工作[J].陜西林業.2015.04.
[5]何克虎.淺談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J].科海故事博覽:科技探索.2014.08.
[6]崔向臣.淺談森林病蟲害的特點和預防措施[J].價值工程,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