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國勇
實施人才興糧工程助推行業創新發展
文/吳國勇
近年來,湖北省糧食局積極實施科技興糧、人才興糧工程,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把人才資源的培養開發作為行業人才工作的首要任務統籌規劃、落實政策、創新方式、強力推進,使終身學習的理念深入人心,邊干邊學、以干促學、學以致用、學用相長正成為共識,行業人才整體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糧食行業創新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2016年全國首屆糧食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推介活動在武漢舉辦,湖北省135家企業和9家科研院所展示成果93項,簽約總金額近3.5億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糧食行業人才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認真謀劃、規劃先行。湖北省糧食局成立了科技人才興糧領導小組,結合國家糧食局和省委省政府中長期人才發展目標要求,組織編制了《湖北省糧食行業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并指導全省組織實施,形成了全省一盤棋的良好局面。2016年,結合“十三五”規劃編制,把加快行業人才隊伍建設納入《湖北省糧食收儲供應安全保障工程建設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以獨立章節突顯其重要位置,統籌謀劃湖北省糧食行業中長期人才發展。局黨組切實擔負起黨管人才責任,始終把行業人才工作擺在突出位置。近幾年,局黨組堅持把推進科技興糧、人才興糧工程納入年度工作目標考核體系,與糧食業務工作同步安排、同步落實、同步檢查、同步兌現。每年初,研究制定全省糧食行業人才工作要點,指導各地糧食人才工作,把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落實到年度計劃之中。先后與武漢輕工大學、湖北大學知行學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推動建立產學研聯盟,為全省糧食行業人才培訓開發提供了智力支持,促進了行業人才規劃的順利實施。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近兩年來,湖北省糧食局先后出臺了《湖北省糧食局關于實施人才興糧工程的意見》《湖北省糧食局關于加強糧食科技創新的意見》,為實施科技人才興糧戰略、統籌推進糧食行業各類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經多方爭取,從2015年開始,湖北省財政每年安排3000萬元,采取獎補的方式,用于推進科技興糧、人才興糧,鼓勵和支持糧食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同時,省糧食局還聯合省財政廳出臺《湖北省糧食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等獎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把“金藍領”高技能人才、糧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糧食行業高端管理人才的培養、引進,納入了獎補資金的使用范圍,明確了具體的獎補標準。一是糧食行業特有工種培訓鑒定,按技師2000元/人、高級工1000元/人、中級工700元/人、初級工500元/人對培訓鑒定站點給予補助;二是糧食行業行政管理人才、高端經營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省級培訓班,按每人350元/天對培訓點給予補助;三是與湖北大學知行學院聯辦糧食行業在職職工學歷班,按每人6000元/年對培訓院校給予補助;四是糧食企業創建的領軍人才工作室,按10萬元/個給予補助;五是糧食企業引進高端糧食專業人才的,按碩士研究生2萬元/人、博士研究生5萬元/人對引進企業給予補助。突出夯實基層,開展面向糧食職工的學歷教育。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為基層糧食企業培養人才、留住人才至關重要。2015年,湖北省糧食局就實施科技興糧、人才興糧進行專題調研,發現全省糧食企業倉儲質檢專業人員緊缺,急需培養“留得住”的人才。為此,湖北省糧食局聯合湖北大學知行學院,積極爭取省教育廳批準,啟動了面向全省糧食行業的單獨招生工作,持續開展糧油儲藏與檢測技術學歷教育。2016年招生對象為全省各地國有中心糧庫和承擔省級商業儲備的糧食企業在職職工,學歷層次為專科,學制三年。學費每年7500元/人,由省財政按規定標準進行補助,差額部分由企業承擔。學員在校期間,原單位工作關系不變、工資照發。入學前,與所在企業簽訂定向就業協議;畢業后,一律按定向就業協議回原企業就業。為做好這次學歷教育的組織工作,省糧食局下發了關于做好面向糧食行業開展高等學歷教育相關工作的通知,采取多種方式,積極動員、組織學歷班報名工作;協助湖北大學知行學院完成考生資格審核、考試、公示、錄取等工作。2016年9月,來自全省糧食企業的64名職工,作為單獨招生班的新生,在湖北大學知行學院開始了為期3年的專科學歷教育。學院制定了專門的人才培養方案,教學過程充分體現“產教融合、工學交替”等特點。各地糧食部門和企業也出臺相應政策措施,支持在職職工參加成人自考、函授提升學歷層次。通過幾年持續發力,2016年底,湖北省糧食行業從業人員學歷水平不斷上升,大學專科以上學歷達到24858人,占職工總人數的24.72%,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52個百分點。
