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7.14.016
摘 要:近些年來,我國國民經濟得到了較為快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建筑行業的發展,建筑物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對建筑物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建筑物的變形觀測工作重視程度不斷被提升,該文基于工程建筑物變形觀測的必要性,對觀測內容與方法進行探討,以期使建筑物變形觀測水平提升,進而使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可靠性、安全性得到保障。
關鍵詞:工程建筑物 變形觀測 重要性 方法
中圖分類號:TUl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5(b)-0016-02
當前,我國建筑行業發展程度不斷提升,建筑工程項目越來越多,規模也逐漸增大,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工程建筑物進行建設的過程中,在地基、外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常有變形問題出現,嚴重影響建筑物的建設質量及使用壽命。因此,對建筑物實施建設時,需注重變形的觀測,在明確變形規律的基礎上,對未來建筑物可能會出現的變形情況進行預測,并提前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使建筑能夠長久地安全使用。
1 建筑物變形觀測概述
1.1 工程建筑物中變形觀測的必要性
工程建筑物的變形觀測指的是對沉降、位移、撓度、振動等進行觀測的工作,主要目的是對建筑物的穩定性、安全性進行了解,對發生變形的規律進行研究,屬于工程測量學的一個主要內容。當前,我國建筑物不斷增多,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建筑物常會發生變形,在一定程度上威脅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為了使建筑物在建設及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得到保障,需對變形觀測工作進行開展,以便于對建筑物的建設進行改進,在保證建筑物性能的同時,延長其使用壽命。
1.2 工程建筑物發生變形的影響因素
(1)地基的影響。眾所周知,建筑物的基礎是地基,在很大程度上,建筑物的穩定性由地基決定。我國地形有很多復雜性,對建筑物進行建設時,即使在施工階段就對地基進行嚴格的處理,但建筑物建成投入使用后,在地質構造、土壤物理性等因素影響下,地基會有塑性變形出現,使建筑物留下變形隱患。(2)環境的影響。地下水位、溫度等均可致使建筑物發生變形,當前,我國建筑物結構大多為混凝土結構,此種結構受溫度應力的影響較大,常會有開裂、變形等出現[1]。另外,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自然環境遭到了破壞,致使地下水流失,從而使建筑物有沉降、位移等出現。(3)外力的影響。現階段,我國高層建筑物較多,建筑物本身承受著較大的負荷,加上振動、風力等外力的影響,常會致使裂縫、傾斜、坍塌等變形出現。
1.3 觀測的內容
(1)地基的回彈觀測。前面說到,地基是建筑物穩定性的主要決定因素,因此,建筑物變形觀測需從地基的監測入手。一方面,對基坑回彈量進行測量,對基坑實施開挖前、開挖過程中、開挖完成后,均需在基底面上對觀測點進行埋設,依據基坑開挖前后的高程差對總回彈量進行計算。
(2)沉降量的觀測。沉降是建筑物常見的一種變形,對建筑物變形進行觀測,需注重沉降量的觀測,一般情況,實施觀測時,需將工作基點埋設于建筑物附近的穩固處,直接對位于建筑物上的觀測點位移情況進行測定,以對沉降情況進行明確。工作基點、基準點之間組成一個網狀結構,測定、檢驗通常通過精密水準測量法進行,也可采用電子水準器、液體靜力水準儀進行測量。
(3)位移的觀測。在外力影響下,建筑物常會出現位移,因此,對建筑物變形進行觀測,位移的觀測也不可忽視。一般將觀測點設置于建筑物周圍,采用相關測量儀器對建筑物水平位移情況進行觀察,以對建筑物傾斜、沉降等位移情況進行明確,從而為變形觀測提供可靠性參考依據。
(4)裂縫的觀測。對因基礎局部不均勻沉降導致的裂縫進行觀測,主要為裂縫位置、大小與走向。
(5)撓度的觀測。即建筑物受力后撓曲出現的程度。
(6)擺動與轉動。主要針對高層建筑,對建筑物在地震、日照、風振等外力下擺動量、扭曲程度進行觀測。
2 觀測點的布設
(1)布設原則。建筑物變形觀測工作中需涉及到較多內容,但實際上,其實就是在觀測點進行重復性工作,在確定好的觀測周期內對建筑物變形具體情況進行測定。可見,在變形觀測工作中,觀測點極為關鍵,其布設直接關系到觀測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在建筑實施變形觀測前,需注重觀測點的布設,布設前,對建筑物資料進行全面收集,以對建筑工程的項目進行具體了解,隨后再依據觀測目的、要求對觀測點進行選擇。對觀測點進行選擇的過程中,需先從整體上進行,再從局部進行,先對能夠對建筑物整體進行控制的點進行大范圍確定,再從局部進行細節性條件,先將規劃設計的工作做好,再實施實地考察與分析,最后再對點的具體位置進行確定與埋設。
