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明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不斷加強建筑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并對原材料進行有效的全程控制,對于提升建筑的整體功能性、穩定性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而商品混凝土作為建筑施工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具有質量好、能耗低、成型快、計算精確、環境污染低等優勢。因此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加強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采購、加工環節把控則顯得至關重要。文章針對商品混凝土的生產及應用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商品混凝土;生產;應用
一、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的控制
混凝土訂購在簽訂合同時,未提出混凝土拌和物的具體坍落度要求,即使提出要求,也是不合理的,不符合有關技術規定要求。現將《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程》(JGJ/T10—1995)相關規定摘錄如下。不同泵送高度入泵時混凝土坍落度選用值見表1。有的施工單位認為商品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越大越好,這是錯誤的。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是混凝土內在質量的外在表現,是混凝土質量的重要指標,必須按照施工技術規程選取合理的坍落度值,否則,會造成混凝土的質量問題。
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值超過技術要求,必然造成混凝土離析、堵泵、堵管。混凝土的坍落度不是越大越好、越稀越好。例如強度等級C25以下混凝土,由于其強度等級較低,水泥膠結材料的用量相對較小,不能和強度等級C30~C40的混凝土相比。如果拌和物的坍落度值要求過大,必然導致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差。如果坍落度要求過大,光加水就會造成混凝土強度的降低,如果加大水泥用量,勢必加大了生產成本,混凝土的強度等級雖然提高了,但從技術上講是不合理的。據多年的工程實踐經驗得知,優質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值不是越大越好,C45以下泵送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以160~180mm為優;140~160mm和180~200mm為良;200mm以上、140mm以下為差,容易造成混凝土漿體流失、混凝土堵管。超出上述范圍,不僅降低了混凝土強度,還會影響到混凝土的耐久性等。如再細分,工程實踐確定:C15~C35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值以160~180mm為優;140~160mm為良;180~200mm為差,200mm以上會造成堵管。C40~C60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值以180~200mm為優;160~180mm為良;200~220mm為差,230mm以上會造成堵管等。
表1不同泵送高度的混凝土坍落度值
泵送高度(m) 30以下 30~60 60~100 100以上
坍落度(mm) 100~140 140~160 160~180 180~200
二、生產輸送
(一)原材料檢測確認、混凝土配合比的輸入及調整。生產前,交待鏟車司機砂石規格在堆場與備料倉的對應關系及下雨天鏟斗需抬高等事項,試驗室每天對所用原材料規格在堆場及備料倉堆放情況及鏟運方式進行檢查,同時試驗人員(下雨天加大頻率)檢測砂的含水率、細度模數等,每批次進場的膠凝材料與外加劑的適應性也要通過凈漿來檢測,通過摻量和用量的變化來保證混凝土工作性能的穩定性,試驗室主任根據進場原材料的目測或檢測數據出具“混凝土生產配合比調整通知單”,并將混凝土配合比數據輸入計算機配料系統,確保無誤后方可攪拌生產。
