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著清
摘 要:對于語文教學“點亮思維能力明燈,助力素質教育發展”一直是大家所追捧的口號。而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與發展的關鍵在于點亮學生心中那盞“思維”的明燈。本文主要討論素質教育下如何提高高中生語文思維能力。
關鍵詞:素質教育;高中語文;思維能力
追憶古今,有別于古代個別教育的等級性與刻板性,21世紀的教育理應是自由平等、開放多元、注重人性培養與個性發展的素質教育。想要助推素質教育的順利施行與發展,必須先培養高中生語文的思維能力。放眼當下,在新時代與素質教育下,我國的高中語文課程也變得更加的靈活與開放,學生學習語文的難度也有所增加,這對于教師來說也是一個更大的考驗。因此,要想讓學生學好語文,樂于學語文,改變語文知識與技能得不到階段性突破的瓶頸,教師必須找到問題突破點,即重視高中生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本文將從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提高閱讀與鑒賞能力、構建開放多元的語文課堂、將語文所學用于實踐四方面對本文進行具體的論述。
一、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
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要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地位與作用,這體現了素質教育下的創新與以人為本的理念。素質教育下的高中語文,也更多地體現了智能與多元化的趨勢。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和掌握不能向以前一樣停留在刻板背誦與識記知識上,而是要最大程度地培養對語文思維能力的發散與升華。古語有言:“智慧始于發現問題”。有了朱自清發現的大自然之美,才有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有了曹劌因發現“彼疲我打”的正確方針在長勺之戰中取得的勝利,才有千古名篇《曹劌論戰》;有了陶淵明獨具匠心的發現自己對菊的喜愛,才有我們朗朗上口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因此,對學生進行語文思維的培養與智能的鍛煉,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發現語文課內課外值得我們深思和探究的知識與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將有助于學生心中生出好奇的種子和對語文學科強烈的求知欲望,隨著對這些充滿趣味與知識性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討論與分析,學生的語文思維將被拓展延伸。有價值問題的發現將助力于高中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提高與升華,而學生對語文思維能力的提高與發展,又將助推學生對發現問題的探討精神與積極向上的成就感體驗,因此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有利于促成高中學生對語文學習的一個良性循環,也是培養學生語文思維能力必須邁出的重要一步。高中語文是一門精神博大的人文性學科,高中語文雖不如數理化那般深奧難懂,但要真正的學好語文實為不易。作為我國的一門國語性基礎學科,青年一代更應肩負起學好語文的責任和擔當。但就當前來看我高中生語文的評論成績并不十分優異,究其根本原因,還是我國高中生的語文思維能力不夠發散與開放。
二、提高閱讀與鑒賞能力
高中語文包含的篇目與類型有文言文、詩歌、散文、小說等多種題材,要想幫助學生有效地提高語文思維能力,必須引導學生提高閱讀與鑒賞能力。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想學生打破常規思維,發展創造性思維必須要借助于這一個性化的行為。而這里的個性化行為不是標新立異、特立獨行,而是引導學生善于讀好書,讀經典書籍和具有啟發人思維的著作來幫助學生開發思維,提高思維的可擴散性和可創新性。這也正如著名作家冰心所說:“我讀書奉行九個字,就是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在素質教育引領潮流的今天,高中語文課程更重視的是學生的創新思維與靈活思維的發展。可見語文思維的提高對學習語文知識與技能是重要也是必須做到的一點。而提高閱讀與鑒賞能力就是打開這扇語文學習思維提高大門的金鑰匙。當今社會的快節奏與快生活,讓人們的閱讀靜不下心來,什么書都讀,什么書都沒讀懂。對于青年一代的高中學生來講,選擇什么樣的書籍、如何用心閱讀、是我們應該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作為教師應引導高中學生選擇具有積極向上、靈活具有啟發思維的書籍來靜下心閱讀,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閱讀中體會語文的魅力,在鑒賞與感悟經典中開闊思維。
三、構建開放多元的語文課堂
高中學生雖然已經具備理性分析問題和陶冶情感的能力,但還比較膚淺。要想幫助高中學生切實提高語文思維能力,教師必須責無旁貸的扮演好引導者角色。總的來看,我國的高中學生的課堂學習時間較多,在課外他們雖然也有自由閱讀、學習語文的時間與精力,但他們主要學習語文、陶冶情感、進行人性升華的地方還是在語文課堂上。因此,教師必須有效利用課堂的教育時間。當今的語文課堂已不是古代私塾先生教育學生搖頭晃腦的讀著“之乎者也”,在素質教育下的今天,我們的語文課堂應是開放的、多元的、智能的、有助于提高學生思維的。教師理應扮演好語文課堂建構者的角色,欣賞沈從文的《邊城》時,不僅僅給予學生關于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畫卷的美的享受,更應啟發學生對人性善良的思考;講解帕斯卡爾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蘆葦》時不僅僅要讓學生明白人是能思維的動物,更要啟發學生思考我們的思想有什么,對學習、對生活甚至對未來的感悟。只有構建開放、多元化的語文課堂、才能讓學生用最輕松愉快的生活方式提高語文思維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語文學習觀,讓學生明白語文的學習并非停留于知識層面,而是要用能動的思維讓知識走到實踐中去。與實踐相結合語文才是今天的教育需要的語文學習,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尤其是高中語文必須致力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與發展。良好的思維能力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尤為受用,在語文學科的學習與應用中也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在素質教育下如何切實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為學生營造語文學習的天堂,是當今教育必須重視的一個問題。對于教師來說,有責任和義務點亮高中學生心中那盞語文思維能力的明燈,助力語文學習與素質教育的發展。
四、結束語
有許多國外的學者批評當今的中國教育出來的學生是“知識的巨人,能力的矮子”。實則不然,現新課標倡導下的語文學習是知識與能力并重的,知識可以轉化為人創新的思維,思維又能動的指導人在生活中做出實踐。素質教育下的語文學科交際性是非常強的,將學生所學的語文素養用于實踐能很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