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40億年前,火星是溫暖的。在一層厚厚大氣的覆蓋下,水在火星表面上匯聚成江河湖海。然而,接下來,某種大災難就發生了,起到保溫作用的火星大氣層幾乎消失殆盡。這顆紅色行星被暴露在殘酷的太空環境中,變成了今天這樣一片干旱而又嚴寒的廢土。
失蹤的火星大氣到底是失散在了太空里,還是被火星的地殼給吸收了?NASA的MAVEN探測器發回的新數據,給這個問題下了定論。科學家們發現,火星的絕大多數大氣都是被太陽風吹散的。太陽在持續不斷地向外發出帶電粒子流,稱為太陽風。當這些帶電粒子撞到大氣里的氣體分子時,就能剝離某些分子的電子,把分子轉變成帶電荷的離子。太陽風很容易拐帶這些新產生出來的帶有電荷的離子,把它們拖入太空。或者,這些新產生的離子會撞上其他分子,就像臺球比賽里的奮力一擊,把其他分子撞得四散奔逃。計算表明,大約66%的火氣大氣在過去40億年間失散到了太空里。除此之外,在大氣消失的過程中,地殼的吸收和其他過程或許仍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