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傳樂
摘 要: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國各地區的聯系往來,促進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我國的工程建設部門加強了對于道路工程的建設。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國的高速公路工程建設日益增多。事實上,該項工程建設作業在開展的過程中往往具有規模大、周期長、涉及到較多的人員以及機電設備,故而導致工程建設的復雜性日益提升。基于此,為了進一步促進工程建設作業的有效開展,需要作業人員在此過程中加強對于各類新技術以及工藝的運用,促進各項效益以及利潤的取得。該文基于此,分析探討了高速公路機電工程綜合業務傳輸系統的技術應用以及效益,進而為我國高度工程建設開展提供一定的經驗。
關鍵詞:高速公路 機電工程 綜合業務 傳輸系統 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U49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6(a)-0095-02
作為高速公路機電工程通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綜合業務傳輸系統主要由收費、監控、通信等多個系統構成。一般而言,該系統工程在建設運用的過程中往往能夠為高速公路全線運營以及管理提供數據資料,由此促進了高速公路的安全性以及暢通性的提升,促進了各項作業的有效開展。該文基于此,主要分析探討綜合業務傳輸系統在高速公路中的技術應用。
1 高速公路機電工程綜合業務傳輸系統概述
作為高速公路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綜合業務傳輸系統的構建往往能夠促進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監控、收費等多項系統功能的有效實現,并為各項功能的開展提供一定的數據信息、通信等服務,促進各項作業的有效開展。一般而言,該系統的構造以及運行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促進高速公路運行的安全并帶動現代化管理水平的穩步提升。
1.1 系統目標
基于高速公路機電工程綜合業務傳輸系統的定義內涵可以得知:技術人員在進行該系統構建的過程中,需要為高速公路的運行以及管理提供不間斷的無縫通信。不僅如此,在通信數據傳輸的過程中還需要促進其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的穩步提升,最終帶動高速公路管理現代化水平的提升。
1.2 工程范圍及內容
目前,技術人員在進行高速公路綜合業務傳輸系統構建的過程中,往往加強了對于兩層結構系統的設計操作,分別是:干線傳輸系統和綜合業務接入網系統。其中在進行干線傳輸系統設計操作的過程中,往往需要設計人員借助STM-16等級速率光鏈路將其與管理中心干線設備進行有效的連接,進而促進系統運行質量以及效率的提升。
此外,綜合業務系統中的接入網傳輸設備需要與接入設備一起構成光網絡單元(ONU)并以此為基礎促進綜合業務接入環網的形成,促進該系統的有效運行。
2 高速公路機電工程綜合業務傳輸系統技術
2.1 視頻傳輸技術
為了確保高速公路機電工程綜合業務的科學傳輸,技術人員在實際的處理過程中加強了對于視頻傳輸技術的構建。據悉,該視頻的前端設備主要有路段外場、收費廣場、隧道內等地區攝像機;而視頻監控后臺控制設備主要為:視頻存儲控制服務器、檢測分析儀等。
據悉,為了滿足高速公路項目監控需求,技術人員在系統的監控中心設置了OLT局端接入設備,并在各通信站設置ONU局端接入設備,從而以此為基礎構建起以太環網,確保監控人員能夠借助光纜將視頻圖像傳至就近的通信站以及監控中心,確保視頻監控作業的開展。
在借助視頻傳輸技術進行作業的過程中,為了確保作業效率以及質量的提升,作業人員將遠端接入模塊分為外場監控點、收費車道以及隧道洞內三大模塊。關于該技術的結構圖,筆者進行了相關總結,具體內容見圖1。
2.2 SDH/MSTP技術
所謂的SDH指的是同步數字體系。作為在高速公路機電工程綜合傳輸作業常用的技術,SDH技術以電路交換為核心,促進接線路傳輸、交換功能的形成。該技術在最初的投入使用時只是單純地為其他系統設備提供TDM業務,但是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推廣運用,該技術逐步承擔了TDM、ATM、IP等業務。不僅如此,該系統在運行的過程中還能夠為傳輸業務提供最高可達10 G的光纖傳輸速度,故而提高了高速公路日常業務傳輸質量以及效率。
