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兵
摘 要:針對微課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中的教學實效性展開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同時結合經驗總結出了幾點可行性較高的教學建議,其中包括利用微課來助力課前預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利用微課來優化情境,增強課堂互動性以及利用微課來明確目標,突出課程重心等。
關鍵詞:微課視頻;初中課程;思想品德
如今,伴隨著信息技術在我國教育領域中的深入應用,我們已經正式進入了“微時代”中,各種各樣的“微事物”如同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例如微信、微博、微客以及微電影等,它們的出現讓信息傳播變得更加快捷且高效。縱觀我國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現狀來看,通過將微課應用到教學領域中,不僅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降低教學難度,提高教學效率。
微課所指的即為利用短小的視頻來將教學內容呈現給學生,可被用于課前預習、課中輔導以及課后復習等各個學習階段。由于微課視頻的時長在五分鐘以內,因此能夠向學生呈現出集中的知識點,強化思想品德課程在學生腦海中的印象。
一、利用微課來助力課前預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前預習是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系統化的自學活動,學生能夠初步掌握新課程的學習內容,從而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前預習會經歷如下幾個階段: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研究問題—總結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學習積極性都會得到全面提高,從根本上發揮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例如,在教授《人與大自然的不和諧之音》這一課程時,教育者就可以通過制作微課視頻來幫助學生了解預習重點。為了能夠讓人們對大自然產生應有的畏懼之心,協調好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政府相繼推出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諸如堅持貫徹可持續發展方針、制定環境保護策略以及合理運用現有資源等。當學生通過微課視頻了解到此堂課程的學習重點后,教育者就可以隨機提出如下的四點預習任務:第一,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行為有哪些?第二,這些破壞行為會帶來怎樣的危害?第三,導致這些行為出現的因素有哪些?第四,應該怎樣制止這些行為的發生?通過這次預習活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不僅能夠讓他們將生活中的素材巧妙地應用到課堂中,而且還可以引導學生對社會現象展開客觀的評價,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與思考能力。
二、利用微課來優化情境,增強課堂互動性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媒體資源來說,是優化課程情境的主要元素,并且能夠為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營造良好的氛圍。基于此,教育者要結合課程內容來為學生設計真實的微課教學資源,并且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引入真實的教學元素,以此來讓學生全方位地融入教學情境中,全面增強思想品德課程的互動性。
例如,在教授《善用法律保護自己》時,教育者就可以通過微課資源來應用活動式教學法,引導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熟練掌握學習要素。其中,教育者可以根據課程中的“求助有路”“敢打官司”以及“善于斗爭”這三個不同的教學場景來合理運用微課資源。首先,教育者可以在網絡中下載一些學生家訪的視頻,帶領學生一同觀看視頻內容后再結合教材中的案例展開小組討論;其次,教育者還要讓學生列舉出一些身邊所發生過的真實事例,并向其他同學介紹一下此件事例的解決方法;最后,教育者要利用微課視頻教給學生正確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方法。
不難看出,通過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中創設生活性的微課教學情境,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準確地理解教材中的教學重點,另
一方面還可以讓思想品德課程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從而達到增強學生探究意識的作用。
三、利用微課來明確目標,突出課程重心
縱觀我國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現狀來看,絕大多數的教育者都能夠積極地應用微課資源,但是在大部分的課程教學時間里仍然以課本知識為主。由于思想品德課程具有較強的德育性、人文性以及實踐性特點,因此如果微課資源不能夠突出上文中所提到的幾點特征,那么則無法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思想品德教育者在設計微課內容時需要牢牢把握住學科的教學性質,圍繞課程的教學目標來重點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例如,在教授《計劃生育與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時,此節課主要教授的是我國現行的計劃生育與環境保護政策,教育者可以將我國的人口特點與經濟發展現狀作為切入點,分別制作出多個簡短的微課視頻。此外,教育者還要在課中引入一些諸如一對夫婦可享受二胎開放政策等當前的熱點話題,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參與熱情,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思想品德課程的應用
價值。
參考文獻:
[1]敬樹超.讓微課助力思想品德教學[J].新課程,2015(6):31-32.
[2]譚茂林.激活初中思想品德課堂的一些嘗試和探討[J].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16.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