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凌風 本報記者 邢曉婧
外媒23日報道稱,在中國投資的日企出現“回遷潮”。商業機構最新調查顯示,從中國撤出業務的日企,首次超過向中國遷移業務的日企數。日本經濟學家認為,主要原因是中國工人工資上漲,使得日企成本顯著上升。但也有分析稱,基于中國民眾財富的增加,日企在華投資高附加值制造業及服務業反而有更高利潤前景。
彭博社23日報道稱,根據日本外貿組織近期對3000家日企進行的調查,在已經將或計劃進行跨國生產遷移的日企中,高達8.5%的日企是將業務從中國撤回日本,6.8%的日企是從日本遷往中國,這是2006年該項調查開始以來,前者的比例首次高于后者。
彭博社援引日本明治安田生命保險公司經濟學家觀點稱,中國人力成本不斷上升。工資的上漲導致日本企業將業務遷移至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或是回遷本土。其中,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企業尤其受到這一趨勢的影響。《日本經濟新聞》稱,由于人力成本低且市場廣闊,中國長期是日本企業投資首選地,近幾年被越南、印尼乃至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取代。但最近4-5年,這些東南亞國家的工人最低工資上漲約2-3倍,逐漸接近中國主要城市最低工資水平。這也讓已經或計劃轉移東南亞的日企面臨沖擊。
盡管圍繞日企撤移的討論已經持續很久,但一家日本外貿公司總經理23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們并無撤離計劃。巨大的中國市場和成熟的勞動力體系是他們選擇留下的主要原因。一旦撤到第三國家,意味著將面臨重新規范市場和培養勞動力的風險。另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調查數據顯示,僅有少數幾家日本企業撤離中國,原因是其日本母公司自身經營不善,不得不縮小海外規模,與中國市場無關。
《日本經濟新聞》稱,由于中國擁有龐大人口,經濟與城市化水平不斷增長,日企依然將中國作為重點投資目標。在未來,這些投資將從勞動密集型轉向資本密集型,或以技術、品牌授權轉讓的方式實現利益。隨著中國中產階級以上財富階層在擴大,不少日企已關注并爭取相關領域商業機遇,如餐飲服務和大型商業、養老產業等。▲
環球時報2017-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