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忠
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特大型煤炭企業,始建于1878年,至今已有139年歷史。有“中國煤炭工業源頭”之稱。開灤是中國近代工業洋務運動最為成功的民族企業之一,是中國第一家官督商辦的股份制企業,是中國第一座使用機器開采的煤礦,中國第一條準軌鐵路,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中國第一袋水泥的誕生地。由于開灤的建設和發展,裂變了唐山和秦皇島地區的鋼鐵、港口、水泥、鐵路等相關產業,形成了唐山這座依煤而建的城市。開灤有著光榮的歷史,早在1922年就成立了黨組織。毛澤東同志曾高度贊揚開灤工人階級特別能戰斗。周恩來總理兩次表揚開灤為國家“出了力,救了急,立了功”。建國后到2016年底,開灤共生產優質原煤16.1億噸,精煤3.941億噸,上繳利稅405.4億元,為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開灤是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中國煤炭100強企業,河北省煤炭、煤化工、現代物流領軍企業。開灤集團公司現下轄45個分公司、70個子公司、1個上市公司。主要產業有煤炭生產、洗選加工、煤化工、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煤電熱、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文化旅游、建筑施工等。煤炭產業主要分布在河北唐山、張家口、內蒙古鄂爾多斯、新疆準東、山西介休和國外加拿大蓋森地區。在認真落實去產能政策和減量化生產的前提下,2016年原煤產量完成7022萬噸,營業收入完成1600億元。
開灤檔案管理機構成立于1927年,總建筑面積1272平方米,現有館藏檔案11萬卷(冊),其中建國前的歷史檔案4萬多卷,各種資料2000多冊,照片5000多張,底圖2萬多張。近年來,開灤集團公司領導審時度勢,對檔案系統提出了“對歷史負責、為現實服務、替未來著想”的管理理念,并指出“開灤檔案不僅僅是開灤的財富,也是社會的財富,更是國家的財富,必須把檔案管住、用好。”在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下,全體檔案工作者落實工作職責,加強內部管理,健全規章制度,形成了助推企業改革發展的強大合力,開灤檔案館先后被認定為企業檔案工作目標管理國家一級、河北省企業檔案目標管理六星級單位。
加強館藏建設,夯實服務基礎
館藏建設是檔案館的一項重點常規性工作,是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服務的基礎,因此,開灤檔案館立足企業實際,強化檔案意識,采取有力舉措,努力做好各門類各種載體檔案的征集工作,使館藏結構不斷得到豐富和優化。一是拓寬檔案資源收集范圍。按照國家、省、市關于檔案管理的文件精神和方針政策,加強檔案資源前端控制,嚴格界定檔案文件、資料歸檔范圍,做到應收盡收、應藏盡藏。在此基礎上,注重排查線索,加強企業的重點工作、重大活動的跟進和跟蹤,努力擴大檔案的征集范圍,比如,企業開展“精準扶貧工作”、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紀念建黨95周年系列活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工作內容,全部納入到征集范圍之內,使檔案館藏更加豐富,更加充實。二是開展檔案意識宣傳教育。積極向各類人員做好檔案宣傳,不斷強化企業職工的檔案意識,匯聚各方力量爭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通過召開專項會議、圖片展等形式,使廣大職工認識到檔案工作的重要性,檔案在企業發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舉行“檔案館開放日”活動,請廣大職工走進檔案館,宣傳檔案管理的專業知識,切身感受開灤老檔案的魅力,2010年以來,每年的接待量都超過500余人次,查閱檔案10000多卷(件)。以《開灤史鑒》《開灤煤礦志》《開灤歷史上的輝煌》《悲壯的回聲——紀念抗日戰爭70周年專輯》《震后開灤40年》等出版物的編輯、印發為依托,加大對廣大職工的宣傳教育,發揮了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普及知識的作用。三是加大常規檔案征集力度。在加強接收常規文書檔案、技術檔案、會計檔案等基礎上,強化各類非紅頭類文件的歸檔工作,特別是注重加強了黨委常委會議記錄本、會議類文件材料、資產重組與產權變動資料、職工管理類檔案及年度重大工作等專題檔案,以及報紙雜志、電子存儲器、證書牌匾、廢棄印章等特殊載體類檔案的歸檔工作,每年接收整理各類檔案12000多卷(件)。時任國家檔案局檔案干部教育中心副主任方鳴研究館員在視察開灤檔案館后,曾經給予高度評價,他指出:百年開灤歷史檔案,中國工業文化瑰寶。
推進科學管理,增強服務能力