2.3 時鐘同步系統
目前,我國的路段通信分中心的同步系統多借助主從同步方式進行運行操作。而路段通信分中心干線光傳輸系統設備則在STM-16線路板上進行上級同步時鐘信號的提取,并將相關的數據資料按照一定的順序傳輸到本地通信設備之中,進而實現了全網同步。在這一過程中,作業人員加強了對于OptiX系列設備的運用。
事實上,該設備具有多個2 048 kHz標準的時鐘輸入、輸出接口,各接口均能夠滿足同步網建設的需求,將時間信息通過任意線路進行定時導出,為網絡節點時鐘提供上游定時信息。
不僅如此,該系統在進行定時作業的過程中往往依據實際的運行狀況形成3種工作模式,分別是跟蹤、保持以及自由振蕩。而對同步信號源的提取工作過程中則具有外部、光路以及支路這3種提取方式。
2.4 雙平面傳送網(E一PTN)技術在路段接入網的應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我國的高速公路機電工程業務朝著IP化方向發展。在這樣的背景知之下,導致不同業務在傳輸作業的過程中往往對傳送質量有著不同的要求。基于此,為了進一步滿足業務傳輸需求,需要技術人員加強對于我國現階段通信技術的運用,進而在保障Qos的前提之下,實現上述信息傳輸結構的優化,進一步促進帶寬利用率的穩步提高。為此,作業人員加強了對于E-PTM技術的運用并以該技術為基礎構建起多業務傳送平臺。
作為一項較為成熟的技術,E-PTM技術主要借助單ASIC芯片實現TDM和分組業務的交換作業,滿足了收費、監控、語音、專線等對傳輸質量的要求,進而促進了相關效益以及質量的提升。
該技術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需要在各通信站以及分中心分別設置光網絡單元以及光線路終端。在此過程中為確保作業效率以及質量的提升,需要采用E-PTN設備進行各系統的構建。不僅如此,在系統構造的過程中,需要加強為其配備10 GE(萬兆光纖以太網)以及STM-4傳輸接口,并選用閉合的二纖環狀網作為自愈環,實現網內業務保護的功能。
2.5 系統保護
目前,技術人員在借助OptiX系列傳輸設備進行各項作業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促進該項作業效率以及質量的提升,需要借助1+1、1∶N等保護方式進行系統保護。目前,OptiX系列傳輸設備支持二纖/四線復用段保護環的組網應用,符合ITU-T6.841建議要求,保護倒換時間優于50 ms。
而二纖雙向復用段保護環在運用的過程中能夠進一步促進環路容量利用率的提高。關于二纖雙向復用段保護環工作、保護通道的安排,筆者進行了相關總結,具體內容見圖2。
3 結語
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國高速公路運行效率以及質量的提升,需要作業人員在實際的處理過程中加強對于高速公路機電工程綜合業務傳輸系統的構建以及相關技術的應用。該文基于此,分析探討了高速公路機電工程綜合業務傳輸系統的構建目的以及工程內容,對系統技術進行了全面的分析。筆者認為,隨著相關技術的發展以及各項措施的落實,我國的高速公路機電工程綜合業務傳輸系統必將獲得長足的發展,由此促進我國高速公路事業的發展,促進各項效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Zhu Jinhai.MSTP application in expressway communication system[J].China traffic information industry,2014(8):39-40.
[2] 鄒小秋.高速公路光纖傳輸技術對比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3(8):338-340.
[3] 羅小榮.高速公路全網數字化視音頻、數據傳輸及存儲的應用技術[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4(4):181-184.
[4] 趙宏.淺析高速公路視頻監控技術應用和發展[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6(2):173-176.
[5] 舒永華.用多業務傳送平臺(MSTP)技術構建高速公路信息平臺[J].中國交通信息產業,2014(8):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