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濟林
一、強化社會組織黨組織政治功能的重要意義
1.促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
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社會組織快速發展,已經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當前部分社會組織還存在內部建設不規范、自律性較差、誠信度不高、服務意識不強等問題。要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除了提高依法監管能力、拓寬社會監督渠道和強化社會組織自律之外,發揮社會組織黨組織政治功能是一條重要的管理途徑。充分發揮社會組織黨組織政治功能,對于引領社會組織正確發展方向,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社會組織全面貫徹落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新社會階層得到發展,社會利益格局日趨多元化。社會組織涉及面廣,會員眾多,可以反映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成為民生需求的掃描儀、訴求表達的傳感器,成為黨和政府聯系不同方面群眾的橋梁紐帶,是我們黨可以依靠并且能夠發揮作用的重要力量。發揮社會組織黨組織政治功能,增強黨組織在社會組織領域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充分調動廣大社會組織的智慧和力量,黨的群眾基礎才會更加堅實,執政基礎才會更加牢固。
3.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要求
社會組織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領域,也是新興領域和薄弱領域。近年來,各地對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進行了許多有益探索,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面臨許多新挑戰新任務。加強社會組織黨組織工作,著力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不足,從嚴從實推動骨干隊伍、活動載體、基本制度、工作陣地和基礎保障等各方面建設,就是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部署要求。
4.創新社會治理體制的迫切需要
社會組織是協助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生力軍、促進社會協商的潤滑劑和調解社會矛盾的減壓閥。社會組織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參與者和實踐者,在促進經濟發展、繁榮社會事業、創新社會治理、提供公共服務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發揮社會組織黨組織政治功能,加強黨對社會組織的領導,有利于激發社會組織活力,推動社會組織更好參與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匯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正能量。
二、強化社會組織黨組織政治功能的深刻內涵
1.保證社會組織正確的政治方向
社會組織黨組織要發揮政治核心引領的功能,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明確社會組織的正確政治方向,使政治核心功能與服務功能有機結合,在平時的黨組織活動中認真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和執行黨中央、上級黨組織和本組織的決議,組織黨員群眾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引導廣大社會組織成員堅持黨的領導,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2.引導社會組織有序參與社會治理
社會組織黨組織要激發從業人員工作熱情和主人翁意識,幫助社會組織健全章程和各項管理制度,引導和支持社會組織有序參與社會治理、提供公共服務、承擔社會責任。要引導社會組織服從服務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成為黨和政府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可靠助手,教育引導黨員群眾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引導監督社會組織依法執業、誠信從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3.提升從業人員的思想和業務素質
社會組織黨組織要關心關愛人才,主動幫助引導,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思想和業務素質,支持和保障各類人才干事創業。要加強對社會組織負責人的教育培訓,用黨的先進理論武裝社會組織負責人隊伍,監督引導社會組織建立健全內部治理機制,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依法依章程開展活動,提高自律性和誠信度,杜絕違法亂紀行為的發生。
4.匯聚推進改革發展的正能量
要建立和完善社會組織黨組織政治功能,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宣傳群眾、動員群眾、依靠群眾中的政治優勢,有利于及時發現和解決社會組織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導職工群眾增強政治認同,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關心和維護職工群眾的正當權利和利益,匯聚推進改革發展的正能量。
三、強化社會組織黨組織政治功能的實踐要求
1.理順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管理體制
要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健全工作機構,理順管理體系,完善工作機制。各級黨委組織部門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機構要加強統籌協調,定期召開有關部門參加的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會議,及時研究有關重要問題。注重上下聯動,及時溝通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動態信息,研究部署重點任務,運用基層經驗推動面上工作。黨委組織部門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機構應直接聯系一批規模較大、人員較多、影響力強的社會組織黨組織,及時了解情況、聽取意見、加強指導。
2.推進社會組織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有形有效覆蓋
要按單位建立黨組織,按行業建立黨組織,按區域建立黨組織,實現全領域覆蓋,本著應建盡建的原則,加大黨組織組建力度。暫不具備組建條件的社會組織,可通過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等途徑開展黨的工作,條件成熟時及時建立黨組織。新成立的社會組織,具備組建條件的,登記和審批機關應督促推動其同步建立黨組織。街道社區、鄉鎮村黨組織要加強對城鄉社區社會組織的領導和指導。通過各種方式,逐步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有效覆蓋。
3.加強社會組織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
要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加強黨務工作者教育培訓,堅持嚴格管理和關心激勵相結合,建立健全符合社會組織特點的管理考核和激勵約束制度,使社會組織黨務工作者干事有平臺、待遇有保障、發展有空間。社會組織黨組織書記要認真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每年應向上級黨組織和本單位黨員報告工作并接受評議。根據實際給予黨組織書記和專職黨務工作者適當工作津貼。注重推薦優秀黨組織書記作為各級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選、勞動模范等各類先進人物人選。
4.創新社會組織黨組織黨建工作方式
要根據社會組織的特點和實際,探索黨建工作規律,創新黨的組織方式、活動方式和黨員管理方式。要根據社會組織兼職人員多的特點,需要進一步探索兼職黨員過雙重組織生活制度。根據社會組織規模小、分布散的特點,可以靈活采取聯合組建方式,借鑒一些地方一些行業探索的組建行業黨委的方式,發揮一些聯合性社會組織在同行業、同領域社會組織黨建中的樞紐作用;在社會組織聚集的區域,依托社會組織服務中心或孵化基地等機構建立黨組織,統一規劃建立區域性黨員活動中心,發揮其輻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