(2)對點進行布設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傳統監測工作中,點位一般設置于建筑物的外圍,測得的結果常會有誤差出現。因此,需在內部、外圍均對觀測點進行布設,并注意以下問題的考慮:若所觀測建筑物為民用與工業建筑物,主要需進行均勻、不均勻沉降的觀測;對于高層建筑,則主要注重振動變形的觀測,并對大氣作用、溫差作用、施工荷載進行考慮。總的來說,在對建筑物發生變形的具體原因進行研究時,需注重實際情況的遵循,觀測點的確定與布設應該有針對性,對多種方案進行對照分析后,對最佳方案進行確定,以促進觀測質量的提升。
3 工程建筑物變形觀測具體實施過程
3.1 對變形量測定精度進行確定
(1)對觀測精度進行確定的依據。此參數能夠對建筑物變形趨勢、實際變形程度進行反映,直接關系到建筑物變形觀測的效果,也直接決定著觀測方法與設備的選擇。因此,對建筑物實施變形觀測時,需嚴格注重變形量參數的確定。一般而言,變形精度確定的主要依據是變形值、變形的速度[2]。同時,對變形觀測精度指標進行確定時,還需對可能會影響變形發生的因素進行分析,保證所選精度的適中性,不宜過高,否則會使測量工作量、成本增加。對于不同類型的建筑物,觀測精度有差異存在,基于此,對于不同建筑物的變形觀測,不能單一地將允許沉降量當作控制指標。建筑物的沉降主要有均勻與不均勻沉降兩種,前者對建筑物不會產生明顯破壞,后者則會致使建筑物發生變形,如果不均勻沉降超過了允許變形的值,則會致使建筑物穩定性、安全性降低。可見,建筑物的變形監測中,觀測精度指標應該為不均勻沉降變形允許值,以保證觀測的準確性。
(2)對觀測精度指標的取值。變形值與觀測精度有緊密的聯系性,如果變形值比較小,觀察精度的要求就會比較高,反之,變形值較大時,觀測精度要求則沒有那么高。因此,如果將允許變形值當作取值的依據,則需注意以下問題:其一,允許變形值也是一個需要進行觀測的量,觀測量變化時,觀測精度無需隨之進行變化;其二,在不均勻的沉降中,沉降觀測精度應該能夠對建筑物變形允許值進行反映,需對允許存在的偏差進行合理控制,在變形允許值過大的情況下,測量誤差可能會比這個允許值大,將影響到判定的準確性。
3.2 對變形觀測周期進行選取
(1)選取原則。建筑物發生變形的過程中屬于一個時間函數,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形不斷累積,且變形發生的速度可能均勻,也可能不均勻,但在實際情況中,對于變形次數的觀測有一定局限性。對此,為了使分析結果更加準確,就需對連續觀測周期進行選擇。重復觀測頻率會受到觀測內容、變形大小與速度的影響。因此,進行觀測的過程中,需盡量不要將建筑物發生變形的時刻錯過,并對變形過程中存在的一些特點進行把握。對變形觀察頻率進行確定時,需在客觀分析建筑物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在保證變形觀察精度可以得到滿足的前提下,使觀察效率提升。
(2)對沉降觀測的周期進行確定。對建筑物變形的過程進行分析時,變形速度的研究是一項重要工程,關于沉降觀察周期的確定,通過多次經驗公式可實現。但在具體工作中,對觀測次數、相鄰觀測間隔時間進行確定時,需嚴格注重實際情況的考慮。例如,對建筑物進行施工時,對于觀測次數、相鄰觀測間隔時間的確定,需對地基穩定性、荷載施加情況進行考慮;建筑物投入使用后,需對沉降情況、地基土壤類型風進行確定。如果發現有較為嚴重的不均勻沉降出現,應及時采用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并持續進行觀測,以免造成嚴重危害。
(3)傾斜觀測。通常情況下,對建筑物主體傾斜情況進行觀察的周期是1~3個月進行一次觀測,在此過程中,若傾斜的速度呈現出加快趨勢,需適當將觀測次數增加。對建筑物進行施工時,應同時開展建筑物沉降觀測工作,以便于為建筑物變形程度、沉降的分析提供參考資料。另外,溫度與風力荷載也會對建筑物產生影響,使其變形,因此,對建筑物進行傾斜監測時,需避開風力較大、日照較強的時段,使觀測結果的準確性得到保障。
(4)水平位移的觀測。對水平位移觀察的周期進行確定時,如果建筑物處于不良地基區域,則需對沉降觀測結果進行考慮;如果監測工作會受到基礎施工的影響,則需對施工進度進行考慮,結束施工之前,每天需進行一次觀測。另外,對土體內部有側向位移的建筑物進行觀察時,需依據工程進度、變形程度來對觀測周期進行確定。
4 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工程建筑物而言,變形觀測工作極為關鍵,直接關系到建筑物的性能與安全性。因此,在對工程建筑物進行建設的整個過程中,需注重變形觀測工作,動態了解建筑物的變形傾向、變形情況,并對未來可能會出現的變形情況進行預測,以便于積極施予及時性的干預,使建筑物穩定性、安全性能夠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 鄭麗.工程建筑物變形監測數據預測分析[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5,14(6):55-57.
[2] 仝海飚.論工程建筑物變形觀測的重要性及其數據分析[J].華北國土資源,2014(4):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