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澤龍+馬國清++田玲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7.14.225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電力負荷率逐年上升,也促進了配電網絡規模的不斷擴大。隨著配電網絡故障引起的安全事故的頻發,給配電網絡的安全管理增加了極大的壓力。但是影響配電網安全的因素又錯綜復雜,所以急需利用科學的有效手段對風險進行預測和分析,并進行直觀的判斷。該文基于風險識別這一概念,簡述了風險識別的含義,并簡單羅列了風險識別的幾種方法。并通過對影響配電網安全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基于風險識別的配電網安全管理的措施。
關鍵詞:風險識別 含義 方法 影響因素 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5(b)-0225-02
1 風險識別的含義及方法
1.1 風險識別的含義
安全管理的前提和技術就是利用感官認識和實際的經驗積累,依靠電力專業知識對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從而對隱藏的風險進行預測和識別。風險一般包括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所謂內部風險一般是指由操作失誤帶來的風險,也包括管理風險。人力是內部風險最關鍵的因素。外部風險大都指自然破壞、環境破壞以及人為破壞等。
1.2 風險識別的方法
(1)頭腦風暴法。
這種方法適用于對風險識別沒有思路和進展時,利用發散性思維解決問題的創新型方案。首先需要羅列許多看似無關的卻發生在事故周圍的現象,通過總結分析歸納出影響事故發生的時間,并通過分析討論,找出其中的必然聯系。一般會通過開會的形式進行。
(2)故障分析法。
故障分析法是用事件代表符號、邏輯門的符號和轉移符號描述整個故障中的所有事件的因果,最后繪制成倒立的樹狀分析圖。故障圖完成后,利用其確定故障的起因并消除引起故障發生的因素并采取措施糾正。
(3)數據統計法。
統計分析法其實就是利用原有的數據積累,對相關事故發生地方概率進行統計分析。并且也對故障發生的原因進行整理,計算出風險原因的發生概率,最后分析出概率發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4)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是通過因果圖有效的表現出來的。與頭腦風暴法有一定的聯系。在尋找事故發生原因的時候,利用頭腦風暴法找到影響因素,按照中間的關聯形成因果圖,從而進一步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更加直觀醒目、條理分明。
2 影響配電網運行安全的因素
影響配電網運行安全的因素可以從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兩種地理位置進行分析。
2.1 發達地區影響配電網安全運行的因素
(1)發達地區影響配電網安全運行的因素主要與當地的環境、土地、設備等方面,一下進行具體分析。
(2)環境影響。發達地區的人口和產業一般都比較密集,導致電能的消耗很大,這種消耗程度無疑增加了環境的污染指數,嚴重影響了配電網設備,比如絕緣電纜的正常使用。容易造成陰雨天線路閃絡等事故。
(3)土地影響。發達地區人口和產業的密集造成裸露土地面積數量的不足,對配電網線路設計和布局產生了產生了負面影響,降低了配電網絡對外力因素的免疫能力,加重了被外力破壞了概率。
(4)供電可靠性影響。發達地區用電量和用電的連續性要求很高,導致運行中的供電設備不能輕易的停機檢修。檢修和隱患排查不及時導致所處環境不利的設備都有很嚴重的爬電現象,有很大的潛在危險。
(5)設備影響。發達地區一般都使用芯片構成的高技術設備,這些新設備對環境的要求很高,一旦環境惡劣,容易導致事故頻發。
(6)人為影響。發達地區電網覆蓋率大,供電設備數目較多。會使一些有心人關注到利益點,采購不合格的設備,給整個配電網絡帶來隱患。
2.2 欠發達地區影響配電網運行安全的因素
欠發達地區的配電網絡相對比較簡單,影響因素也不是很復雜。主要是經濟和地理環境的影響較大。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比較慢,電力設備的技術更新也比較慢。設備過于陳舊,易引發事故。并且因為地域遼闊,會影響電壓的質量和供電的可靠性。
3 基于風險識別的配電網運行的安全管理措施
配電網的運行存在著一定的危險,而且不能長時間的多次停機。所以我們必須積極的進行風險識別,采取配電網安全管理措施,促進配電網絡的安全運行。
3.1 風險預測
做好配電網安全管理的前提就是做好科學的預測,在項目開工前或者在工作進行中根據經驗和運行情況進行風險預測并積極通過更改方案或者更換設備等方式來避開風險。
3.2 對配電網絡實施自動化管理
積極的將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到配電網安全管理中來,自動化管理會是配電網運行管理的一大方向。電力企業應該將通訊技術、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等聯系起來形成自動化管理系統。實現對配電網的結構、故障信息等進行實時監控和定位檢測,實現現代化管理,促進配電網絡安全穩定經濟的運行。
3.3 優化配電網絡的運行方式
電力公司管理人員和用電管理人員一般都會有這樣的概念,如果保證了配電網絡的絕對安全,一定會增加大量的成本。所以,如果我們通過機選,既保證了配電網絡的安全性又控制了運行成本會刺激到相關企業的安全意識。對電網運行方式進行分析計算,合理的預測電網負荷的大小從而科學的確定配電網絡的運行方式,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費,達到節能的效果。這也要求在生產管理過程中一定要有詳細的數據統計和管理計劃。分析人員也要以日為單位進行統計和計算,做出最優方案。
3.4 模糊綜合評判
影響配電網安全運行的因素的模糊性比較強,對此很難進行風險的判斷,因此可以引進模糊綜合評判模型來進行風險管理。
羅列因素集(如表1):
U={u1,u2,u3,u4,u5}
評價因素集(如表2):
V={V1、V2、V3、V4、V5};Vi(i=1,2,...,5)
對于某條具體的配電網絡或者線路,召集不同的專家進行風險評估,會得到以下矩陣:
其中,rij是指對風險影響因素ui進行風險綜合判斷為Vj的人數所占所有專家的人數。
模糊計算:B=A·R
A為各影響因素對各評價的估計的權重分析:A=(0.2,0.1,0.3,0.2,0.2)[1]。
其B值的大小反映了風險因子的綜合測評結果。這個數值結果可以作為實際安全管理的決策依據。
4 結語
配電網的安全管理是否到位,不僅影響了國民經濟,也對用戶的人身安全至關重要。所以,做好配電網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我們面臨的極大的挑戰。配電網在運行時面對的風險因素之多讓我們應接不暇,所以我們更應該加大識別力度,利用科學方法,確定風險來源和潛在風險,確保配電網絡的安全經濟的運行。
參考文獻
[1] 邵霖.10 kV配電網設備安全運行中存在的問題與防范措施[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26):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