(二)計量與攪拌。生產時應嚴格按輸入計算機中的混凝土配合比進行計量,試驗人員要始終關注顯示屏下料情況及誤差,誤差超標報警后需立即對調試欄中落差進行調整,并每天上報電腦中的生產方量及材料消耗情況,試驗室主任每天不定期抽查誤差值的情況,若材料入庫量與出庫量誤差超標時要求機修重新校稱,正常情況下要求生產部每月校稱一次,同時每年邀請計量所校稱一次,攪拌時間需從全部材料投完算起每盤攪拌時間不得低于30s,在配制C50以上強度等級的混凝(5)堵管問題的分析與預防措施。商品混凝土在泵送過程中出現堵管會造成生產施工時間延長、混凝土浪費及設備損耗加大等不利影響,有時還會引起質量事故,而其原因主要是設備使用維護不當、混凝土自身原因導致,下面就這兩方面問題談下預防措施:
①設備的使用及維護。在安排泵送前,應到現場觀察地形、水平距離及垂直高度等泵送條件,管道的布置應盡可能短,彎、錐管盡可能少,彎管角度盡可能大,泵出口錐管處,不許直接接彎管,至少應接入5米以上的直管后再接彎管,高層泵送時水平管路長度不小于垂直管路的15%,以減少輸送阻力及停機倒流;保證各管卡接頭處的可靠密封,以免漏漿;泵送前先用一定量的水濕潤管道內壁,再泵送適量砂漿潤管,泵送砂漿前一定要將料斗和管中的水放干,潤管砂漿應按0.25方/100米計算,攪拌主機、料斗約需0.2方砂漿,管道長度低于150m時,用1∶2的水泥砂漿,大于150m時,用1∶1的水泥砂漿,泵送過程中環境溫度32℃以上時,加上太陽直射,輸送管管壁溫度可達70℃以上,使混凝土極易出現水分蒸發,特別是壁管的潤滑膜損壞,托浮力下降,應用草袋、布袋等吸水后將輸送管覆蓋起來,并及時澆水降溫,保持泵送的連續性,停歇時間不得超過30min,泵送完成后需將料斗及泵管徹底清洗干凈;開始泵送時,應處于慢速,泵送正常時轉入正常速度,不能一味圖快,盲目增加泵送壓力及排量,當混凝土供應不及時時,寧可降低泵送速度也要保持連續泵送,料斗內混凝土務必在攪拌軸中線以上,料斗格柵上不應堆滿混凝土,停頓時料斗要保留足夠混凝土,每隔一段時間各做兩個沖程防止混凝土離析,操作人員要隨時注意泵送壓力、油溫、輸送管的情況,出現異常立即停止泵送,查明并解決問題后再恢復。
②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控制。粗集料采用連續級配,針片狀顆粒含量不宜大于10%,最大粒徑與輸送管徑之比:泵送高度50m以下時,碎石不宜大于1∶3,卵石不宜大于1∶2.5;泵送高度在50~100m時,宜在1∶3~1∶4;泵送高度大于100m時,宜在1∶4~1∶5。細集料采用中砂,通過0.315mm篩孔的砂不應小于15%,砂率不宜太低,一般情況下宜采用40%~45%,大粒徑粗集料的含量不宜過高;膠凝材料起膠結和潤滑作用,其中水泥的用量存在一個最佳值,用量過少,影響混凝土的吸入性能,用量過大增加混凝土的黏性;選擇與水泥適應性好的泵送劑,每批次進場的膠凝材料與外加劑的適應性都需通過凈漿來檢測,通過摻量和用量的變化來保證混凝土坍落度、擴展度、和易性的穩定,泵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30mm比較合適,泵送過程中的輸送阻力隨著坍落度的增加而減少,但坍落度過大泵送時,由于泵送壓力,漿體很快被送走,將集料滯留在泵管中,沒有了漿體的潤滑作用便極易造成堵管。混凝土中大的結塊、長形異物(如鋼筋、鐵絲等)被吸入泵中造成堵泵或堵管,為了避免異物的誤入必須在料斗上加設鐵篦子,發現異物及時清理,使混凝土順暢吸入,摻入一定量纖維(聚丙烯纖維、鋼纖維等)的混凝土,需將混凝土攪拌時間延長20s左右,可減少纖維攪拌不勻造成混凝土結塊及堵管現場出現的幾率。
三、結束語
商品混凝土生產及使用過程中,原材料檢測確認、混凝土配合比的輸入及調整、計量與攪拌、看料與調整、調度與運輸、堵管問題的分析與預防,這五個方面的工作不只是試驗室的工作,需要商品混凝土公司的采購部、生產部等部門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
參考文獻
[1]趙威.分析商品混凝土的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6(27).
[2]白永杰.關于商品混凝土質量控制淺析[J].科學中國人.2016(23).
[3]李紅偉.商品混凝土原材質量控制[J].住宅與房地產.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