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林+邱怡強
摘要:校園標識作為一種信息載體,已經成為現代高校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飛速發展,以及對外文化交流的拓展,校園標識系統設計的作用和重要性也越來越明顯,好的標識不僅能傳達準確的方位信息還能體現獨特的校園文化內涵。參照國內外優秀校園標識設計,以成都理工大學為代表的多數普通高校標識設計還處在簡單的初級階段,不僅整體設計意識模糊,指示功能差強人意,而且文化內涵浸淫得少,標識大多千篇一律,毫無創意。這與我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發展的宏偉目標背道而馳。
關鍵詞:文化創意;標識系統設計;大學校園
結合成都理工大學標識系統設計研究,校園標識系統設計應以個性文化創意表現為切入點,為了更好的體現不同于其他高校的校園文化特色,應充分深入探索校園思想文化及內涵,結合學校辦學理念、自然環境、建筑特點及功能要求來整體思考,從而達到兼顧藝術性與功能性的有整體設計感的獨特設計效果。為了達到校園標識系統個性與文化相結合,應從以下方面考慮:
1 充分考慮地域特色
成都古為蜀國地,因織錦業發達故有“錦官城”之稱,五代蜀時遍種芙蓉,故別稱“芙蓉城”。巴蜀文化在這里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跡。成都也留有“天府之國”的美譽。除此之外,巴蜀飲茶習俗也是古老巴蜀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成都特有的矮桌竹椅和茶碗、茶蓋、茶船子的"三年頭"茶具,也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碗茶文化。
成都理工大學因地處四川成都,為充分考慮結合成都地域文化特色,其校園環境標識系統可結合巴蜀文化,故其形狀可結合“蜀錦”、“芙蓉”、“蓋碗茶”等,增加創意度,用富有立體感的錦緞,花朵狀的芙蓉,及茶杯狀的蓋碗茶,體現獨有的成都風情;色彩可以鮮艷的蜀錦,粉色的芙蓉,及藍白色的蓋碗茶體現成都特有的魅力。
2 充分考慮環境特點
成都理工大學始建于1956年,曾是原地質礦產部和國土資源部的重點高校。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建設與發展,成都理工大學已成為以理工為主,以地質、能源、資源環境等學科為優勢特色的多科性大學,擁有地質工程、礦產普查與勘探、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4個國家重點學科。除此之外,成都理工大學擁有西部最大的地質學自然博物館,其中以古生物化石尤其是恐龍化石最為著名。發展至今已成為一座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中國西部最大、也是全國高校最大的地學類自然博物館。2008年2月被評為四川省一級博物館。
由此可知,成都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地質學為重點的高校,校園地質文化特色非常突出,因此,結合高校環境標識設計應充分考慮校園環境,營造個性化的校園文化氛圍的特點。其校園標識系統可采用如“恐龍”、“巖石”等標識作為設計基礎。結合調查結果分析,以恐龍為形狀的標識牌是最佳選擇,也最能體現我校的獨特性以及權威性。
結合我校地質學特點,以及調查中增加文化內涵和增加視訊附加功能的結果,也可在我校主要人流處,如校園入口、地質相關學院門口等,增設我校相關地質歷史,以及博物館介紹。
3 充分考慮文字設計
作為以傳遞信息為主要目的的文字,應以直觀、簡潔、色彩明了為核心,而作為校園標識系統應將環境標識信息的功能性,藝術性通過圖形、文字表現出來,讓其更加形象化。關于字體的選擇,要求在一定的距離和運動速度內,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除此之外,結合國際化發展趨勢,應有中外文對照。適當的增添符號夠更加直觀、準確地傳達信息和表達形象特征,使人印象深刻。
具有明確目的地指向的箭頭是前往所在目的地最為需要的圖形,其次可用鮮明的色彩標注現在所在位置,讓觀察者清楚明了的找到自己與目標地點的方位,最后在以距離單位清晰地標注估算目的地與當前的距離,讓觀察者心中有數。
4 充分利用不同材料
標識可選用的材料十分豐富,因為不同的材料給人以不同的視覺效果以及整體感覺。如:木材給人以樸素無華、古色古香、高雅低調的第一映像,不但如此,還很容易聯想到與自然相關的情景;相比之下金屬材料就顯得普通和現代,尤其是一些新的合金材料,因具有輕便耐用,加工簡單,便于大規模生產與安裝的特性,而成為標識制作的主流材料。
校園標識系統的材料選擇應根據其特定的校園文化和環境特點,選擇不同質感的裝飾材料,使校園標識系統設計更具個性化,結合成都理工恐龍級地質學文化,木質材料相比金屬等更能體現恐龍在侏羅紀時代的整體氛圍,以及地質考古的年代 久遠,木質材料的使用更能凸顯校園環境特色和學校個性形象和諧美觀。
傳統的標識設計手法,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校園標識系統設計理念。校園標識系統的設計,不僅要滿足單一的指引性原則,還應該同時用現代的設計手法表現傳統文化內涵,將其與校園文化緊密結合起來,從而達到藝術性與功能性的完美結合。富有獨特文化內涵的校園標識系統,是大學校園軟件設施發展進一步完善的體現,也是學校歷史文化的傳承。對內可以增強師生凝聚力,對外可以樹立學校新形象,提高學校競爭力及品牌地位。學校的發展是持續不斷的,作為文化建設的一部分,校園環境標識系統設計也需要在實踐及創新中不斷完善。我們在傳承歷史文化及基礎上,著眼未來、發展現在,力爭把現有的學校建設發展的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申麗娟.鄭友俊,大學校園標識系統設計初探——以杭州、上海兩地大學校園為例.家具與室內設計[J].2013:76-77
[2]王艷云.曹曼菁,當前高校校園標識設計的探索實踐與反思——從北京印刷學院校內標識設計談起[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3(3):59-63
[3]張蕾.大學校園標識系統設計策略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08.
[4]涂慧君.大學校園整體設計——規劃、景觀、建筑[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34-35.
[5]朱飛.環境塑造下的地鐵公共藝術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2,(10):25-27.
[6]李敏秀.色彩在室內設計中的表現初探[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1,(1):1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