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珊
摘 要:在教育體系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特別重要的一個組成環節,可以有效地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綜合能力、塑造正確的人格以及健康的成長,是十分關鍵的一個途徑。根據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及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心理健康教育也應該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面對新的挑戰以及要求,必須對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改革的加強。怎樣在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引入現代化的教學理念、方法和手段,已經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現階段很多學生受到詐騙、綁架等實例屢見不鮮,因此小學生的自我保護成為了大眾十分關注的話題,本文基于《學會自我保護》的教學案例,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提高進行了討論,希望可以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學會自我保護》;心理健康;教育
1引言
在電視媒體以及報紙之中,學生受到綁架、詐騙等事件屢見不鮮,怎樣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讓學生學會辨析危險、預防危險以及應對危險,已經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從《學會自我保護》的教學案例出發,進行了課堂的相關設計,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提高進行了討論,希望可以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2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實現三個目標的培養,具體如下文所示:
首先,應該實現知識目標的達成。對一些安全知識,例如抗災、防騙、防火以及防盜等,教會學生一些風險規避的常識和自我保護的技能。
其次,應該實現情感目標的達成。培養學生的相關意識,對自我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進行防護;面對危險時,學生可以具有勇敢、謹慎、冷靜以及沉著的良好心理素質。
最后,應該實現能力目標的達成。若是面對風險,學生應該具備識別、預防以及應對的相關能力。
3教學的具體流程
首先,對環節進行導入:導入案例,對思維進行啟發。在我們周圍的生活中有很多小學生被綁架、拐賣、失蹤等事件,那么教師就可以利用各種渠道對這些案例進行選取,在上課之前將其進行篩選并播放,讓學生進行認真的觀看,并留下問題:第一,通過觀看短片,小學生容易受到什么樣的侵害?都是如何發生的?第二,若果你是那個小學生,遇到短片中的問題,你會如何去做?第三,在生活之中是否遇到過相同或者相似的問題和經歷?
其次,新課的講授,此處應該突出以人為本的目標,讓學生進行主動探究。第一項環節:讓學生進行教材的自主閱讀,對要點進行掌握,具體為:首先,學生應該了解什么是自我保護,概念是什么;其次,學生對自我保護的幾個方面進行認識;最后,學生應該了解到一些基本的自我保護的技巧和方法。第二項環節:引入情景教學,實現寓教于樂。教師應該借助于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對“地震逃生”、“網友見面”、“電信詐騙”、“黑客纜車”這四個情景進行模擬,并對場景之中的對話做消聲的后期處理,讓學生以自身生活的經驗進行視頻的理解,展開充分的想象,對視頻中的人物進行人工配音。
接著,進行課后的拓展:此處運用任務驅動法,對課堂知識展開延伸,在課堂和生活之中搭建起一個橋梁:比如,讓學生進行表演。基于“自我保護”的主題,自己編、自己導、自己演一個小片段,在自身碰到有危險的情況之下,怎樣進行預防或者展開自救。還應該布置給學生調研題,讓學生通過電腦、電視或者是報紙進行調研,得到結果之后展開一定的分析,讓學生充分的了解到“自我保護”的深層含義。
最后,教學設計的分析。上述為本文立足于學生實際,并結合教學的經驗,對《學會自我保護》這門課程進行設計。根據教學的效果來看,學生表現很積極,與預期效果比較接近,但是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還需要進行改進以及反思,因此,本文對教學設計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值得借鑒的地方進行了總結,希望可以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展開提供幾點思考。
4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在課前的準備還是不夠充分,還應該將效率進行提高。經過教學設計,發現“課前預習”被忽視,造成學生不能對這門知識產生一個心理預設,不能很好的進行知識的儲備,導致教學的效率降低。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前預習之中布置“自主閱讀”,這樣可以給其他環節留下更多的時間,充分的利用課堂,提高教學的效率。
其次,沒有清晰的對角色進行定位,還應該改進課堂的教學管理。在教學之中,教師為了突出學生主體的地位,完全的將主動權留給了學生,因此,在課堂之中存在了一定的混亂,還需要改進課堂的管理。比如,進行小組討論的時候,教師需要對討論時間進行嚴格的討論,避免一些小組不積極討論,發生散漫、拖沓的問題。
5值得借鑒的地方
首先,將學生的興趣作為出發點,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很多教師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覺得學生還是具有較強的動機性和自律性,因此教師只需要對教學容量進行擴充,認為只需要將教學速度提高,就可以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但是,這是對教學理念和改革理念有所違反的。所以,在設置《學會自我保護》這門課程時,本文立足于學生的愛好、興趣,借助于“小組討論”、“視頻配音”以及“案例導入”等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從而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課堂之中,和學生產生共鳴,讓學生更為踴躍、積極的進行課堂觀察的參與,自主的進行討論和學習,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其次,立足于學生本身,倡導以人為本。在教學改革理念之中,以人為本是核心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環節展開的原則。根據教學的設計以及實際效果來看,本文認為“以人為本”還是需要進行堅持,將學生放在中心,以此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讓學生成為實踐、討論、學習和思考的核心。比如,開展導入環節的時候,使用提問環節和案例教學相互結合的教學手段,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的配合老師,認真思考;進行自主閱讀的時候,學生通過對教材的充分閱讀,可以更好的對知識進行理解和解讀,明白教學的重點;進行課堂的討論之時,學生經過認真的思考、踴躍的發言以及相互之間的合作和交流,對學生主體的地位進行了體現。
最后,讓學生將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際相互結合。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了解真正的價值觀,使用規范、合法的準則進行行為的約束,根據合理的行事方法進行學生的指導,將理論和實際相聯系。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實際生活之中發生的真實案例,將實際案例融入課堂之中;借助于“課后拓展”的這個環節,讓課堂走入生活,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教學。
6結束語
綜上所述,根據《學會自我保護》的教學設計,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展開了探索。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學的課堂效率,讓學生可以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人們就應該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的進行探索和研究,持續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創新以及改進,營造更為良好的心理氛圍和教學環境,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以及心理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建萌,李璐璐.心理健康教育咨詢案例分析——以G市S生為例[J].現代交際,2017(11).
[2]林雪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實例分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6):91-92.
[3]楊燕.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思考——一則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案例分析[J].科教文匯,2017(7):140-141.
[4]王強.案例教學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應用及實效性分析——以崢嶸學院為例[J].山西青年,2017(11).
[5]丁楠.基于情緒聚焦療法的大學生心理咨詢典型案例分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