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錦錦+孫小羊+陳佳+何勇暢
摘 要:互聯網+的時代,各種應用平臺在其基礎上應運而生,以互聯網為手段,以物聯網為基礎,以建立可靠的廣播通訊系統為目標,利用碼分多址,分時控制的優化算法,實現了分布式音頻、視頻、圖片等多信號的實時同傳功能。系統由一套發射設備和多樣的接受終端組成,做成便攜式的,方便攜帶,實時演示。整個系統具有較高的運行可靠性和經濟性,對系統項目的實際應用推廣演示有一定的工程借鑒價值。
關鍵詞:DMB;演示;分析
中圖分類號:TP3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21-0011-02
1 概述
DMB全稱為數字多媒體廣播,是在數字音頻廣播DAB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面向未來的新一代廣播系統。它的公眾化應用是以數字廣播為平臺,權威發布公共信息,包括政務信息、醫療、氣象、交通、預警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信息。歐美等西方許多國家已經逐步由DMB數字廣播系統取代了傳統的FM廣播,實現信息的遠程無線傳輸和及時共享。
目前,在我國公共場合局部廣播通訊中大部分采用FM調頻有線系統,或依賴電子屏和手機通訊,而采用數字多媒體傳播技術可以作為現有通信網絡的補充,提升使用單位的硬件設施和管理水平。
DMB+自媒體系統是在DAB基礎上發展成傳播語音、圖像、視頻和數據及文件的一個新的數據通道。技術采用先進的編碼技術,能增強信源傳輸效率和信道傳輸可靠性,另外還采用先進的加密技術、數字ID技術和終端識別技術。在工程項目推廣過程中,一套好的演示系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本文簡述了DMB+自媒體系統情況,同時提出了一種DMB+信息發布演示系統設計方案。
2 系統設計與實現
該系統由一套發射設備、眾多分組分類的接收終端、智能化的專業應用軟件在互聯網的配合下,組成DMB系統。信息通道包含發射和接收兩部分,無線方式,無中間環節,簡潔的系統結構保證了可靠性和低成本。總體結構圖如圖1所示。
由圖可知,DMB+演示系統模型發射部分借助于互聯網遠程傳輸發送信號,終端設備根據功能不同,實時接收相應格式信號,主要包括LCD屏、LED文字顯示屏、智能喇叭等公共接收終端,實現同時接受視頻,圖片,文字等信息的功能。
2.1 發射技術
發射部分執行歐洲標準EN 300401和中國數字廣播DAB技術標準GY/T214.2006,在Band III頻段內(170-240 MHz)選取1.5MHz頻譜,通過COFDM多載波調制和復用技術,以1.8Mbps的速率同時傳輸10多套數字業務。各套業務可以分別播放音頻、圖像、視頻、數據。具體技術原理結構如圖2所示。
2.2 接收技術
與發射系統相對應的是在公共區域廣泛放置的多媒體接收終端和為專業人員配發的個人終端。自媒體接收終端包括DAB無線接收驅動的LCD大屏幕、LED屏、智能喇叭、USB DAB信息接收器等,將信息以聲音、圖片、文字和文件等多媒體的方式呈現。所有的多媒體接收終端都通過數字ID技術,實現終端識別和自動喚醒功能,其開啟和內容均有發射端遠程控制。個人終端主要為便攜式DAB接收機和USB DAB信息接收器(連接到個人電腦和其它設備)。
與發射端相對應,接收終端的設計原理也是依據相同的國際標準和專利技術。在此基礎上,可開發針對各種應用的無線DAB信息接收器系列。具體技術原理結構如圖3所示。
2.3 系統工作方式及實現
數字多媒體廣播系統是相對獨立于網絡和手機的無線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系統發布操作可按需采用集中式發布或采用按權限分布式發布,以某景區為例:該系統的使用和維護比現有的任何其它平臺都簡單、可靠、易于管理。極大地減輕了技術人員的維護和管理工作量,也節省了費用。終端應用以“分權限”方式控制,一個景區共用一套信息發布系統,景區各部門如管委會、辦公室、宣傳部、銷售部、保衛部等部門都可以共用這套系統(在各自辦公室電腦控制相應終端),各取所需,互不影響。對景區的管理辦、景點辦、商務辦等部門按需求設置相應的權限,不同部門控制不同的終端,最高級別的部門控制所有的終端,當有重大活動或緊急情況時,最高權限部門可以同意指揮,整體把控;日常管理時,相應部門均可以通過該系統實時進行主營業務推廣、形象宣傳、會議報道等活動。
