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陽

來自全球150余家知名機器人企業,帶著近千種展品將亮相23日至27日在北京舉辦的世界機器人大會。在22日舉行的媒體開放日活動中,《環球時報》記者提前進入展會現場,體驗那些“長得像人”“動作像人”“思考像人”的各式機器人給未來生活帶來的各種改變。
“您好,歡迎前來觀展,請掃描屏幕上的二維碼,參與我們的現場活動。”剛進入展廳,正在左顧右盼的《環球時報》記者就被這個聲音吸引過去。只見一臺矮墩墩的機器人正舉著一個二維碼,請求記者掃描。工作人員對記者解釋說,這臺小機器人只要“看到”有觀眾走過來,就會邀請參與現場的活動。這也算得上是《環球時報》記者參加世界機器人大會的一個見面禮。
順著過道沒走多久,幾個“人影”再度吸引了《環球時報》記者的目光。與剛才矮墩墩一看就機器感十足的機器人不同,這些“人”可是面目栩栩如生,要不是都穿著古典服裝,眼睛一眨不眨,都快誤以為是真人了。記者通過交談得知,這是一家來自杭州的機器人公司,難怪旗下機器人的外觀和服裝設計都有點江南古色古香的味道。該公司以類人型機器人開發為主,機器人的面部和手部都是以硅膠制作,配以真人大小的身高,逼真度極高,而且在技術人員的編程下,能夠以靈活的手臂做出各種曼妙的舞姿。此外,各種機器人鋼琴家、機器人DJ也吸引了很多人關注。
如果說這些新奇特的機器人給了記者好奇的感受,接下來的服務型機器人則給了記者很強烈的感覺——機器人正在走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在展會現場放眼看去,至少有五六家公司都在展示最新款服務型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大多有張可愛俏皮的“臉”,并配有一塊大面積的顯示屏,展示著各種相關信息。采訪中記者得知,這些機器人已經有很多都在政府部門的辦事大廳、銀行,電信運營商的營業廳、酒店等得到實際應用。
《環球時報》記者看到,一臺面向酒店的智能服務機器人,可以通過語音識別功能向它詢問酒店是否有空余房間、房價情況如何、酒店的特色介紹,甚至不需要通過前臺,只需輸入身份證信息即可辦理入住。它可以說解決了以往排隊等候確認的麻煩,儼然就像一個多功能的酒店服務員一樣。據參展商介紹,“這種類型的服務機器人最接近實際應用,在商場或者辦事場所提供了答疑解惑和引導的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人力,替代人類的重復性勞動。”
而京東、東方金鈺公司等廠商展示的送貨機器人、送貨無人機、超市服務筐機器人等,更讓人不得不感嘆,也許不久后上門送貨的就是機器人了:自動裝卸、自動尋址、消費者只需要確認身份信息,拿取自己的商品,一次購物就這么結束了。
在工業機器人展區里呈現出來的,則是另外一幅場景。各種酷炫的民用和工業機器人一應俱全。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越來越多的廠商推出醫療機器人。這些醫療機器人雖然其貌不揚,甚至看上去有些怪異,但功能可不少,都堪稱治病救人的一把好手。這些機器人往往都有“穿針引線”的本事,操作極其精準。在廠商的演示中,那些人手捏起來有時尚會失誤的小珠子,在機器人的“手中”精準靈活,很快就被按照字母順序穿成一串項鏈。這樣精準的操作,能最大限度避免因為人為因素造成的醫療失誤,為患者的生命健康增添一份保障。▲
環球時報2017-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