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宜鋒
摘 要:隨著養殖行業的快速發展,飼料工業也有了進步。然而,在養殖過程中,畜禽糞便與廢棄物對環境產生了嚴重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畜牧業的發展,同時也對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了危害。其中,磷污染是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比較典型的環境污染。本文對磷對環境的污染進行了研究,并闡述了相應的防治方法。
關鍵詞:畜牧生產;磷污染;防治措施
隨著畜牧業的不斷發展,特別是近幾年集約化、規?;笮托笄輬龅拇罅坑楷F,畜牧場的糞尿對環境產生了相應的影響,這不僅危害了周圍的環境,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畜牧業的發展。其主要原因是現在營養學家只追求最大限度發揮動物的生產性能,給畜禽提供過量的營養,從而給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這也是造成對環境污染的原因之一。那么應當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呢,目前,這些問題已經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焦點,畜牧業也面臨著一次巨大的挑戰和機遇。
一、畜牧生產磷污染的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畜牧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其規模在不斷擴大,據統計養殖量每10 年則會增加100%-200%,所以,畜禽糞便劇增的問題已經逐漸被人們所重視,其所帶來的危害,也逐漸被人們所關注,該因素也成為現階段限制我國畜牧業發展的重要問題。據相關統計,到2020 年,我國畜禽排出的糞便總量將會達到28.11億t。此外,這種對磷的利用方式,其利用率較低,并不能充分發揮磷元素的作用,也是一種浪費。母豬、斷奶仔豬和生長肥育豬氮和磷排出量占總攝入量的比例分別為氮76%、46%、67%,磷75%、38%、63%。氮排出主要是通過尿液排出的,而磷的排出則主要是通過糞便。豬飼料中含有氮和磷的量非常高,但只有少部分磷和氮在動物體內沉積,而大部分氮和磷則排入到環境中。肥育豬平均排出糞便的量為4.55 kg · d-1·頭-1,即每年排出的磷約為6.8 kg。一頭豬從斷奶至屠宰時,消耗氮8-9 kg,而其中僅約3 kg的氮被吸收并沉積,而氮5-6 kg 則會排泄到環境中。在被排泄的氮總量中,33%存在于糞便中,67%存在于尿中,而大型豬場氮和磷排出量都>70%。
二、畜牧生產中磷污染主要危害畜
禽糞便中磷元素可以通過雨水的沖刷,對水體進行相應的污染,這樣會嚴重影響水體質量,使水體更加具有營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藻類會急速生長,并能夠從空氣中獲取大量的氧氣,導致水體發臭,造成水中魚類和水生物大量死亡。如果畜禽糞便用作肥料,那么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地下水質量,這樣對人類的健康也會造成一定的威脅,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癌癥發生率。此外,在養殖過程中,畜牧者為了促使畜禽能夠健康成長,在其生長過程中應用了抗生素和鎮定劑等藥物,所以畜禽糞便中會殘留大量的藥物,這些對于其他動物或者人類而言具有嚴重的危害。
三、防治畜牧生產中磷污染的有效策略
