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個體的學生是截然不同的,其中因性別差異導致不同學習效果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本次個案研究重點探討在英語教學中如何針對兩名男女學生的差異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積極引導其發揮各自所長以達到共同進步的最終目標。
[關鍵詞]男女學生;學習差異;個案研究
男女學生在英語學習這方面的差異不僅存在而且還很普遍。謝偉鋒(2008)提到男女在語言使用過程中存在著差異,這些差異不僅受到男女生理性別的影響,而且更多受到男女在一定社會文化背景成長過程中所形成的社會性別的影響。針對性別差異的看法,毛齊明(2005)論述到學生的智力和成績與性別關系不大,性別與性格不一定存在對應關系,教師應該在對學生性格特征進行正確把我的基礎上,施以科學的因“性”施教,解放人性,張揚個性。
一、前期研究:
1.研究背景
在暑假一對一教學輔導的兩個月中,筆者接觸到的學生分別是來自南充市白塔中學的尹卓(男,14歲,七年級下學期參加2016年南充市期末統一考試中得了67分)以及高坪中學的趙鑫(女,14歲,七年級下學期參加2016年南充市期末統一考試中得了65分)。在前一個月里,筆者對兩名學生采取的是一模一樣的策略進行教學輔導。但是通過其課后作業完成情況的反饋,筆者了解到兩名學生易錯的知識點是千差萬別的。筆者對此提出疑問,男女學生在學習英語這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嗎?
2.課后調研
蔡厚德(1995)闡述到一般女性在言語流暢性、發音速度和語法等言語技能方面優于男性,而男性則在包括迷津測驗、圖形匹配、積木設計測試、心理旋轉和機械能力等視覺空間技能方面優于女性。再者,李娟(2012)提到男女生在初中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差異是由于興趣、學習動機以及學習策略的不同所造成的。具體表現為男生屬于自學性學習者,興趣較為廣泛,好奇心強,喜歡探索以及英語學習缺乏熱情;相比較之下,女生屬于合作性學習者,對感性的人文知識較感興趣,英語學習上的內在動機較強烈。
二、研究問題
根據資料查找的結果及成因分析,筆者確定本次個案研究的問題分別是:
1.男女生英語學習存在哪方面的差異?
2.針對這些差異,應分別采取哪些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消除英語學習焦慮達到提升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
三、方案制定、實施及調整
通過課堂觀摩,筆者可發現尹卓(男)對于知識點的理解以及習得能力較好;上課時遇到不懂或是不清楚的講解時喜歡提出自己的疑問;比較擅長短時記憶,不喜歡記憶與積累相應的語法知識點以及單詞。相反,趙鑫(女)對于知識點的理解以及習得能力較差,需要不斷地給其重述重要知識點;上課時較沉默;擅長長時記憶,在后期學習中對于知識點以及單詞的掌握程度較好。再者,通過對課后的作業的分析,筆者可認識到兩名學生在閱讀以及寫作方面得分相對一致,差別較大的是,尹卓(男)在單詞拼寫和語法方面的題型得分較少;而趙鑫(女)易錯題型集中在完型填空、情景方面和猜詞義的選擇題這幾方面。
為了找到上述問題的原因,筆者在征得尹卓以及趙鑫父母的許可后,分別與這兩名學生進行了深度訪談。這次訪談結束過后,筆者深刻地了解到尹卓(男)認為在填鴨式教學方式下的英語教學很枯燥;與此同時,趙鑫(女)則喜歡較被動地接受筆者所講授的知識點。在結合兩名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與教學進展的基礎上,筆者制定了相應的改善措施。
對于尹卓(男)這位學生,筆者在講授的過程中最主要采用的引導發現教學法。在語法知識點方面,筆者讓尹卓(男)自主來發現英語的知識點以及思考理解困難句型;在單詞方面,因其記憶單詞效率低下,筆者規定15分鐘內快速背誦一單元內單詞的中文意思以及正確的拼寫順序,隨后會進行重點單詞以及短語的聽寫練習;在次日的復習課上,筆者會讓其充當小教師的角色來講解昨日已講授過的知識點以及易錯點以達到激發其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筆者會在一個單元講解結束后會對已學過的時態以及重要短語句型再進行一遍復述。
相對而言,筆者在給趙鑫(女)講授的過程中最主要的是應用了較為傳統的教學法。筆者一邊講解,其一邊認真做筆記并當堂消化所有的知識點;在做相應習題鞏固時,筆者會把其易錯題目所考的知識點進行重復講解,并會讓其根據自己的學習以及生活經驗進行造句練習以到達提高她學習英語積極性的目的;在單詞方面,因其自覺性較好,筆者布置其課后再進行記憶,次日再對其進行聽寫以及檢查;在次日的復習課上,筆者會把昨日已學過的知識點重新快速地對其再梳理以及講解一遍來加深其記憶;而且,筆者會在整本教材講解結束后才會對已學過的時態以及重要短語句型再進行一遍復述。
通過對后一個月中作業完成情況的分析,筆者發現兩名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成效都有了明顯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兩名學生都能在自己不擅長的題型部分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最后的兩次測驗中(試題來源于2014年以及2015年七年級下學期南充市期末統一考試),兩名學生的成績都得到了95分左右,這相比之前的成績足以表明兩名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獲取了明顯的進步與提升。
四、反思
總體來看,筆者對男女學生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后,教學效果的確得到了保障。在本次個案研究中,筆者在意識到男女學生在學習英語方面存在著差異后,及時對其進行因性施教。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果。但是,這只是個小型的個案研究,這種教學方法是否適用于大班教學中還是不確定的。對于大班教學中初中甚至是高中男女學生英語學習存在差異這一問題,筆者認為是值得得到教師們的關注的。
參考文獻:
[1]謝偉鋒.男女使用語言差異的社會語言學及后現代性分析[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7期.
[2]毛齊明.因性施教的反思[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第09期.
[3]蔡德厚.性別與大腦兩半球機能優勢—兩耳分聽漢字單字詞優勢耳結果的性別差異比較[J].南京師范大學報,1995年第2期.
[4]李娟.初中英語學習中男女差異的原因及改進措施[J].素質教育,2012年4月第04期.
作者簡介:鄒嘉麗(1993-),女,漢族,廣東省湛江市,碩士研究生在讀,西華師范大學,學科教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