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祥
摘 要:新時代的發展,為我國的教育帶來了新的課程改革。新課改的要求,為語文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教學目標。初中語文作為學生素質教育的基礎學科之一,它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有著大量的應用,初中語文教育對于提高學生生活質量、提高學生語文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如何開展教育工作呢?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建議
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目的
初中語文的課程目標,是教師在作為其進行教學的主陣地的課堂上,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社會主義思想道德,使其形成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讓學生認識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傳承民族文化的精髓;激發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幫助學生形成主動探究的能力;使學生的多項語文能力能夠獲得發展;教會學生使用常用的工具書,是學生具備搜集和處理語文信息的能力。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
1.傳統教育方式的消極影響依然存在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在語文課堂上充分發揮自己的師者作用,是采取一種“填鴨式”教學的方式,將大量的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期望能夠通過不斷的、多次的講授,使學生能夠得到充分的學習。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將學生視為一個接受知識的“容器”,視為一個沒有自我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的個體,這忽視了學生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主觀能動作用。
2.重視理論知識忽視實踐的作用
教學條件的有限性,導致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法充分發揮作用。在應試教育的消極影響之下,大多數語文教師為了大規模提高教學質量,只能依靠繁瑣的知識講解和大量的題海戰術,來完成升學率的目標。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學習的時間,被語文教師用來進行知識的講授,達到一種“從課文到訓練,從訓練到課文”的“無縫連接”,使學生在課堂之上只接受到理論的知識,而對實踐有所忽視,導致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無法在課堂上得以實現。這樣的語文教學,導致學生的實踐活動僅能夠在課后進行,最終導致學生出現理論學習和實踐運用的不均衡。
三、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建議
1.利用變革開展教學
為消除傳統教育方式的影響,初中語文教師應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對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不斷的革新,從而在符合時代進步潮流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更佳的學習體驗。新課改要求,一線教師要對教學方式進行革新,要求課堂教學要圍繞學生來開展工作,讓學生能夠在課堂這一學習的主陣地充分獲得應學的知識。為應對這一要求,新的教學方式——合作探究學習應運而生,這種方式將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進行了充分的發揮,教師在課堂中僅需發揮引導者的作用,指引學生根據相關問題進行新知的探索,剩下的時間全部交予學生進行理論和實踐即可。
2.利用微課開展教學
微課是新時代背景下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對課堂的教學形式進行豐富,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彩的學習體驗。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解決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例如,教師可以在對《出師表》進行講授的過程中,利用名家的朗誦錄音,要求學生細細品味諸葛亮這一老臣的忠心和愛國,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中“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臨表涕零,不知所言”等內容,使學生能夠在多種學習形式之中充分掌握所學的知識。
3.利用活動開展教學
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尚存在一些喜愛玩鬧的心智,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能夠幫助教師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于課堂之上,幫助學生在擁有活動樂趣的基礎之上更輕松地進入課堂的學習。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的最初始階段,要求每個學習小組共同進行成語接龍這一活動。教師可以在學生活動時進行細致的觀察和分析,對學生的成語掌握能力和運用水平以及成語儲備量進行了解。成語本身就是語文的教學內容,利用成語接龍這一活動幫助學生進入語文課堂進行學習,使學生在整堂課中保持學習的熱情,在快樂的氛圍之中進行知識內容的學習,從而使教師的教學更具
高效。
4.利用語文角開展教學
在教室中,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開辟一個“語文角”,為學生提供溝通交流的渠道。對于學生而言,課堂上學習的內容需要通過一些小的實踐活動來進行鞏固,類似于活動的作用,語文角的存在就是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知識掌握能力和運用能力,從而使學生的語文成績有所提升。教師可以將自身認為不錯的書籍放置于語文角供學生進行閱讀,也可以利用語文角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反饋,將優秀的學生作文等張貼在語文角供學生進行閱覽。
真正的語文課堂教學,應在教學的根本上進行新方式方法的探索,而非僅對教學的形式采取無關痛癢的轉變。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應憑借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文化素養對語文的教學目標進行細致的分析,從自身的課堂實踐中汲取經驗,從而對自身的教學進行根本的、有針對性的變革,使學生能夠得到更加豐富的語文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汪世強.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