檔案科學化管理是提升檔案服務企業的有效途徑,近年來,開灤檔案館圍繞檔案管理重點,不斷提升科學化管理水平。一是穩步開展科學管理考評體系。以企業檔案工作目標管理認定為主要抓手,建立健全了認定自測自評管理辦法,定期召開現場會、觀摩會,選樹示范單位范各莊礦業公司、呂家坨礦業公司等示范單位,以點帶面推動管理的科學化,參加認定的22個所屬單位中,6星單位1個,5星單位2個,4星單位9個,3星單位4個,2星單位6個,促進了整體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二是積極推進數字化檔案館建設。檔案數字化、信息化是檔案管理的發展方向。開灤檔案館全部館藏檔案資料以紙質檔案為主,建國前老檔案4萬多卷,自2008年開始,對重要歷史檔案全部實施了數字化轉換工程,使開灤檔案館數字化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OA系統與檔案綜合信息管理平臺無縫對接,檔案文件能夠在線歸檔,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電子文檔一體化。目前,開灤檔案館正在開展依托內部網絡,積極開展檔案“互聯網+”信息化課題研究,已經在唐山市檔案局立項,并將課題立項申請表報送河北省檔案局。三是全面加強自身隊伍建設。檔案工作者隊伍是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的關鍵,開灤檔案館通過召開專項研討會、舉辦培訓班、印發專項知識手冊等方式,定期組織全體檔案工作者開展專業學習,不斷提升綜合素質。在充分利用傳統方式方法的基礎上,還注重開發利用網絡、微信、微博等現代化手段,對檔案工作者進行一對一、一對多專項內容教學及培訓,既降低了成本,又強化了學習興趣。組織學習培訓只是手段,提升工作能力水平才是目的,積極選樹先進典型,通過評選先進工作者、歸檔和年鑒先進個人為載體,激發了檔案工作者比學趕超的積極性,集團公司檔案系統人才綜合素質得到明顯增強。
融入重點工作,提升服務效果
作為企業檔案館,必須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技術、改革發展、和諧穩定等工作內容緊密結合,融入到企業的重點工作之中,才能真正發揮檔案價值和作用。一是融入企業改革發展。針對煤化工、熱電、裝備制造、現代服務等產業的建設做大,從檔案管理角度積極提供服務。圍繞企業的重點項目建設,特別是文化旅游產業,在國家礦山公園、蒸汽機車觀光園、唐山第一個黨支部等項目建設的過程中,提供了大量佐證資料和實物檔案,推進了項目建設、豐富了展陳。此外,在井下煤炭開采上,通過查閱原始設計方案、歷史圖紙,為優化系統設計、挖掘煤炭儲量、降低開采成本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每年都為企業節省資金5000萬元以上。二是融入企業黨建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成為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一項重點內容,檔案系統圍繞基層黨組織建設、黨員隊伍管理、黨內重點工作等內容積極主動作為,特別是在一些圖片展、實物展覽、重點人物事跡宣傳等方面,提供了大量詳實的照片、文字材料。主動把黨委常委會記錄、中心組學習記錄等列為存檔資料,為加強和改進黨建工作保存了佐證材料。全程參與紀念建黨95周年系列活動、基層黨組織換屆等重點工作,一方面為工作的順利推進提供檔案參考,另一方面注意收集整理檔案資料,確保活動結束,材料入館。三是融入疑難問題解決。開灤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型國有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多,單位之間、地企之間、個人組織之間,地界房產、身份待遇、政策沿革等問題摻雜在一起,越是關鍵時刻,歷史檔案往往能夠發揮決定性作用。在香港回歸談判過程中,通過開灤提供詳細可靠的檔案館歷史資料,為中英一攬子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佐證。據測算,僅此一項,每年為企業挽回損失都在億元以上,較好地發揮了檔案的服務和支撐作用。
深化制度建設,落實服務保障
制度建設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認真貫徹上級文件精神,《檔案法》《檔案管理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河北省檔案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認真執行《企業檔案工作規范》和《國有企業文件材料歸檔辦法》等檔案規定。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以晉升河北省六星級單位為契機,落實企業檔案工作目標管理六星級認定標準,從嚴從細制定了4大類57項佐證材料,健全完善規章制度27條。加強安全防護,制定了檔案館領導假期值班,檔案員值日、巡視等制度,全面加強檔案館庫房的巡視檢查力度。舉辦防火知識講座,深入開展模擬演練,不斷提高檔案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緊密結合企業實際,制定出臺了重點項目、基建項目檔案管理辦法,制定下發了管理辦法、保管期限等政策性制度,進一步規范了開灤檔案管理。落實檔案人員工作職責,在服務軟實力上下功夫,保證檔案利用單位隨叫隨到,積極主動、文明禮貌,提供優質服務,在電話調卷、網絡調卷基礎上,平均每年接待查檔服務600多次,閱檔量保持在2500次以上。加大基礎投入,在企業生產經營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劃撥專項資金,配備了空調、加濕器、吸塵器、消毒柜、防火防盜對射報警裝置,購置安裝了庫房電子監控系統。按照國家管理規范,配備使用檔案盒、密集架、計算機、打印機、復印機等檔案保管及辦公設備,確保了檔案的妥善保存,為激發檔案服務職能奠定了基礎。
(作者單位: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