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巧玲
摘 要: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均是學生成長階段不可缺少的,悅納教育要求教師和家長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應該關注學生,把學生看作是發展中的人。但是,在現階段,家長和學校在進行合作的過程中產生了一些問題,影響了家校合作的效果。因此,本文從家校合作中出現的問題出發,著重分析了在悅納教育下展開家校合作的策略。
關鍵詞:悅納教育;家校合作;策略探究
一、前言
家庭教育是學生成長中不可忽視的,學校應該在發揮自身作用的基礎上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共同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準備。因此,下文著重分析了悅納教育下家校合作的策略。為學生自身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悅納教育的觀點
(一)教育應該讓所有學生都有發展的機會
悅納教育表明,教育機會不應該僅僅關注智慧兒童。而是應該沒有任何條件地關注每一個學生,悅納他人,悅納自我,成就他人,成就自我。尤其應該格外關注一些特殊兒童。
(二)每個兒童都是獨特的,他們是發展的人,成長的人
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的期望和信心應該成為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教師和學生的關系能夠得到一定的改善,進而激活教育對象的學習動機。另外,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著重關注教師展開工作的方式。教師要明白,每個兒童都是獨特的,而且是發展中和成長中的人。
(三)互利共生,悅納教學最好的選擇
課堂上體現出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依存和平等的關系。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獲取,還應該把課堂變成學生成長的地方。因此,悅納教育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用兒童的眼光和兒童的思維為兒童提供成長的空間。使教師學生之間產生互利共生的關系。
三、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家校合作觀念薄弱
家校合作觀念薄弱是家校合作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經過詳細的調查,很多家長和教師能夠關注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中卻并沒有實現合作。但是,很多學校也沒有相應地做好家校合作的宣傳工作。導致學校沒有對該項工作進行足夠的認識,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導致家長和教師參與合作的積極不高。同時,在家長和教師的教育理念中并沒有對家校合作進行相應的培訓,直到現在,很多學校和家長的溝通方式僅僅停留在家長會等途徑,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不能滿足教育的需求。因此,家長和學校應該強化家校合作的觀念。
(二)家長和學生溝通不暢
經過一定程度的調查顯示,學校和家長在進行溝通的過程中并沒有建立良好的關系,導致學校和家長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比如,在實際中,很多家長和學校都存在一定的矛盾,學校不希望家長過多地干涉學校的日常管理。導致家長和學校之間存在一定的隔閡。另外,還有很多教師把教育孩子的時間全部交給學校,但是又不能完全信任學校,導致學生的很多能力受到了阻礙。還有很多家長過分要求教師對孩子的關注和照顧。在家長不信任學校和教師的情況下就導致學校和家長的溝通不暢的問題。進而不利于家長和學校之間的合作。
(三)過于重視成績
過于重視成績是家長和學校在進行合作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通常情況下,家長在和學校在進行溝通的過程中過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很多教師只有在學生成績不好的時候和家長進行聯系。導致很多學生畏懼家長會,并且對家長會帶有消極的情緒。由此可見,家長會上的談話內容主要為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在不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就會把教育學生的工作交給家長。但是,家長的文化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整體發展也不能得到加強,家長也會對這樣的教育方式產生不滿。
四、悅納教育下家校合作的策略
(一)樹立平等觀念
教師和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是一個平等的主體,并且也只有在平等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家長在和學校進行溝通的過程中應該維持著信任的關系。并且能夠形成平等的觀念。學校就可以通過家長會等形式加強和家長的溝通,表明和家長的合作態度,進而引導教師和家長能夠形成正確的合作觀念。在樹立平等合作觀念的基礎上,學校也不能忽視自身的主導性作用,教師在合作的過程中就應該積極發揮自身對合作的價值,進而保證家長和學校能夠順利進行合作。但是,家長也應該積極發揮自身的作用,做到合理配合學校。
(二)拓寬家校合作渠道
完善和拓寬家校合作的渠道是家校合作的一個重要策略。因此,學校應該豐富家校合作的途徑。比如,組建班級家委會、召開家長會、家訪、建立班級QQ群或微信群等方式。之后學校應該掌握好家長和學校合作的機會。比如,家長可以在學生開學的時候,增加家長和教師的溝通機會,并且建立有效的合作互動模式。
(三)加大對家庭教育的指導
家庭教育對學生的成長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家長應該關注學生的家庭教育。這個時候就應該發揮出教師的引導性作用。著重關注家長的整體素質。首先,教師應該引導家長認識到素質對學生教育的重要性。然后,教師還應該積極引導家長對學生進行家庭教育。比如,在學校中可以相應地開展親子游戲互動,增加家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進而增強家長和學生之間的感情。最后,學校可以在為家長舉辦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講座,讓教師充分明確學生在成長過程的規律。進而使學校和家長之間的合作產生良好的效果。
五、結論
綜上所述,在悅納教育下,應該注重家校合作。因此,家校合作應該樹立平等的觀念,在拓寬家長和學校合作的基礎上,加大對家庭教育的指導,進而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共同為學生的成長起到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彬,王成.影響小學家校合作的主要因素及應對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03):148.
[2]曾莉.加強家校合作的有效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09):35.
[3]趙琳.淺談家校合作策略研究[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02):29-30.
[4]汪二梅.新時期中小學家校合作策略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5(51):2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