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曉
摘 要:隨著現代化科技的發展,智能電能表已經成為發展中的重點并且已經被電力企業廣泛應用,智能電能表在使用的過程中將資源的利用提高的同時還帶來許多好處。智能電能表較高的穩定性能夠保證家庭中電力使用過程中的安全,也因此智能電能表檢定檢測工作也受到廣泛的重視,文章以智能電能表檢定檢測方法為題,分別對電能表的特點以及系統中應用的優勢、使用現狀以及有效策略進行詳細分析,能夠在今后的檢測工作中提高效率的同時還能夠保證使用過程中的安全。
關鍵詞:智能電能表;檢定檢測;方法
中圖分類號:TM93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22-0077-02
前言
智能電能表在電網中占據主要位置,智能電能表是智能電網有效發展的體現,不論是在社會中,生活中還是其他環境中,智能電能表都是我國電網公司建設與電力使用的有效設施,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大量安裝智能電能表,這也對安裝技術有著較高的要求。就目前來看我國智能電能表檢定檢測過程中還存在一定問題,以下就是具體分析,以便在今后能夠在檢測過程中更加規范。
1 智能電能表的概述
智能電能表與傳統的電能表相比具備一定的優勢,智能電能表就是通信、測量數據等組成的新型電子設備,其主要功能是能夠計算點能量、處理相關數據、對電能的使用過程全程監控、自動控制以及將信息進行交流互動等,能夠在不同的地區以及不同的季節甚至是節假日休息的過程中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還能夠起到優化用電計劃等作用。智能電能表也具備記錄用電量、查詢電價、余額報告以及智能扣除電費的功能,智能電能表的高科技性能能夠避免很多以往用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例如,以往用戶常因為忘記交電費而出現停電的現象造成一定的損失,智能電能表的自動扣費功能成功解決這一問題,避免停電現象的同時還能夠保證電力系統的正常使用[1]。
2 智能電能表的主要特點
智能電能表在相關模塊的使用過程中其功能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智能電能表的主要構造是采用了ARM架構中的處理器芯片,在外部采用DMS設備。在程序設置過程中就可以采用人工計算的方式進行,利用人工計算的形式能夠更好地發揮其實用性能,更有利于促進多元化電網排除與維護工作地進行。智能電能表同時具備自動識別的功能,通過智能電能表的自動識別功能能夠與用戶的終端進行線路之間的連通,并且能夠根據其負載電壓、電量的讀取功能以及其他相關的信息將電量使用中的故障進行存檔,同時,智能電能表還具備在線檢測以及自動斷電等實用性的功能,從而對電壓過高而產生的事故起到預防以及降低事故發生率的作用,以此保證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
DMS就是常說的分布式電網管理系統,其主要作用是能夠將智能電能表進行自動化的安全管理,DMS系統的應用不僅能夠改善目前供電網絡的承載壓力,并且還能夠降低電力使用過程中事故的發生,保證人身安全。
DMS的出現還能夠使電表設備中各配件通過智能化網絡在檢測中運行,能夠幫助電力技術人員更早地發現電力配送過程中的隱患,并且還能夠準確分析電壓負荷故障的主要原因,能夠促進電表相關儀器的使用以及自動化管理,相關人員便可以到各戶進行電力系統中儀表電路的檢查工作,提高電力網的維護功能的同時還能夠降低投入的成本。
3 智能電能表在電力系統應用中的優勢
3.1 節約耗電量,故障檢測效率增高
智能電能表是由中心服務器以及用戶終端組成的,是新型網絡科技模式,具有使用額度上限提醒以及顯示電壓的功能。用戶在利用智能電能表的過程中就可以根據自身的要求進行用電量的調節,例如,在晚間用電期間用戶可以選擇低負荷用電模式,能夠達到省電目的,在用電處于低谷狀態時,居民便可以根據自身需要來調大用電量。在智能電能表的顯示器上,對電壓的電量、耗電情況、電價都會詳細的顯示,這樣用戶就能夠時時掌握自身的用電情況,避免耗損的情況發生。
智能電能表還具備與供電公司連接數據的功能,對用戶用電的負荷以及電力質量等相關信息都能夠傳輸到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在控制中心接收到信息后便可以根據相關的信息展開故障的排查工作,在發現故障后第一時間便可以組織維修人員到故障現場進行檢測與維護的工作,并且將其改造。通過更新改造后的智能電能表便可以顯示眾多信息,居民便可以利用自身的IC卡獲取相應的信息,以此提高工作人員電力事故排查的效率,減少事故發生的同時還能夠保證人員的安全[2]。
