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貴琴
摘要:在信息技術背景下,中職思想政治的教學應當改變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充分結合信息技術手段,不斷改革和創新思想政治的教學模式,全面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本文結合信息技術在中職思想教育中運用的意義,探索在信息技術時代中職思想政治教學改革的有效性對策。
關鍵詞:中職思想政治;信息技術;意義;改革對策
當前,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就教育領域而言,信息技術所帶來的不僅僅是教育手段的革新,更是信息傳播的便捷和快速,對教師傳統教育理念的沖擊。因此,作為中職思想政治教師,應當緊緊抓住信息技術發展所帶來的機遇,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創新中職思想政治教學,全面提升教學的效果。
一、信息技術背景下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1、有利于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在我國網絡用戶中,中職學生是構成主體之一,其具備一定的計算機網絡應用能力,能獨立進行計算機操作與信息檢索。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中職生對新媒體傳遞的各類軟件、各類信息的運用能力遠遠超過了他們的父母、他們的老師。同時,中職生整體年齡層偏低,心理還不夠成熟,對新事物還保持著較為強烈的好奇心及旺盛的求知欲。而隨著網絡的發展,學生接觸網絡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上網時間延長,網絡文化對學生價值取向、行為方式、思想道德等各方面造成的影響也不斷擴大。在此情況下,只有通過政治思想教育,才能有效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網絡,不被網絡負面思想所腐蝕。
2、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在互聯網環境下,中職學校只有結合互聯網特征,分析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并及時掌握其教學規律與方法,才能不斷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體系,讓思想政治教育變得更加生動、有效,進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二、當前中職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1、網絡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尚未形成
由于互聯網應用的普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逐漸成為中職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隨著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學生由以往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選擇者,能通過網絡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學習。但是,當前中職院校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方面,缺乏力度,難以吸引學生學習興趣,致使大部分學生在網絡使用過程中,難以找到針對性較強且具備較強影響力的學習平臺,進而將大部分時間耗費在聊天、娛樂上。
2、教師的教育水平有待提升
當前,在大部分中職學校內,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舊采用傳統授課方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差。并且,思想政治教師教學能力有限,在實際教學中,不善于運用現代化網絡技術來引導學生,學生的思想得不到啟迪,思想政治教育質量與效果不佳。
3、教育資源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許多中職院校雖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作出了相關教學調整,將網絡教育納入到政治思想教育中去,但其教育方法與內容仍未發生實質性的改變,只是單純地將課本內容遷移至網絡上,內容缺乏創新,且篇幅較長,相比于網絡上其他娛樂性內容,毫無吸引力,難以引起中職生的閱讀興趣。
三、信息技術背景下中職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對策
1、不斷更新教師教育理念
互聯網應用的普及,為我國中職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中職院校應該對網絡的應用與發展有一個充分的認知,明白其發展存在必然性,了解其應用對人們生活、社會發展、教育方面造成的影響,主動轉變思想政治教育觀念,將現代化信息技術應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并不斷進行嘗試與探索,在實踐中形成系統化的現代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在這個過程中,學校應結合實際教學需求,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不斷充實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改進教育方法,把握信息技術所帶來的機遇,以主動、樂觀的姿態迎接網絡,積極開發利用網絡資源,對學生開展引導式教育,實現中職思想政治教育的跨越式發展。
2、強化網絡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中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思想政治教師的支持。因此,中職院校必須加強政治思想教育隊伍建設,整合多種教育資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信息時代的到來,大量信息充斥在學生的生活、學習中,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與行為,特別是一些不良信息,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傷害。中職學校必須適應這種變化,了解網絡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學生的各方面差異,制定針對性較強的教師培訓體系,加強對思想政治教師先進教學理論、教學方法、網絡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培訓,以培養出一支專業素質較高、實踐經驗豐富且具備較強網絡操作能力與創新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
3、構建專業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
將網絡信息技術應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開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建立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利用手機、PAD等終端進行推送,以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職院校也可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校內思想政治網站建設,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其在網站建設過程中,不斷充實自身思想政治知識,快速成長起來。將一些擁有較高政治素質的中職生培養成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學生,能在網絡上堅定立場、獨立思考、明辨是非;利用學生優勢,更好地帶動其他學生及網友全面客觀地看待網絡中存在的一些現象,并合理利用網絡資源,達到自我管理與自我教育的效果。
4、強化學生法制意識培養,提升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由于現階段我國網絡管理體制中還存在較多缺陷,致使網絡中的道德失范現象頻繁發生。在此情況下,如不加強網絡道德建設,放任網絡道德失范現象的泛濫,則極有可能給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帶來嚴重危害。因此,政府及相關部門必須加強網絡管理,健全網絡道德規范體系,開展全社會范圍內的網絡道德教育,通過各類媒體組織互聯網安全及文明上網的宣傳教育活動,并嚴格審核網絡信息,強化輿論的道德評價,對網絡上出現的不道德、不文明現象進行嚴厲譴責,形成輿論壓力,以規范社會公眾的用網行為,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和諧的網絡環境。中職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需注重對學生網絡應用中法制意識、政治意識、責任意識、自律意識等的培養,盡可能提升學生在網絡應用中對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
參考文獻:
[1]周燕莉.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及對策[J].品牌.2014(05).
[2]楊鳴.新媒體時代的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探究[J].科教文匯.2014(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