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蘭廷
摘 要:競爭進入物理課堂,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經歷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課堂中心的情況,真正奠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改善了物理課堂教學現狀,使學生的創造性得到培養,競爭意識得以扎根,促進學生的成長,讓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促進者、引導者。
關鍵詞:競爭;物理課堂;競爭意識;學生主體
在學習八年級物理《功》這一節知識時,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我劃分了幾個能力相當的學習小組,學習中形成了競爭后,一改以往物理課堂上學生學習興趣低,學習活動參與人少的狀況,課堂學生積極活動起來,熱烈投入競爭活動中,很快就對功的有關知識形成了初步的正確認識,并且呈現出了自主學習的高效性和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這堂課給我以很深的啟示,我開始慢慢嘗試讓競爭走進物理課堂。
一、物理課堂教學現狀
1.傳統教學模式中講授法仍占據著物理課堂,教師負責教物理概念,物理定理定律、公式,學生只管學,記住幾個公式,練幾個習題,師生這樣就完成了教學,仍有教師認為,只有親口說過的,親身示范過的才是教,學生跟著教師設計好的步驟小心翼翼一步步跟著走才是學,學生想法只要有一點另辟蹊徑的苗頭,教師就揮動教鞭,重新把思路“引領”回來,教師主導地位不容撼動,這樣禁錮了學生頭腦,扼殺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2.學生是學習活動的被動參與者,學習興趣低,機械式的重復訓練,讓學生學習的熱情接近冰點,學生只是在機械的模仿,不敢有一絲偏差,雖然物理學科突出學生的動手能力,但學生操作起實驗儀器來束手束腳,創新思維無從培養,創新能力更得不到提高,與新課改提倡的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相差甚遠。
二、競爭進入物理課堂的作用
心理學研究指出,中學生處于青春期階段,有爭強好勝之心,喜歡在他人面前表現自己,讓競爭走進物理課堂符合中學生這一時期的心理發展特點。
1.競爭進入課堂,讓教師不再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可以從講臺上走下來,參與到學生活動中去,成為學習活動的參與者、指導者,做到發現學生問題及時解決。
2.讓學生之間成為學習上的競爭對手,學生由“被動學”變成“主動學”,主動去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課堂上積極思考,踴躍參與活動,使課堂成為學生參與競爭的平臺,這樣就給他們提供了發展的機會,促進了學生成長。
三、物理課堂競爭的有效進入
1.教師主動引入競爭
在當下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課堂是課程改革的主陣地,“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未來”,競爭意識進課堂,人的思想是關鍵,教師思想上只有主動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下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負責教,學生被動學的情況,積極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才有可能讓競爭進入物理課堂,讓競爭發揮積極作用。
2.培養學生競爭意識,搭建競爭平臺
教師在課前充分準備,把有價值的問題在課堂上展開競爭,通過精心設計一系列活動,激發學生自我提高的動機,促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為取得好成績而積極主動地與他人開展競爭。
3.小組合作是競爭開展的有效形式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新課改倡導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競爭方式能有效發揮自主學習的高效性,做好小組競賽應給予學生充足的準備時間,也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學生會主動去嘗試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與他人交流,讓新課程倡導的合作學習得以實現,參加小組合作然后參與小組間評比的競爭活動,極大促使學生對知識進行主動回顧加工,在活動中得以應用,這樣他們主動性大大增強,效率有了較大提高,學生自然就成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
四、競爭引入課堂要考慮下面幾個方面
競爭可以激活課堂,但如果教師沒有合理引入,也會出現一些負面效果:
1.競爭進入物理課堂不應成為一種常態的教學模式,應多與其他教學方式配合使用,“久居蘭室而不聞其香”,長期持續使用競爭學習方式,反而削弱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也能出現學習主動性降低的情況。
2.課堂競爭雖然面向全體學生,為每個學生提供了公平的學習和發展機會,但由于學生的不同知識基礎和思維反應他們的表現差異很大,如果把競爭活動做成單一的知識競賽形式,往往讓思維活躍反應快的學生搶了先,而思維不活躍的則落于人后,慢慢失去了主動競爭意識。所以教師應采取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難度層次化分明的活動來開展競爭活動,由學生根據自身能力水平選擇性去完成,以實現不同層次學生的成功體驗,保護學生正在形成的競爭意識
競爭進入物理課堂,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經歷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課堂中心的情況,真正奠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改善了物理課堂教學現狀,使學生的創造性得到培養,競爭意識得以扎根,促進學生的成長,讓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促進者、引導者,競爭走進物理課堂,鋪就了師生共攀教學相長新高峰的臺階。
參考文獻:
李養卓.讓新理念走進物理課堂[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13(4).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