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娟
[摘 要]小學語文課本閱讀是進行寫作訓練的重要材料,在教學實踐中必須加強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訓練,并采取相應的策略:通過閱讀促進寫作,通過閱讀文本教給自學的方法,提高學生寫作水,通過引導學生學會運用修辭手法譴詞造句,教會學生進行片斷描寫,讓學生學會仿寫,并加強學生寫作訓練,在閱讀教學中重視對學生寫作方法的指導,教會學生合理地布局謀篇 。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方法;寫作指導
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有著重要的作用。老師加強閱讀教學與寫作訓練。文章針對這種情況,提出了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的策略,希望能夠引起語文教學的重視,能夠對教學實際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閱讀教學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很多小學生害怕寫作,作文條理不清,結構混亂,往往還有很多的錯別字,這是學生的閱讀量少、知識面狹窄造成的。為了更好地進行寫作訓練,教師要做好備課工作,合理設計作文訓練內容,適當降低寫作難度,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選擇身邊熟悉的人物進行寫作訓練。采用這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又能夠在寫作中運用學過的成語、諺語、歇后語、古詩和名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閱讀教學促進寫作能力,為學生寫作引路
要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堂上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學。我要求學生查字典,解決字、詞、句、篇的一些問題,閱讀相關的課外書,補充一些必要的知識。還讓他們自已去分析課文,理解課文,提出問題,再從反復的讀書中回答自己提出問題,讓學生主動地、自覺地看書,積極動腦思考,在課堂上,教師要適當加以引導,扶一扶,讓其通過自學解決。
三、閱讀文本教給自學的方法,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為了提高學生的自學的能力,教師必須在閱讀教學中把自學的方法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手執鑰匙,去打開語文的知識大門,讀懂各類文章。如《少年閏土》一文的教學,我設計了多種練習,讓學生邊讀邊想邊做練習,通過外貌看特點,理解語言知特點,分析動作抓特點,體會心理明特點,對比之中想特點,最后歸納出:閏土是個知識豐富、聰明能干,勇敢、機智的農村少年。在此基礎上及時引導學生歸納讀寫人文章時,抓住人物特點的方法: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來抓住人物的特點。除了教會學生對不同的課文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外,還教學生通過對重點詞或重點段落的理解來理解文章內容,還教會學生給文章分段,概括段意,歸納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等。我常常選擇不同類型的短文,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方法,去自學,讀懂短文,在班里還積極開展課外閱讀,定期交流學習經驗,使同學們能互相學習,通過長期反復實踐,使學生逐步形成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寫作能力。
四、 閱讀教學教會學生進行片斷描寫
常常聽到有老師埋怨學生寫作文“沒內容”“空洞無物”“不生動,不具體”,歸根到底,這責任在教師:學生是“學習者”,如果作為“引導者”的教師沒有正確引導,那么學生又怎能學會呢?學生寫作言之無物,不生動不具體,是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沒有“引”到位的緣故。所以,閱讀教學要與作文表達緊緊聯系起來,才能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1.進行場面描寫。小學高年級應注重片斷的描寫,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學生往往寫不好場面描寫。比如,比賽場面是學生常見的,但讓他們把所見過的精彩場面描寫下來。教材《我的舞臺》在場面描寫上很有特點,學習《我的舞臺》時,教師應注意讓學生找出“我”練功的動作:翻過來、啁過去、立起來、橫過去、抻、拉、壓、拽等,然后再讓學生將這些詞所在的段落讀一讀,體會這些連續的動作妙用,讓學生根據文中的動作描寫演示一遍,使他們體會到片斷描寫就是將自己或別人的動作連續描寫出來,接著再讓他們說一說自己經歷過或見過的場面,注意用上連續的表示動作的詞,再引導學生將進行這些動作時的神態或語言、心理活動描寫下來,這樣,場面描寫就生動了,作文就不會空洞無物了。
2.人物描寫。寫人或寫事的作文當中總少不了要進行人物的描寫。所以,閱讀教學中教師還需要重點引導學生進行適當的人物描寫。人物的描寫中有外貌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活動描寫等等。語文教材中人物的描寫比比皆是,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讓學生學會進行人物描寫,這對于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3.仿寫段落。在閱讀教學中,可以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征、興趣愛好等,選擇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緊密的段落進行仿寫。例如,在《鵝》《貓》這兩篇課文中,都有描寫鵝和貓的外形特點的句子,并在不同的自然段中出現。學完課文之后,可以利用這些句子對學生進行訓練,按照由整體到部分的順序認識外形,掌握描寫動物外形特點的方法。然后讓學生利用這種方法選擇自己喜愛的動物,進行段落寫作訓練。
五、閱讀教學加強對學生寫作方法的指導和訓練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現實中的語文教學現狀卻是課文閱讀與講解和寫作訓練分離。學生學了那么多文質兼美的課文,讀過了那么多好詞佳句,寫起作文來卻無話可說。因此,整合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使學生從閱讀中吸取寫作的營養,探索小學語文教學的新路子已勢在必行。
六、 閱讀教學教會學生合理地布局謀篇
學生積累了一定的詞句與描寫方法后,就要將它們放到適當的篇幅當中,讓它表達一定的意思,將作者的想法完整地表達出來,這才能成為一篇好文章。所以,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還要注意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篇章上的表達方法,教會學生合理地布局謀篇,把自己想要說的話明確地、有條理地表達出來。一般來說,“總分”“分總”“總分總”的結構是小學生作文中最常用的。寫作時按一定順序寫也是明確表達的方式,可以按時間、空間方位變化的順序寫,也可以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還可以按事物的不同方面來寫;可以順敘,也可以倒敘……總之,只有合理地安排才能將所選的材料明確有序地表現出來,才能將自己的話文從字順地表達出來,從而達到習作的目的。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學工作者必須對此加以重視,轉變思想觀念,采取寫作訓練策略,加強對學生寫作方法和寫作技能的訓練,進一步增強閱讀教學效果和寫作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