2.4 系統特點
衡量通信系統的好壞,主要看兩個重要指標:一個是有效性,另一個是可靠性。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通信無論在有效性,還是在可靠性方面都比模擬通信具有明顯的優勢。數字方式的DMB自媒體廣播系統的特點和優點大致如下:
(1)實時性。可以同時傳送10 多套不同的內容,并實行在不同的終端顯示。
(2)信號傳輸穩定可靠。數字方式傳輸信號,抗干擾能力強,失真幾乎為零。
(3)低成本, 易維護管理。無線傳輸,無需布置信號線,終端數目沒有限制;無額外電信、移動等信息使用費。
(4)應用范圍廣。可用于校院廣播、音樂鈴聲、安保應急等;也可用于社區等公共場合的安防、應急、疏導,并與其他智能系統兼并共建“智慧公共場所”。
(5)自媒體——自我掌控。一定范圍內不受多重路徑干擾影響。
該系統的使用和維護相比現有的其它平臺都簡單、可靠、易于管理。極大地減輕了技術人員的維護和管理工作量,也節省了費用。終端應用以“分權限”方式控制,一個景區共用一套信息發布系統,景區各部門如管委會、辦公室、宣傳部、銷售部、保衛部等部門都可以共用這套系統(在各自辦公室電腦控制相應終端),各取所需,互不影響。工程建設簡單快捷,系統擴展按需應用,無需布線,只需按照管理要求進行終端增加,避免重復投入,避免多個系統各自為陣,互不兼容。系統性價比最高。
3 應用分析
DMB技術系統將單一的聲音廣播業務推向了多媒體領域,在發送高質量的語音節目的同時,還能提供圖片、視頻;可以互補智能交通導航、電子報紙雜志、金融股市信息、城市綜合信息等可視數據業務,廣泛應用在高校、景區、公共交通工具車等流動人群較多的場景下,實現信息的遠程無線傳輸和及時共享。在公共場所發生緊急情況時及時建立快捷預警體系,發布緊急信息、疏導群眾、安撫人心,在災后通信、交通中斷的極端情況下,迅速地恢復信息發布和指揮。以下再次例舉除景區外的部分常見應用場景。
3.1 社區和城鎮應用
利用社區已有電子顯示設備或新增設備,包括公共場所的大型顯示屏、街道兩旁的餐館和商店的LED顯示屏。也可利用智慧社區和智慧城市管理系統的結合,如監控系統、車庫管理系統、消防廣播等。通過DMB+技術實現社區的信息發布全覆蓋,不間斷地播放黨和政府的指示及方針政策。
本社區重要事件、文明提示、及事務通知、豐富多彩的群眾活動剪輯,均可以播放。在城鎮建立覆蓋廣、播放時間長的平安城鎮建設和法制宣傳平臺,配合中心活動,把黨和政府的聲音傳播到城鎮的每一角落。
3.2 校園廣播應用
利用校園現有廣播系統和電子顯示設備或新增設備,包括教室引導系統、電子班牌和校園安全教育和提示系統等。把校園安全教育和宣傳內容大強度地發布到學生宿舍、食堂和公共場所。
4 結束語
實施數字廣播是廣播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它為廣播服務注入了活力。正如通信從模擬通信到數字通信的發展,電視從模擬電視到數字電視的發展一樣,廣播的發展也要從模擬廣播到數字廣播。將傳統模擬廣播的單一聲音拓展為能同時傳遞各種諸如圖像、文字、數據、圖片及活動影像等數字業務,為傳統廣播業務的發展開辟了嶄新的應用空間。DAB系統的出現標志著廣播系統正由模擬向數字過渡,它以數字技術為基礎,采用先進的音頻數字編碼、數據壓縮、糾錯編碼及數字調制技術,在接收端可獲得與原始發送信息相同質量的節目內容。
互聯網+的時代,以互聯網為手段,以物聯網為基礎,建立可靠的廣播通訊系統成為發展必然趨勢,在各種應用平臺應運而生的同時,運行可靠、實用經濟、便攜實時成為了通訊時尚。
參考文獻:
[1]宋瑜.數字音頻/多媒體廣播接受系統[J].電視技術,2002(11).
[2]葛建明,李兵兵,王雯芳.基于DAB/DMB系統的模式檢測及幀同步技術[J].電視技術,2006(12).
[3]李君,王攀.業務流量識別,分析與控制研究[J].計算機工程,2006,6.
[4]於建華,廖祥,孫莉.P2P流量識別方法的研究與實現[J].廣東通信技術,2007,4.
[5]李棟.數字聲音廣播[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