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銳 劉溪
摘 要:該文首次提出了一種具有輔助柵的U溝道無結場效應晶體管,通過研究各器件參數變化對所提出的新型器件性能造成的影響,來分析器件的電學特性。通過優(yōu)化器件參數,關斷狀態(tài)時的反向泄漏電流會被有效減小,將優(yōu)化后的器件與沒有加輔助柵的U溝道無結場效應晶體管做對比仿真,得到它的I-V特性與亞閾值特性。該文中的所有仿真均使用Silvaco TCAD來完成。
關鍵詞:U溝道無結 輔助柵 低泄漏電流 仿真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TN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6(a)-0046-04
MOSFET按比例縮小到極端尺寸下會面臨PN結制造工藝上的困難,而且器件性能會因為嚴重的短溝道效應惡化。無結場效應管是一種體內由同種物質均勻摻雜的晶體管,體內不存在任何金屬結,這就會克服小尺寸下MOSFET中PN結生成所面臨的由于自然分布與雜質散射等現象所需要進行復雜的熱預算與超高的退火技術等挑戰(zhàn);而且無結場效應晶體管的有效溝道長度更長,對短溝道效應沒那么敏感。無結場效應晶體管的一系列優(yōu)點使其成為最有研究前景的現代半導體器件之一。無結場效應晶體管是通過柵極金屬與半導體之間的功函數差來使溝道中的載流子全部耗盡實現器件的關斷,所以,無結器件的厚度一般很薄,使器件關斷容易;當器件的柵極加一定的偏壓,溝道中的耗盡會減弱,器件中有部分載流子可以通過從源區(qū)流向漏區(qū);柵極電壓繼續(xù)增大,當器件溝道中的耗盡完全消失時,此時器件處于平帶狀態(tài),溝道完全開啟;當柵極電壓繼續(xù)增加,溝道中就有了載流子的累積。以上所講的導通過程適用于我們所提出的具有輔助柵的U溝道無結場效應晶體管,圖1為帶輔助柵的U溝道無結場效應晶體管的橫截面示意圖。
U溝道無結場效應晶體管與普通無結場效應晶體管相比,有兩條額外的垂直溝道,此結構的優(yōu)勢在于,在芯片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器件擁有更長的有效溝道長度,而且在不占用額外芯片面積的前提下,可以通過改變源漏延長區(qū)的高度來改善器件的電學性能,所以,U溝道無結器件便于集成,將來可以大量使用于集成電路中。如圖1中所示,在U溝道無結場效應晶體管的基礎上增加了一條輔助柵,這條輔助柵會調節(jié)輔助柵兩側硅體中載流子的分布情況,一般采用高輔助柵電壓,對減小泄漏電流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為了進一步了解U溝道無結場效應晶體管的性能特征,論文中以摻雜濃度為1018 cm-3的N型U溝道無結場效應晶體管為例,通過改變器件的相關參數對其進行仿真分析。如圖1中所示的L為器件柵極的長度,設為6 nm;硅體的厚度tb設為6 nm;主柵厚度tmg設為6 nm;輔助柵厚度tag設為1 nm;柵介質厚度設為0.5 nm;主控柵與輔助柵之間的氧化層厚度t,ox設為4 nm;將輔助柵電壓設為0.2 V,源漏電壓設為0.5 V。調節(jié)源漏延長區(qū)高度,如圖1中所示H,從2~20 nm,仿真結果如圖2示。
從圖2中可以觀察到,源漏電流大小反比于源漏延長區(qū)高度,這是由于增大的源漏延長區(qū)實際上是擴展了源區(qū)經溝道到漏區(qū)的距離,在摻雜濃度不變的前提下,增大了源漏電阻值,總電壓不變,電流自然會減小。隨著源漏延長區(qū)以1 nm步長從2nm增加到4nm,器件的泄漏電流在以H每增加1 nm反向泄漏電流減小1個數量級的趨勢變化,當H的值大于5 nm以后,這種減小趨勢變得不再明顯,當H大于10 nm以后,H的繼續(xù)變小對泄漏電流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正向導通電流對于H的變化并沒有像泄漏電流一樣敏感,為了確保器件擁有一個合理的導通電流,并結合從I-V曲線中提取出的亞閾值擺幅值,這里認為H等于5 nm是器件可以選擇的最優(yōu)值。
在確定了源漏延長區(qū)高度變化對器件性能造成的影響之后,將H的值固定為5 nm,其他參數不變,調節(jié)輔助柵電壓從0.1~1.1 V,分析輔助柵電壓的變化對器件性能造成的影響。仿真所得到的I-V特性曲線如圖3所示。
