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色彩作為一種藝術語言,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這在繪畫和設計兩個領域里都是至關重要的。同時,色彩能夠喚醒與引起人們的感情聯想和精神共鳴,這正是由于人類在長期的生活積累中給予了色彩濃厚的象征意義和文化內涵所致。
關鍵詞:色調與色彩關系;藝術特性;聯想與象征
Abstract: color, as an artistic language, has strong expressive power and appeal. It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two fields of painting and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color can arouse and arouse people's feelings, associations and spiritual resonance, which is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 accumulation of human life in the long given the color of a strong symbolic significance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Key words: Hue and color relation;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ion and symbol
在生活和藝術中,每一塊色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搭配、相互影響,通過一定的環境關系、色彩關系來確定其價值。特別在藝術作品中,色彩之間的各種關系尤為重要,同時,需要總體印象的色調來制約。色彩三要素的復雜多變決定了色調的無限可能性,需要進行有條理的分析與概括。色調是感性和理性相聯合的結果,色相之間的關系有同類、鄰近、對比、互補(強對比),明度和純度各自亦是關系多樣,所以色調可分為統一性和對比性。統一性色調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主要是類似的色彩在一起組織的關系,例如,冷暖調、某色系組成的調子(如藍調、黃調、紫調……)或深淺調等,再細化一些,從色相上看有同類色調、鄰近色調,明度和純度基調依據各自的變化可歸納為高調、中調和低調。對比性色調則是差異較大的色彩組織在一起的效果,具有激烈、明快的特點,如互補對比、明暗對比、冷暖對比、鮮灰對比等色調。
一、色彩的藝術語言特性
(一)色彩的藝術性
色彩的藝術性是由主色調突出、各種關系的協調處理、規劃色彩區域、細節表現、肌理等要素共同構成的。主色調的突出和色彩關系的處理都與規劃色彩區域密不可分,通過區域的劃分增加色彩的韻律感和生動性。規劃色彩區域是指在主色調設計好的情況下,將色彩按照明暗、冷暖、鮮灰的關系大致劃分為兩個地界,兩者之間主要是對比的關系,也有呼應的聯系。面積上的大小與主色調有關。兩個色區之間的色彩對比關系因色調不同而不同,由此帶來的視覺效果也不盡相同。比如,在同類或鄰近的純亮色調中,以明暗、鮮灰關系來劃分色區,較高的明度和純度為主,在大色區里,較灰的顏色在小色區里,這樣會讓統一性強的色調活潑生動;由藍黃組成的對比色調里,將藍色和黃色分別放在兩個色區中,自會產生冷暖的關系,對比會更加強烈。當然區域間會有某些相同的因素來串聯,而且注意整體上的色彩關系。
(二)色彩藝術語言的表現力
色彩作為一種藝術語言,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這在繪畫和設計兩個領域里都是至關重要的。當我們看到梵高的畫時,會被其滿含感情的色彩和個性的筆觸深深打動,尤其是色彩的視覺沖擊力非常強烈,它仿佛在訴說著畫家內心深處的掙扎與不屈。被譽為“色彩魔術師”的博納爾,運用色彩自由隨意,以色抒情表意,極度主觀、奇幻的色彩表現了畫家本人的哲學思考和人生領悟。在抽象主義繪畫里,顏色是生命線,是畫面的結構和精神所在。例如,德庫寧和波洛克的畫面,色彩與形態交織纏繞,在其獨特的繪畫手法下,色彩作為鮮明的藝術語言,極力的表現和表達著某種思想與情緒。這樣的事例在古今中外的藝術史里不勝枚舉。現當下的繪畫創作和藝術設計,渴望并追求色彩的表現力能夠進一步深化作品的主題。國內一些優秀的畫家,將色彩語言和題材內容有效結合,來表達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和主張。設計則是應用色彩的藝術特性向大眾傳達其品牌定位。
二、色彩的象征意義
(一)色彩的聯想與象征
色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不僅反映著物象的信息和特點,還承載著某種精神與象征。色彩的象征意義是人們從情感上對色彩賦予的聯想與寄托,也是人類社會長期在生活中對色彩形成的心理效應和精神訴求。我們對色彩的認知始于它的表情特征,在此基礎上不同的時代和文化、民族和區域,對色彩的理解與應用又有著不同的象征涵義。我國古代時期,隨著哲學思想的發展,人們建立了以色彩代表物質的宇宙觀,提出“五行五色”,即金、木、水、火、土與白、青、黑、赤、黃的物色關系。在五色觀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紅黃藍白黑備受尊崇,是古人生活中常用的色彩,而其他顏色則另有所指,其中綠色有時代表著卑微,相反,在古埃及綠色則象征著希望和神圣。時光荏苒,歲月匆匆,當歷史的腳步走進現代文明,色彩的象征和用色觀念在原來的積累上更具包容性與國際化,當然,民族信仰與文化精神仍是核心,要堅持和而不同。
(二)色彩象征意義的價值
在長期的生活積累中人類給予了色彩濃厚的象征意義,并帶有一定的情感因素。由此,色彩作為一種語言信息,它能喚醒人的感情聯想,并帶來某種視覺美感的體驗,引起人們的精神共鳴,所以,藝術作品的主題思想很多時候是通過色彩語言來傳遞的。當然因為民族文化的不同和宗教信仰的差異,不同國家或區域對色彩的聯想和寓意也會千差萬別。不過,在“地球村”的共同環境下,出于生活生存的需要與情感的表達,人們在環保、科技、婚嫁等方面應用色彩的初衷又會趨于一致。能否準確地應用色彩的象征性深化藝術的主題是創作者必備的專業素質和品格修養。
國旗是一件莊重的設計藝術品,它是每個國家民族信仰與文化內涵的凝聚,所用的色彩應能夠象征本國人民的精神品質或民族的歷史與未來。我國的五星紅旗,由大面積的紅色和星星狀的黃色組成,紅色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代表著吉祥、開拓、向上與進取,同時它也有著頑強拼搏的寓意。我國的建立是人民用革命和犧牲換來的,是一場血淚的歷史。所以國旗主要應用紅色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堅韌不屈與開拓進取,永遠屹立于世界之林。再如,阿拉伯民族信奉伊斯蘭教,將綠色看作生命之源,有復活和永生的意思,因而阿拉伯國家的國旗大多以綠色作為主色,來強化他們對神圣與永恒的憧憬。在以低碳環保為主題的廣告設計和家居設計中,多選擇大自然的原色為主色,包括如白云的淺色系、似樹木的黑色與淡黃色以及猶如空氣般的綠色系,由此來表達設計的主張與理念。比如瑞典的宜家家居設計,追求簡潔實用,精心挑選顏色,巧妙地應用色彩的情感效應與象征意義,實現他們的設計初衷與理想,傳播自由與平等的世界觀、價值觀,幫助消費者構建幸福的夢想與舒適的居家環境,成功的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大眾的青睞。
參考文獻:
[1]張京生. 解讀色彩〔M〕. 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41-42.
[2]魯道夫·阿恩海姆. 藝術與視知覺[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67.
作者簡介:王曉松,女,出生于1978年,籍貫:山東榮成,碩士,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繪畫藝術 色彩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