3.2 改善繳費流程,提高系統運作能力
智能電能表在繳費的功能上也有所提高,就目前來看居民的耗電量較大,也有大多數居民由于個人原因無法到相關繳費單位進行繳費,因此就會出現停電的情況,造成相應的損失。智能電能表中自動繳費的功能解決此類現象,當居民電費余額不足時智能電能表便會提示,而用戶能夠及時發現并且進行繳費,還可以采用在線繳費的方式進行繳費,將IC卡插入并且按照相關提示進行操作,就能夠完成在線繳費,智能電能表就能夠根據繳費的金額進行扣除,以此更新余額,此功能為居民提供有效的自動繳費系統的同時還能夠杜絕停電現象的發生。
4 智能電能表檢測現狀
智能電能表現代檢測現狀主要體現在:(1)直觀檢查以及通電檢查;(2)基本檢定項目;(3)多功能實驗;(4)密鑰下裝;(5)遠程控制費用。以下就是對五點具體分析。
單相智能電表在檢定時應當先對外觀的標志進行檢查,其次檢查電表的完整度,液晶屏以及字符的完整度,在通電檢查的過程中要對錯誤代碼進行了解,以便在出現故障時及時解決。
在基本檢定的過程中,應當先對基本的誤差進行測定,并且對其電壓以及報警裝置進行檢查,電流回路情況以及電流插針都要重點進行檢查,在基本檢定進行的過程中應當關閉電源進行檢查以免出現報警的現象。在保證開路以及檢定裝置完好的前提下進行通電觀察設備的反應,造成設備無反應的主要問題是電流焊接過程中出現斷開的現象,電壓電阻斷開,以及脈沖線損壞,電表中主件燒毀。在啟動檢定的過程中要對額定電壓以及頻率進行檢查,在試驗檢查的過程中則應注意電能表施加電壓后的表現,在檢查的過程中,應當嚴格按照相關的標準來控制其誤差[3]。
在測試過程中不合格的通訊情況發生時,應當對插孔以及脫焊的現象進行纖細檢查,造成通訊情況的主要原因還有波特率。
在檢查秘鑰下裝的過程中對加密狗的可靠連接度進行檢查,并且對器系統服務器也要進行嚴密的檢查。
遠程控費不合格或是智能電表出現合閘問題,都是由電表合閘控制故障而造成的。
5 智能電能表檢定檢測方法
5.1 提高計量頻率有利于檢測調節
智能電能表采用的是內置處理芯片與外部裝置相結合的形式,操作程序較為復雜,因此計量頻率調節就尤為重要,在調節標準額度較低的頻率時,電抗增大的同時處理器的內核也隨之增大,從而智能電能表的過濾性能就能夠發揮出來,相關技術人員要對用戶電表使用過程中的溫度進行調節,從而保證整個電力的運行[4]。
5.2 不斷加強雙向通訊功能
雙向通訊功能主要是智能電能表以及控制中心之間的數據交換功能,對無線以及有線數據相關技術人員都要進行動態檢查,在檢查的過程中要注意電和磁感應的檢查,對振幅脈沖要進行調節工作,雙向通訊功能與傳輸率相比要求較高,要求對通訊協議進行編寫以及重新設置,以此能夠保障雙向通訊功能的效率,同時也能夠保障與控制中心的信息交流。
5.3 增強軟件程序的適配性能
對于智能電能表來說硬件程序是程序擴展的關鍵,而智能電能表中軟件程序才是保證整個系統運行的關鍵。在智能電能表的使用過程中,相關技術人員應當對整個軟件程序的運行精度以及安全性能進行全面的檢測與排查工作,對軟件程序中的調節程序、查詢程序、電價比對程序以及故障檢測程序都要進行及時的更新以及調節,并且能夠將相關程序為使用用戶做詳細的介紹以及解釋,從而能夠使用戶在使用的過程中對程序深入的了解,對其功能能夠深入的掌握,以此在使用的過程中才能夠對智能電能表中的軟件程序熟練的使用,以此滿足自身的需求同時還能夠提高對智能電能表應用率。
6 結束語
總而言之,智能電能表作為我國科技發展的重點,在今后的檢測檢定工作中要以提高計量頻率、不斷加強雙向通訊功能、增強軟件程序的適配性能為目標不斷優化智能電能表的性能,能夠將智能電能表節約耗電量故障檢測效率增高、改善繳費流程提高系統運作能力的優勢在使用過程中發揮出來,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還能夠保證其使用的安全,以此促進我國現代化科技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付金彥,邵丕彥,于寧,等.關于智能電能表電流采樣回路新檢測方法的研究[J].電測與儀表,2016(S1):19-22.
[2]彭立軍.電能表自動化檢定掛表與接線狀態檢測系統研發[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6.
[3]曾世杰,曾世 ,金學明.關于對智能電能表卡座接觸電阻檢測方法的研究[J].電氣應用,2015(22):77-81.
[4]朱中文,周韶園.智能電能表的概念、標準化和檢測方法初探[J].電測與儀表,2016(06):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