緊扣糧食行業人才需求,才能做到因才施教、因需施教。湖北省糧食局針對糧食行政管理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不同需求,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開展訂單培養,突出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2016年,省局共安排16個行業教育培訓班次,培訓人員1930人次。一是組織舉辦新任縣市糧食局長研討班。以省糧食局領導親自授課為主,同時邀請國內糧食行業知名專家進行專題輔導,培訓內容突出糧食政策及業務理論知識,幫助新任職糧食局長盡快適應崗位、熟悉業務。二是舉辦中心糧庫主任研討班、糧油加工龍頭企業高層經營管理人員研修班、“放心糧油”配送中心經理業務培訓班等,不斷提升企業家整體素質和管理水平。同時,強化企業在人才培訓中的主體地位,倡導企業自主培訓。省儲備糧管理公司近年先后在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舉辦兩期中高層管理人員培訓班,培訓人員110名。三是圍繞糧食倉儲、質檢等業務,以應用型、緊缺型人才培訓為重點,與院校聯合舉辦糧油質量檢驗、倉儲保管等專項業務培訓,提升在崗職工崗位技能。近年連續舉辦兩期糧食倉儲信息化管理培訓班,培訓學員212名。四是以“熊寧創新工作室”為依托,積極推進領軍人才工作室建設,支持領軍人才承擔項目研發、參與高層次知識更新和培訓交流。2016年,全省各地糧食部門和糧食企業共舉辦培訓班4790次,比上年增加1360次,培訓78237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31098人次。
技術技能人才是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糧食技術技能型人才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振興糧食產業的重要力量。近幾年來,湖北省糧食局積極倡導“工匠精神”,廣泛開展“崗位練兵”“技能競賽”活動,建立健全培訓、練兵、比武、晉級“四位一體”的職業技能提升機制,為更多優秀高技能人才脫穎而出搭建平臺。逐步完善職業技能競賽組織程序和規則,全省糧食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每三年一個周期,第一年開展培訓和市州選拔賽,第二年開展省級競賽選拔,第三年挑選優秀選手組隊集訓參加全國大賽。2015年,聯合省人社廳、省總工會舉辦了全省糧食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活動。省總工會對獲得各工種第1名的選手授予“五一勞動獎章”,省人社廳對獲得各工種第1~3名的選手授予“湖北省技術能手”榮譽稱號。在辦好第二屆全省糧食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的基礎上,2016年,精心組織第四屆全國糧食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的集訓和參賽工作,6名參賽選手有3人獲得二等獎、1人獲得三等獎,并取得優秀團體獎、優秀組織獎的好成績,創造了湖北省參賽最好成績。對在國家和省級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榮譽稱號的選手,各單位及時把他們選拔到中層領導崗位上來,發揮先進典型的引路、帶動作用。省質檢中心劉利奪得第二屆全國糧食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糧油檢驗員(質檢機構組)第一名后,很快走上中心檢測室主任崗位,帶動了單位形成學、趕、比、超的良好氛圍,為全省糧食職工樹立了苦練技藝、崇尚技能的鮮活典范。
開展糧食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培訓鑒定,是糧食行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抓手。湖北省擁有武漢輕工大學、湖北大學知行學院、省質檢中心3家糧食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為職業技能培訓鑒定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結合省內3家鑒定站實際情況,湖北省糧食局對培訓鑒定工作進行合理分工,既防止了惡性競爭,又避免了資源浪費,形成工作合力。近年來,湖北省糧食局積極爭取財政資金,加大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培訓鑒定的政策支持力度,對3家省級技能人才培訓鑒定基地,采取購買培訓方式,下達培訓任務,驗收培訓成果,按照通過技能鑒定的等級和人數對鑒定站點給予補助,大大調動了各鑒定站和學員參與職業技能培訓鑒定的積極性。同時,不斷提升糧油保管員、質量檢驗員職業技能鑒定檔次,鑒定重心由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逐步向技師和高級技師轉移,每年培訓鑒定特有工種人數500人左右。2016年底,湖北省高級技師、技師人數達到2474人,占工人總人數的3.6%,高技能人才隊伍結構逐步趨于優化。
(作者單位:湖北省糧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