1.降低日糧中磷的濃度。目前,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發揮動物的生產能力,在實際的養殖過程中,人們一般會在日糧中加入過量的無機磷。由于無機磷是不可再生資源,這樣不僅造成了磷元素的浪費,同時也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因此,應在動物對磷的需要量得到滿足的條件下使日糧磷的濃度適當降低。而飼料中植酸磷被動物吸收后,其利用率一般是10%-60%,說明飼料中所含的磷40%-90%是隨動物糞便排出的,這是造成水體磷污染的重要原因。NRC(1994)提出,關于來航雞對有效磷的需要量是0.25%,而目前我國大多數的養殖場還是參考NRC(1984)的0.32%來配制飼料,不僅導致磷的浪費,也帶來了環境污染。準確估測奶牛對磷的合理需要量在生產實踐中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在奶牛泌乳早期,日糧磷濃度增加只能使總磷的排泄量增加,并不能使動物體內的磷平衡提高, 而且也不能改善奶牛干物質采食量和泌乳量。當在此期間奶牛體內磷負平衡出現時,貯存在骨內的磷可以被機體動員出來。Knowlton 等試驗表明,在泌乳開始的3-5周內,奶牛每天可動員出25 g 凈需要磷來使體內的磷平衡得到維持,動員量則會達到全部需求量的36%-56%。若想使糞便中磷排放降低,減少磷飼喂量是最有效的途徑。過量營養物質的攝入是養分排出比例增多的直接原因。NRC 所列出的數據是估計的最低需要量,但為了使生產性能達到最佳,通常在NRC的基礎上再加入10%-20%作為“安全系數”,這勢必導致營養物質過量,增加糞中氮、磷含量,解決的辦法是制定更完善的包含各地地方豬種的飼養標準,準確控制飼料的營養濃度,實現數字化管理。
2.其他防治措施。在植物飼料中,磷的主要存在方式是植酸磷,植酸磷是肌醇六磷酸鹽,通常情況下,腸道無法直接吸收,這樣就會被排除體外,除非被水解成無機磷的形式,這樣就能夠被腸道直接吸收。所以在實際中,單胃動物體內不能分泌植酸酶,這樣就會造成高于90%的植酸磷不能被動物消化,而被直接排出體外。在動物日糧中添加植酸酶,這樣就能夠比較有效地降解植酸磷,從而提高對磷的利用率,降低了糞便中磷的排量,降低了對環境的污染。在低能、低蛋白、低磷等日糧中添加蛋白酶與植酸酶或蛋白酶與木聚糖酶、淀粉酶和蛋白酶均可使低營養水平日糧肉雞的生產性能得到改善,并降低糞便中氮、磷排泄,其中將蛋白酶和植酸酶組合在一起則會使肉仔雞糞便氮、磷排放降低效果更好。通過腸道結構優化的途徑,使小腸絨毛變長,腸壁變薄,病菌得到抑制,腸道菌群結構優化,使營養物質的吸收率升高,從而使磷的排放減少。在豬 場中可通過營養管理使養分利用率得到提高,一種最簡單、實用的方法是分階段飼喂。大部分豬場采用的兩階段飼養法,即45 kg 之前飼喂仔豬飼料,45 kg 之后飼喂生長肥育料,會使氮和磷飼喂過量。隨著豬體重的增加,在每千克扥豬飼料中就會降低磷和氨基酸的用量。如果應用這種養殖方法不僅能夠滿足豬營養的需要,同時還能夠降低磷和氨基酸的使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是一種比較理想的養殖方法,應當值得在實際中應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畜牧業的不斷發展,特別是近幾年集約化、規?;笮托笄輬龅拇罅坑楷F,畜牧場的糞尿對環境產生了相應的影響,這不僅危害了周圍的環境,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畜牧業的發展。在畜牧業的養殖過程中,應當控制和減少畜禽的磷排泄量,這樣不僅能夠對環境進行相應保護,同時也能夠節約磷資源,對于促進我國畜牧業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也能夠降低對我國環境的污染。在實際的養殖過程中,配置好生產性能較好、磷排泄量較小、收益性較高的日糧至關重要,這樣就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徐興安. 畜牧生產中磷污染及其防治[J]. 當代畜牧,2016,(32):32-33.
[2]張娜娜,曹洪戰,蘆春蓮. 畜牧生產中磷污染及防治措施[J]. 飼料博覽,2015,(11):9-11.
[3]任海英,單安山,王安. 降低畜牧生產中磷對環境污染的措施[J]. 黑龍江畜牧獸醫,2003,(09):23-24.
[4]張書杰,李紹鈺,林東康. 畜牧生產中磷污染及治理措施[J]. 河南畜牧獸醫,2003,(0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