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玥姣
摘要: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國內市場已經基本飽和,必須要大力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蓬勃發展的一種新興業態。本文以“一帶一路”戰略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為研究對象,在總結目前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剖析了發展中存在問題之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建議。
關鍵字:“一帶一路”;跨境電商
一、“一帶一路”戰略部署及其對跨境電商的意義
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 “一帶一路"經濟區開放后,承包工程項目突破3000個。2015年,我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相關的49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同比增長18.2%。2015年,我國承接“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服務外包合同金額178.3億美元,執行金額121.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2.6%和23.45%。2016年6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881列,其中回程502列,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170億美元。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主席出席高峰論壇開幕式,并主持領導人圓桌峰會。
二、現階段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與任何電子商務一樣,跨境電子商務的開放性、全球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優勢非常明顯,同時,因其“跨境”的突出特點,它也在積極推動電子商務國際合作,積極參與電子商務國際規則的制定上具有與生俱來的優勢。優秀的跨境電商平臺甚至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達到對于社會資源的協同和利用,并能夠孕育出全球經濟合作的新機遇。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沿線地區的跨境電子商務也呈現出繁榮發展景象。借助政策紅利,中國電商企業紛紛加快跨境發展布局,推動“中國制造”加速走向全球。近年來,以我國互聯網企業為代表的新業態企業積極走出國門,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一是目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成為我國跨境電商的重要目標市場。
據第三方機構統計,按流量計算的阿里速賣通已成為俄羅斯第三大互聯網公司。“在俄羅斯市場,去年在速賣通平臺下過單的買家已經超過1000萬,平均每10個人里就有1個用過速賣通,而我們在俄羅斯只有1名員工。”阿里巴巴旗下跨境出口電商平臺速賣通總經理沈滌凡介紹說,“因為瞬間交易量太大,去年‘雙十一活動在俄羅斯地區開始后的一分鐘,俄羅斯最大的銀行系統就崩潰了。”
在福州,成立僅一年的中國-東盟海產品交易所“沒出國門”,就利用交易平臺進入了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漁業市場。下一步,交易所擬建立中國-東盟海產品人民幣跨境清結算中心,分期在東盟10個國家各設一個分支機構,推動中國-東盟間的海洋經貿往來與產業合作。
二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逐漸打通跨境電商的“任督二脈”。
隨著國內多省市紛紛開通中歐班列,往來中亞、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物流成本大幅降低,為不少進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中國企業注入一針強心劑。“過去最大的障礙就是物流。中歐班列開通后,我們將與中外運合作打通物流通道,為企業提供一站式跨境電商服務。”目前僅浙江省即有4萬多賣家,在各類平臺上開設跨境出口網店30多萬個。
三、促進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建議
針對我國現階段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筆者經過積極調研和深入研究,提出以下幾點富有針對性的建議。
1、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加快出臺《電子商務法》的步伐,建立嚴格的跨境電商監管體系。按照國際通行電子商務的相關法律條文,明確企業在該領域內的市場準入與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權利和義務。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打造一個良好、透明的法律支持體系。充分總結我國現階段在國內電商管理上的成功經驗,將其融入到跨境電商的配套政策體系建設之中。不斷完善我國現行的跨境電子商務在稅收補貼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各級財政部門應本著“求公平、促發展”的原則聯合相關單位制定富有靈活性的稅收方案,并盡最大可能保持政策的穩定性,使企業能夠放心地根據政策的走向來調整發展戰略。
2、積極引導創新物流等配套產業的發展模式。建立完備、高效的配套產業,才能使跨境電商在發展中事半功倍。首先要大力發展物流節點布局,用于創新和實踐全新的物流發展模式,減輕物流產業鏈的稅費負擔。與此同時,還要繼續組織實施好現代物流重大工程、物流領域試點示范和行業標準制定修訂等基礎性工作,促進物流業持續健康發展。政府可以在跨境物流產業的發展中充分發揮輔助作用,幫助有實力的企業在境外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和倉庫,實力不足的企業可以采取聯合或者租賃的方式結成跨境電商聯盟,搭建統一的分撥配送系統平臺,從而有效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提高企業的利潤。
3、加強對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培訓。新時代的競爭,歸根結底已經演變為人才之間的較量。現階段我國各跨境電商企業對相關人才的追求已經到了求賢若渴的地步,一些商學院開設的跨境電商班的學生還沒畢業就被各企業“搶購”一空。相當數量的企業甚至主動聯系附近的商學院請求聯合開設跨境電商訂單班,學生畢業后全員接收,就算如此,我國跨境電商人才的缺口仍舊極為巨大。但是必須引起我們注意的是,龐大需求并不代表我們可以盲目開展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因為這畢竟是一門融合多學科知識和能力的綜合性體系,因此有志于在開設跨境電商專業的學校必須匯集商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管理學院、文法學院等相關院系的力量,成立了綜合性的跨境電子商務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集全校之力,充分發揮各院系的優勢,進行資源整合,共同培養出符合企業和社會需求的跨境電子商務專業人才。
“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在為我國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提供絕佳契機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考驗。跨境電子商務國際體系的建立,能夠打破舊有的國際國際商業格局,提升我國商品在國際市場的占有份額,使國際貿易進一步打破貿易保護壁壘,實現真正的無國界貿易。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化發展,跨境電商必將在我國進出口貿易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已經脫離了單純商務模式劃分的范疇,上升到了關系到整個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社會轉型之高端領域。在互聯網+時代,在營造國際電子商務市場中搶占更多的份額,已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鄂立彬,黃永穩.國際貿易新方式:跨境電子商務的最新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4,02:22-31.
[2]來有為,王開前.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形態、障礙性因素及其下一步[J].改革,2014,05:68-74.
[3]張濱,劉小軍,陶章.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現狀及運作模式[J].中國流通經濟,2015,01: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