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茜+李珍
摘 要:一提到高中數學,很多學生都會覺得困難,覺得自己很努力了依然無法取得滿意的效果。其實,高中數學的難僅在于分支眾多,并且枝繁葉茂。每一個分支都可以衍生出一門專門的學問,這些在大學都會有對相應的系統去研究,但是放在高中,略知皮毛卻又不可能挖得太深,大概地了解不足以徹底追溯根本,于是一知半解的情況比較多,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得要領。那么此時就需要授業者真的可以在有限的范圍內解惑,于是對于高中數學老師的要求也就相應比較高,既不能把大學的知識太多地強加在高中,又要在有限的知識范圍內盡可能地讓學生覺得接受起來不是特別困難,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確實是一門藝術。
關鍵詞:課堂教學;教學方法;效率
要教好任何一門學科,首先要求教師對高中相應的學科知識有整體的認識和把握,要了解學生的認知結構,還要處理好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關系。課堂教學不但要加強雙基,而且要提高智力,要發展學生的創造力,不但要讓學生學會,而且要更好地幫助學生會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盡量在有限的時間里,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那就要求我們在上每一節課之前,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這個數要包括整個課堂的有序安排,更要包括學生在不同環節后的反應情況,要考慮到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下面,筆者闡述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應該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包括了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幾個方面。因此,在各課時都要圍繞這些目標選擇教學的策略、方法,進行必要的重新組合。在數學教學中,要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達到預定的目標,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講授重點內容,教師要通過不同肢體語言的變化或各種直觀教具,啟發和刺激學生的大腦,使學生能夠興奮起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如在講到“圓錐曲線”第一課時,其教學的重點是掌握橢圓的定義和標準方程,難點是橢圓方程的化簡。那么就可以從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例子開始,讓學生先有一定的直觀認識和感受,為了強調橢圓的定義,應事先準備好一根繩子,上課后請兩位同學將繩子兩頭摁住,留出寬松的一段,用粉筆比著畫一圈就完成了一個橢圓,畫好后,教師再在黑板上取兩個定點(兩定點之間的距離大于細線的長度),然后再請剛才兩名學生按同樣的要求作圖。學生通過觀察兩次作圖的過程,總結出經驗和教訓,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自己得出橢圓的嚴格的定義。這樣,學生對這一定義就會有深刻的了解。
二、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要善于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并且減少教師板書的工作量,使教師能有精力講深講透所舉例子,再有就是直觀性強,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且有利于對整堂課所學的內容進行回顧和小結。
每一堂課都有每一堂課的教學任務、目標要求。數學教學的方法很多,對于新授課,往往用講授法來向學生傳授知識。但也許需要有一些預熱,比如在立體幾何中,還時常穿插演示法向學生展示幾何模型,或者驗證幾何結論。比如在講立體幾何之前要求學生每人先做一些簡單的幾何體的模型,并觀察各種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系。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都是好的教學方法。
三、就是要關注學生
比如在課堂上對一些新問題產生的最直觀的表現,可以幫助教師判斷出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接受程度和反應速度,并給出相應的指導再及時加以總結,適當給予鼓勵。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也要做出不同的反應,才能調動所有學生的參與性,讓他們覺得自己并沒有游離在課堂之外,要能讓學生感受到,不論自己學到什么程度,在課堂上每個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所享有的成果也該是一樣的。這樣才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后再將不同小組的討論成果展示出來加以對比,小組之間再進行辯論,反復推敲和驗證不同結果之間的正誤,取長補短,最終得出一個正確的結論。偶爾為之,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成就感和學習的興趣。
數學本身就是一門非常靈活的學科,教無定法。我們也知道,近年來高考中數學試題的變化越來越靈活多樣,而且新穎的題目也越來越多,因此數學課堂教學不能只關注現有的知識,更要關注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會100個題容易,培養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才是更高的要求,只有形成好的分析問題的習慣,才能有好的解決問題方式。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不斷探索,傳授新知識,更要傳授新思想,這就要求教師自身要不斷地提高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這樣才能滿足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要求。
參考文獻:
[1]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56.
[2]史春芳.數學課堂教學方法[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 2009(5).
編輯 李建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