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瑩珠
從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來看,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功心態,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學會與別人合作的方法,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對于小學低段孩子來說,合作教學的過程是比較困難的,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良好的合作教學環境,根據合作學習的內容和方法,促進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技能和行為習慣,培養勇于探索、創新的精神。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說說小組合作教學中的內容選擇和評價引導:
一、小組合作教學中內容的選擇
小組合作是音樂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但并不是所有的學習內容都需要合作學習,特別對于低年級段的學生,教師要根據教材的目標、教學重難點,有選擇性地、有針對性地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把那些有價值性、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1.表演性活動內容
低年級學生具有模仿性強、愛表現、愛展示的特點,當他們理解和熟悉一首歌曲后,可以嘗試選擇歌曲內容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結合小組合作學習展開想象用肢體語言、人體樂器、打擊樂器等進行合作表演,更好地來表現歌曲內涵。
例如在一年級教學歌曲《小雨沙沙》中,通過音樂游戲和藝術表演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表現力,教師提供給學生多種打擊樂器,出示節奏譜,讓學生們親自試一試。組織學生根據愛好分組合作進行設計節奏選擇樂器演奏,討論編創小雨和種子的組合舞蹈。最后有歌唱組、樂器組、舞蹈組進行了組合表演。
2.創作性活動內容
為發展低年級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增強創作意識,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有意識的融入相關創作性內容設計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相互啟發、相互協作,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針對二年級欣賞課《龜兔賽跑》。在學生充分理解樂曲內容及音樂表現形象后,設計讓學生分組討論音樂劇的再度創作。通過教師提示:經過這次比賽以后,音樂中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孩子們的想象力都很豐富、通過激烈的討論最后創作并表演了各自有創意的音樂情景劇。小組中有朗讀創編故事內容的、有扮演美麗大森林景物(樹木、小橋、房子、花兒┄┄)有扮演烏龜和兔子的。還有小組選擇一些打擊樂器表現烏龜和兔子比賽時的情景音樂。
二、制作性活動內容
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動手、動腦的制作活動,不但可以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還有利于學生發展學生的想象思維。
在二年級《在歡樂的節日里》一課中,我創設了節日情景,讓學生選用適當的節奏和樂器為歌曲表演伴奏,增加節日的氣氛。同時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分組討論來探索利用哪些些材料可以制作簡易樂器。課后,學生收集生活中的可樂瓶、沙子、食品盒蓋、啤酒瓶蓋、鉛絲等廢舊材料,各組分別展開討論和制作。有的小組用鉛絲把啤酒瓶蓋穿成一串制作成打擊樂器串鈴,有的小組更有創意把餅干鐵盒蓋四周鉆上四個空,用鐵絲裝上啤酒瓶蓋制成了打擊樂鈴鼓,搖起來還挺清脆的。還有的小組把沙子裝進易拉罐搖幾下成了沙球了┅┅在學生們動手合作的探索過程中一件件自制打擊樂順利完成了。
三、 小組合作教學中評價的引導
教學評價是整個教學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評價機制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行為方式,良好的評價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合作意識以及學習能力和品質,啟迪和培養學生的音樂靈性,從而更有效的促進每一位學生的音樂技能發展。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方式應有它的準確性、恰當性、有效性。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要注重學生主體作用,同時不能忽視小組評價的借鑒作用。評價時可以遵循以下三點:
1.激勵
對學生之間合作學習的評價,以激勵為主,使學生更積極主動的學習,激發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有效地合作學習。對合作學習的評價,要以小組評價為主,評價合作學習小組的學習質量和數量,評價合作學習小組的合作過程和效果,并對有效合作、成功合作的小組進行表揚和獎勵,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成小組之間的競爭,從而認識到相互合作、共同進步的意義。但教師應適當關注小組成員,對于小組中的閃光點,應及時給予表揚,對一些平時不主動參與的同學偶爾的好表現進行及時的表揚,激勵他們將偶爾變成經常。例如,讓每個小組自制一張由組名和組員姓名構成的幾點卡,張貼在教室的墻上。每次小組活動后由教師或學生對活動進行客觀的評價,給予獎章,每個小組的組長可以根據活動中每個同學參與的情況給或不給獎章,這樣一來可以督促小組活動時每個隊員的積極參與活動,管理機制也得到了保障。
2.民主
對于合作學習的評價,要以小組評價為主,評價合作學習小組學習過程的團隊精神,評價合作學習小組合作過程的認真程度,評價合作學習小組的演出質量,并對團結合作,成功合作的小組進行表揚和獎勵。這不僅把學生之間個人競爭轉變成小組之間的競爭,也讓學生初步認識到互相合作,共同進步的意義。
3.多元
每個合作探究活動結束時,由小組長組織小組員進行自評、互評,教師再對每個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學生評價的重點應放在自我發展的縱向比較上,以描述性評價和鼓勵性評價為主。評價過程中不僅重視學生在音樂體驗中所用的方法和所獲得的體驗,更重視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包括對學生的音樂興趣愛好、情感反應、參與態度、交流合作、探究創編能力、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等。
實踐證明,小組合作學習在音樂課堂中的效果是明顯的,在我們的教學中有著不可否認的作用和意義。但是,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它既是一個實際操作的問題,也是一個理論的問題,學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掌握的,需要長期的訓練;另一方面,我們應該認真審視小組合作的價值,合作只是一種刺激學生學習的方法,不能做我們的根本目的。不喜歡音樂的學生對音樂也感興趣了,不敢放聲的學生也敢于嘗試了,喜歡音樂的學生則有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了,這樣的合作,才是有效的,才能真正的使我們的音樂課堂煥發出新的活力。
小組合作在音樂實踐活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孩子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通過學會合作讓低年級孩子就能體驗到快樂與自信也是教師所追求的。只是該如何在音樂實踐中更好的運用它,有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進一步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