從圖3中可以得出結論,當其他參數固定只改變輔助柵電壓時,器件的電流正比于輔助柵電壓值。由于在常規(guī)U溝道無結場效應晶體管上增加一條輔助柵后,較高的輔助柵電壓會對位于輔助柵周圍的載流子以及電場進行一個再分布,器件中的各電極造成的電場相互交織影響,實際情況比較復雜。仿真過程中當輔助柵電壓等于0.1 V或0.2 V時,由于輔助柵電壓太小,它對主柵造成的電場分布的影響不大,所以,與器件加高輔助柵電壓時電流的變化趨勢有所不同。由于輔助柵電壓對泄漏電流的影響較大,這里選擇性能較好的曲線就要求其具有較低泄漏電流和較高的導通電流,再與對應的亞閾值擺幅相結合,輔助柵電壓不易太大或太小。這里選擇輔助柵電壓為0.7 V為此次設計輔助柵電壓的最優(yōu)值。
將上邊所得到的參數的最優(yōu)值應用于具有輔助柵的U溝道無結晶體管上,將其與不帶輔助柵的U溝道無結場效應晶體管作對比,所得的仿真結果如圖4示,圖4中(a)圖為I-V特性曲線,圖4中(b)圖為對應關斷狀態(tài)時的電場強度分布曲線。
這里將不具有輔助柵的U溝道無結場效應晶體管的柵極厚度設為與具有輔助柵晶體管的主柵,輔助柵以及兩柵之間的氧化層厚度的總和相等。仿真結果表明,具有輔助柵的U溝道無結場效應晶體管與不具有輔助柵的U溝道無結場效應晶體管相比,它的反向泄漏電流降低了將近一個數量級,而正向導通電流存在很小的降低,這就使得器件的ION-IOFF比增加了將近10倍,也就是說該文所提出的的新型結構不僅可以有效地減小器件的反向泄漏電流降低器件功耗,同時可以提升器件的開關特性。從圖4中可以看出,加輔助柵以后器件的亞閾值特性幾乎沒有大的改變,輔助柵的增加對器件亞閾值特性沒有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圖4中(b)圖器件主柵加反向偏置時的沿著柵介質與硅體交界處的硅中從源到漏所截的電場強度分布圖。從電場強度分布曲線中可以看出,具有輔助柵的U溝道無結場效應晶體管在靠近源區(qū)位置處有兩個峰值電場,但是均小于不帶輔助柵時的電場強度峰值;在靠近漏端處,增加了的輔助柵將原來靠近漏電極的電場峰值拉離了漏端,這就使得多發(fā)于此處的帶帶隧穿效應減小,從而得到更小的泄漏電流。
該文首次提出一種帶有輔助柵的U溝道無結場效應晶體管。通過分析仿真結果可以得出改變器件的源漏延長區(qū)高度或調節(jié)器件輔助柵電壓可以顯著地減小器件的反向泄漏電流,同時會對亞閾值擺幅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最后經過對比仿真,6 nm水平柵長下具有輔助柵的U溝道無結場效應晶體管與同等條件下的沒有輔助柵的U溝道無結場效應晶體管相比,反向泄漏電流降低了一個數量級。
參考文獻
[1] 施敏.半導體器件物理[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
[2] Wu M,Jin X,Chuai Rongyan,et al.Simulation study on short channel double-gate junctionless field-effect transistors[J].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2013(3):35-42.
[3] Liu X,Wu M,Jin X,et al.Simulation study on deep nanoscale short channel junctionless SOI FinFETs with triple-gate or double-gate structures[J].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Electronics,2014,13(2):509-514.
[4] Jin X,Wu M,Liu X,et al.A novel high performance junctionless FETs with saddle-gate[J].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Electronics,2015,1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