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雪
摘要:建筑在城市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促進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基建的需求日益增加,對住房的需求更上了一個層次。建筑承載著人們發展的基礎和滿足住房的功能,對人們的生產生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此外,在部分城市,建筑還具有旅游效益,建筑的美觀性為整座城市添加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因此,建筑既有人文主義色彩又有著現實主義的功能,這是建筑成為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達到和諧統一的重要的標志。因此,建筑的結構和穩固性是建筑建設施工的主要目標,也是建筑能實現其社會功能和經濟功能的最基本的要求。
關鍵詞:建筑工程;結構檢測;加固施工
一、建筑工程結構的檢測
(一)混凝土結構檢測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主體構筑材料,混凝土結構牢固度與質量對于整個建筑個從結構來說至關重要,必須強化其結構檢測,主要的方法有: 回彈法、超聲波法以及兩方法綜合應用等,在眾多的檢測技術中,超聲回彈雙方綜合運用的方法較為普遍、優勢明顯,其應用范圍較為廣泛、也不會損壞混凝土。其中回彈法則應用相對方便,能夠將其直接作用于混凝土結構體,對其牢固度加以檢測,可以直接得出混凝土強度、是否抗壓等。
1.回彈法
回彈法在實際的混凝土結構檢測過程中,需要混凝土達到特定的標準,例如: 其齡期要達到至少兩周以上,評定強度大致處于 10MPa -50MPa,而且其內部無任何結構性問題,同其他混凝土結構檢測技術相比,回彈法更加便捷易操作,例如: 檢測裝置輕盈、高效檢測,監測成本較低,然而,回彈法不能實現對混凝土的深層次結構檢測,只局限于表層。
2.超聲波法
超聲波法是一種原位檢測方法,也是直接作用于混凝土構件,來對其進行檢測,通過檢測能夠得到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一般適用于大眾型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檢測,而且要求被測試的部位鋼筋較寬,能夠形成一定的測試面。超聲波檢測技術屬于一種高端、現代化檢測技術,設備質地較輕、監測高速、高效,可以最大程度地反饋出被檢測混凝土內部的結構,而且能夠鎖定一個局部實行反復監測。這一檢測技術對于波速、強度曲線等要求較多。
3.鉆芯法
鉆芯監測技術是一種混凝土局部檢測技術,就是通過利用特殊鉆入儀器來鉆進混凝土內部來取出芯樣,通過芯樣來判斷混凝土結構質量,對于經歷了風霜雨雪、冰凍等侵蝕的混凝土,能夠得出檢測結果。具體的檢測要求為: 混凝土強度等級要在 10MPa 以上,而且被檢測構件也要達到一定尺寸。
(二)鋼結構檢測
1.射線探傷檢測
主要用來檢測焊縫中有破損和缺陷,對焊縫的長度有要求,一般要小于 4cm,主要通過抽取樣本的方式來檢測,這一檢測技術和方法相對安全、穩定、可靠,而且能夠在不破壞鋼結構的前提下來呈現出焊縫的具體形態、定位等。但是,檢測設備過重,成本較高。
2.超聲波無損焊縫檢測
一般用于焊縫內缺陷的檢查,同樣通過抽取樣本的方式來檢測,但是需要預先明確被檢測的目標、對象等,這樣才能對應選擇適合性的波形,通過探傷達到監測的目標。這一檢測技術能夠測試出最小缺陷尺寸通常達到波長的一半。在這一檢測技術下有專門的檢測儀器、設備。專門針對構件的檢測,通過檢測所得數據能夠呈現出剛才、焊縫等有無破損問題,但是通常適合于鐵磁材料的缺陷檢測,對于其他類型的不銹鋼結構則無法使用。這一檢測技術方便、易操作,但是,只局限于構件表面的檢測。
(三)砌體結構檢測技術
1.原位單磚雙剪法
這是一種原位檢測技術,可以直接用于砌體墻面,通過檢測能夠得出被測材料的質地、砌體的施工水平等,具有一定的直觀性,檢測設備也輕巧方便攜帶。能夠測試出使用最為廣泛的磚砌體的抗剪性能,然而,如果砂漿強度較低,在5MPa 以下時,則容易產生檢測誤差。
2.砂漿片剪切法
抽取樣品進行檢測,所需設備較為簡單,被抽樣的部分存在一定的受損現象,適合測試磚砌體內部的砂漿強度。實際檢測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設較多測點,而且砂漿強度也要大于 2.5MPa。
二、現代建筑結構的加固技術
在對建筑物進行相關的結構檢測后,對于建筑物的穩定性不滿意時,就可以對建筑物采取措施進行加固了。如果在檢測之后,建筑物只是較輕微的損傷,比如磚墻裂縫、墻皮脫落,施工人員只要針對問題采取相應的修補措施,建筑物就能正常使用了。如果是因為受到一些自然災害,如地震等的影響嚴重損害了結構的穩定性的,還有一些在建設初期材料質量不達標的建筑物,另外就是有自身結構的因素承載力不足等,這些問題嚴重的建筑就需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加固。根據建筑的材料性質的差異,加固技術也可以分為三大類,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砌體結構加固技術、鋼結構加固技術。實際施工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加固技術。
(一)托換技術
這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技術,它有比較突出的優勢,比如工期短,成本低,最重要的是不會很大程度地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單這種方法對工作人員的技術要求較高,只有非常專業的人擁有熟稔的技術才能順利而又安全地施工,這種技術性要求使得它在實際實踐匯總難以實現。
(二)植筋技術
相對于托換技術,植筋技術就較為簡單,它的操作過程就是在混凝土結構里將鋼筋植入,用以加固建筑物,它的投入低,技術上也沒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實際的加固工程中廣泛應用。
(三)裂縫修補
采用這種技術,主要是針對有裂縫的建筑來使用的,根據裂縫的大小采取相應的修補措施,進而提升建筑物的抗壓性和穩定性,讓建筑物可持續利用。這種技術適用范圍比較廣,而且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得以推廣。
(四)表面處理
表面處理對于一些受損面積小的建筑物,比較適合選取這猴子那個表面處理的技術,這種技術采用相應的方法,比如吸塵、噴水、化學方法等,操作簡單,技術含量低,但是它只能用來處理建筑物表面的微小損傷,不能全面得以應用。(五)碳化混凝土修復
這種技術是采取一定的手段恢復混凝土的堿性,或者使用有效的方法來增強混凝土的阻抗力,使混凝土有能力抵抗碳化帶來的腐蝕。截至目前,這種修復技術發展還不夠完善,還需要更為深入的研究。
結束語
建筑工程結構的檢測與加固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對建筑結構中混凝土、砌體、鋼結構等的檢測,再對應采取科學的加固對策、措施,才能從根本上確保建筑結構的牢固度、穩定性,提高建筑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蓋玉剛.淺述建筑結構檢測與加固施工技術[J].門窗,2015,07:104.
[2]馬銳玲.關于建筑結構的檢測與加固措施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5,15:60-61.
[3]馬小國.建筑結構加固施工技術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5,48: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