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興偉
摘 要:教育作為社會發展以及經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培養了大批的人才,為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活力,所以現階段國家非常重視教育的發展,并不斷對教育進行改革與創新,推行探究性的教學模式,尤其是新課標的推行,在教學的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學生快速發展。在課改背景下,針對高中物理的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分析當前高中物理教學中模型教學的運用,希望可以全面改變我國高中物理教學的狀況,提升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高中物理;模型教學;探究
模型教學是新課標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所推行的主要教學方式,并且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取得了相應的成果,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大的問題。本文主要研究問題,希望可以推動模型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提升高中物理的教學質量。
一、模型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
模型教學作為課改所提出的主要教學模式,必然有其特點與亮點。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采用模型教學模式,主要是通過實驗、驗證、推斷等步驟,最終完成知識的學習。同時模型教學可以使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直觀化,還可以把復雜的文字變得簡潔化,便于學生的理解與掌握。物理與其他學科的學習是不同的,它是一門比較復雜的學科,同時也是一門具有實踐性的學科,通過調查發現有很多學生學不懂物理的主要原因在于對物理的概念不理解,而且物理的公式比較難記憶。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認識到物理模型構建的重要性,其次才是在物理課堂進行模型構建,結合教材構建相應的物理模型,將繁瑣的語言簡潔化,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化,這樣便于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以及對知識的掌握,有效提升高中物理教學的質量。
二、模型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模型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應該按照情景模式的構建、準備建模、建立模型等步驟來進行,這是構建模型教學課堂的原則。
在情景模式構建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創新,情景模式的設計要從學生的生活出發,給學生還原一個生活化的情景模式,這樣可以使學生處在一個輕松的環境中,學習起來沒有壓力,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構建情景模式之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觀察,多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情景模式構建的過程中一定要以學生的心理特點為中心,這樣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情景模式中,讓學生進行內心的體驗感悟,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
教師在準備構建模型時,應該組織學生進行師生互動,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要熟悉學生的思路,通過模型的構建可以解決學生什么樣的問題,這樣才能確定建模的客體,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積極觀察,利用小組討論的活動,不斷對學生的思維進行點撥,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敏捷,思想更加豐富。
在構建模型的過程中,要求具有一定的實際作用,通過模型教學可以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化,便于學生的理解與掌握,同時模型還要具有一定的實踐作用,使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得到實踐,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這是高中物理模型構建的終極目的。
三、高中物理模型構建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1.物理模型的構建首先要求教師對物理概念、物理理論非常熟悉,這是構建物理模型的根本
如果一個教師對物理概念沒有深刻的認識與理解,那么模型的構建就是失敗的,沒有任何的教學意義,而且在模型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考慮模型設計的目的。由于物理模型本身就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所以在模型構建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對物理概念有深刻的認識,緊緊抓住問題的本質,這才是成功物理模型的構建,才能在教學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2.在教學的過程中構建條件模型,表明中心
條件模型是教師在已知條件的基礎上,進行模塊化,同時還要將沒有必要的條件忽略、省去。如物體在相互碰撞摩擦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忽略時間,忽略摩擦,而且阻力我們也可以忽略,而總動量卻是始終保持不變的,采用這樣的分析模式,使問題變得更加簡潔,更加直觀化,學生也會一目了然,促進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教育不斷改革與創新,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本文主要討論模型構建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性以及意義,并且提出了教師在教學中應用模型構建法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希望在模型構建教學法的基礎上加快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掌握相應的物理理論,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吳同華,陳萬平,張輝霞.例談“原始問題”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作用[J].物理通報,2006(5).
[2]李維鈞,趙四建.氣墊導軌實驗中滑塊的等速和定速發射[J].物理實驗,2006(4).
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