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東
摘要:地質災害的發生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帶來極大的危害,而且還會給社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做好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地質環境的利用對地質災害的防治能產生有利作用,因此,在地質災害防治的同時應注意對地質環境的有效利用。本文就對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利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地質災害;地質環境;利用;探討
引言
地質災害是一種常見的突發性災害,其對人們的生活及社會的發展帶來很大影響。在產生地質災害后,地質環境也會有所變化,給人們的生產活動的正常運行帶來影響【1】。因此,研究地質災害防治十分有必要。為了保證人們的生產生活順利發展,加強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一、地質災害防治的重要意義分析
地質災害是指地殼自然運動作用下或者人為不合理作用下,導致土地出現移動的現象,地質災害的發生會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不利的影響。從當前實際情況來說,在防治地質災害時不僅要解決其中存在的危險因素,還要對地質環境實現可持續性利用,使地質問題從根源處解決。當前社會對地質災害的防治問題尤為關注,然而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更加重要的問題就是怎樣確保地質環境的安全性。因此,不僅要對地質災害的防治深入分析,還應加強研究地質減災問題。在實際研究工作中,應注重地質災害的防治與地質環境利用的相結合,這樣才能更好的保障地質災害的防治效果。
二、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分析
(一)地質災害調查區的建立。為了降低我國地質災害的發生,應當建立地質災害調查區,研究區域地質災害發生的特點,并對地質地貌特征深入分析,確保準確預測地質災害的發生。同時制定有效的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此為地質工作的下一步奠定基礎【2】。
(二)地質災害警報裝置的建設。為了更好的預防重大地質災害的發生,應對地質災害頻發地區設置地質災害預防系統,在設置過程中,需要注意這幾個方面:預警管理與預警技術,采用先進檢測技術對地質進行檢測,之后分析地質災害的特點,在地質災害發生之前將報告交給相關部門,根據報告分析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降低災害的發生率。
(三)地質災害應急處理機制的建立。雖然我國綜合國力已經得到良好提升,經濟水平與科技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當前地質災害應急處理方面存在不足,其沒有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因此加強地質災害應急處理機制的建立十分有必要。災害應急響應機制的內容包括這幾個方面:應急處理技術體系、網絡信息技術平臺、應急設備。當出現地質災害時,應較快進行應急反應,快速展開賑災活動,以此是人們的生命財產得到安全保障,降低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
三、地質災害防治分析
從當前我國地質災害防治的整體情況來看,我國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十分關注,并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地質災害防治運行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體體現在這兩個方面:(1)建立了完善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其中包括應急體系、避讓搬遷與治理體系,等等,有效使我國地質災害防治取得良好的效果,逐漸走向規范化的軌道。(2)我國對區域地質環境評價模式十分注重,而且在地質災害防治風險控制、地質環境工程容量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尤其在地質環境安全管理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我國經濟走向“新常態”的背景下,著眼于提升地質災害防治與倫理學、文化學及社會學等緊密結合起來,為實現地質災害防治的科學化、系統化和人性化奠定基礎,
四、地質環境利用的有效措施
從整體上來看,我國地質災害防治取得良好成果,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面對我國較為復雜的地質環境,我國地質環境利用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升。應當注重樹立戰略發展理念,積極探索地質環境利用的有效模式,提升地質環境利用的科學化水平,具體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著手:
1.加強地質環境利用的科學性。要想實現地質環境利用的科學性,加大對地質環境的研究十分重要,分析地質環境的特點,以此為更好的開展地質環境利用奠定基礎,提升地質災害防治的效果。尤其是在開展地質環境利用中,應將地質安全服務工作放在首位,不僅要通過調查研究提出有效的策略,還應當加大宣傳力度,使更多公眾認識防災減災的重要性,促進地質環境利用的科學化水平。
2.強化地質環境利用的融合性。由于地質環境利用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其是一項重大的工程【3】。強化地質環境利用的融合性十分有必要。首先要將地質環境利用與地質災害防治密切結合,使這兩個方面相互融合、相互影響,以此使地質環境利用的導向性得到良好發展。另外,還應當將地質環境利用與社會發展相結合,發揮地質環境的長遠性與戰略性,使地質環境利用為推動經濟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3.強化地質環境利用的技術性。在進行地質環境利用的過程中,要注重現代技術的應用,以此提升地質環境利用效果【4】。同時,還需要實施“互聯網+地質”的戰略,實現地質環境利用的網絡化。并做好地質環境利用的開發工作,深入研究國家實施的重大工程,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科學合理的施工,不僅要實現地質環境利用的經濟效益,還應保證其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五、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地質災害發生率不斷上升,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尤為重要,是當前社會所關注的一項重要問題。相關的工作人員應加強地質災害發生的重視認識,分析地質災害發生的特點,并提出地質災害防治的有效措施。地質災害防治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需要進行長遠規劃與建設發展,這樣才能實現地質災害防治和環境利用的可持續發展的雙贏。
參考文獻
[1]韋仕川,欒喬林,黃朝明,谷秀蘭. 地質災害防治的土地利用規劃軟措施研究綜述及展望[J]. 自然災害學報,2014,03:159-165.
[2]程伯禹. 礦山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J]. 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1994,S1:147-151.
[3]杜青松,武法東,張志光. 煤礦類礦山公園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對策探討——以唐山開灤為例[J]. 資源與產業,2011,04:127-132.
[4]王文慶,朱玲玲,李超. 地質災害防治及地質環境利用探討[J]. 資源信息與工程,2016,04: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