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幼兒園數學教育應注重啟蒙性、生活化,注重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讓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感受到其中的樂趣。而將數學知識融入游戲和運動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在操作中學,枯燥的數學知識就會變得有趣,簡單重復的練習也因游戲而變得生動起來,既可滿足幼兒的游戲和運動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數學教學目標。特別是小班的教學活動,將游戲運用到抽象、枯燥的數學教學中,孩子學得快樂,效果也好。
一、根據幼兒發展需要,創設適宜的教學環境
1.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數學教學活動
“數學不是教師強加給幼兒的概念,也不是記憶不完的知識,而是在生活的事件與材料中隱含著的事物屬性與關系。”如幼兒園里有“許多”玩具,有“許多”小朋友;每人都有1只“左”手,1只“右”手;排隊時讓他們去發現自己“前”面是誰,“后”面是誰。這些都為小班幼兒提供了有關數學的感性認識,讓小班幼兒逐步感知粗淺的數學知識。
每天分點心環節中,請幼兒當小組長,數清楚小組的人數后,再數相應的點心數,這樣,不僅鍛煉了孩子的責任感,也感知了5以內的數字。
吃午餐時讓幼兒數數碗里有幾樣菜,比比誰吃得“多”吃得“少”,誰吃得“快”吃得“慢”;吃完飯用毛巾擦嘴時,引導幼兒先將正方形毛巾展開擦臉,再將正方形對折成長方形擦嘴,最后再把長方形對折成正方形擦手;吃餅干的時候,遇到圓形、三角形以及正方形的餅干,可以讓幼兒互相找找,餅干的朋友在哪里;午睡時引導幼兒將衣服疊好放在床“上”,把鞋放在床“下”;數數自己穿了幾件衣服,幾條褲子等,讓幼兒在生活中自然鞏固相關數學知識。
2.在晨間、課外活動中融入數學教學活動
晨間活動和課外活動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如果能將數學活動融入其中,幼兒既鍛煉了身體,又鞏固了數學知識,寓教于樂,一舉兩得。
如我們自制體育器材,準備大小不一的飲料瓶,在瓶內裝上不同顏色的水,幼兒把它們當做小車拖拉比賽的同時,也可以根據顏色、大小分類組合進行比賽,培養合作意識的同時,知道分類的基本方法。
在玩戶外大型玩具的時候,引導幼兒觀察誰在前,誰在后;誰在滑梯上,誰在滑梯下,在開開心心的氣氛中,感知、了解方位的特征。
玩搖搖馬,讓幼兒知道大小不同的玩具,參與的人數也有多少的區別,初步感知大小和數量的聯系。
二、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引導幼兒學習數學
1.用直觀、形象的教具進行數學教學活動
小班幼兒由于年齡較小,不能保持長久的注意力,將可愛的小動物制作成幻燈片,依次出現,由此讓幼兒觀察規律,知道排列的方法,有的幼兒甚至還會自己創造出不同的排列規律,創造力被充分激發;結合書包的大小學習從大到小或者從小到大的排列,讓幼兒在這些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了解大小、先后的數學知識,培養幼兒觀察、分析的能力。區角口的小腳印的設置,幼兒進入區域的時候將鞋子脫放在腳印上,學會觀察,感受一一對應。集體活動中運用顏色鮮艷、物品豐富的教具,促使幼兒在學習的時候注意力集中,學習目標按時完成。
2.在創設的情境游戲中學習數學
《小花匠》活動中創設花園情境,幼兒當成花匠,根據花盆上的顏色和數量種進相應的花朵,在培養幼兒愛心的同時,也讓幼兒學會了配對。《小雞小鴨》活動中,幼兒頭戴相應頭飾,尋找自己的腳印,循著腳印去送東西,既鍛煉身體又鞏固了配對的含義。游戲《大氣球》、《大西瓜》,小伙伴組合的大圓圈氣球隨著“漏氣”、“打氣”而忽大忽小;將“西瓜”切成大塊、小塊……幼兒在熱鬧的氣氛中,輕松鞏固了對大小概念的認識。
角色游戲當醫生的時候,為了給“病人”配藥,小醫生根據藥瓶上的數字,自己制作藥丸;病人太多的時候,請病人坐在椅子上休息,數一數是病人多還是椅子多,培養幼兒排隊等待的規則意識,積累一一對應比多少的經驗。
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安排適當的教學內容
游戲的設計與選擇要切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是幼兒喜聞樂見的。小班幼兒好奇心強,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抓住幼兒這一心理特點進行教學。
在鞏固幼兒對圖形特征的感知上,我們準備了一個裝有圖形特征明顯的魔術袋,幼兒通過探索、猜測,好奇心被充分激發;用小動物過生日請客的情境,猜猜誰會來?會來幾個?感知數字的同時滿足了好奇心,對數字的認知也更深刻。
在教學中,教師應組織幼兒開展喜歡的游戲活動,提高他們的參與興趣。如利用學過的歌曲《找朋友》來練習配對,幼兒互相交換穿鞋子,邊唱歌邊去找鞋子朋友,幼兒配對的要求和方法掌握得很正確;幼兒“乘車”去旅游,在坐車的時候,幼兒知道自己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誰在誰的前面?誰在誰的后面?在熱鬧的氣氛中,學會了前后的方位知識。
此外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注意材料投放的層次性,以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針對個別幼兒對數字并不敏感的情況,將其吸引到區角,同樣的知識點用不同的方式來操作。“羊羊智斗大灰狼”,將兩種色紙按一定的規律粘貼成串,將大灰狼關起來;“大獅子的毛發”和“小刺猬運果子”,將夾子按一定的規律操作;“小手真漂亮”,將自制手涂上幾種顏色,幼兒把自制戒指按手指上顯示的顏色、點數進行配對;為瓶蓋找對應的瓶子學習“對應”;瓶子和瓶蓋數目不一致時學習“多、少”,瓶子和瓶蓋數目一致時學習“一樣多”;根據瓶子上的點數在瓶子里放豆子學習“按數取物”……就這樣,幼兒通過操作材料,充分發揮主動性,提高了數概念發展水平。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幼兒自主選擇合適的游戲,學起來也就沒那么難了。
總之,游戲在數學活動中的運用能夠更好地促進幼兒的認知發展,讓幼兒能夠自主、快樂地學習。通過這些游戲的開展,一方面,很好地鞏固了幼兒已有的數學知識,將其融入到幼兒的游戲生活甚至是現實生活中來,為幼兒提供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的機會。另一方面,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感受到數學知識作為一種工具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寓于幼兒感興趣的游戲中,使他們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