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也然
一個是我省高端產業發展最集中、創新創業資源最豐富的先行區,一個是位于金沙江畔高海拔區、自然風光迷人的高原縣城。2012年,成都高新區按照省委部署對口幫扶德格縣,兩地并肩牽手結為一家親,至此相距900公里的兩地為同步建成小康社會而共同努力。從2012年到2016年,成都高新區累計投入援藏資金25169萬元,實施涉及規劃編制、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民生改善、智力援助和社會治理等多方面援藏項目45個,累計派出3批援藏干部38人。今年,成都高新區對新一輪對口幫扶提出新目標:未來5年投入援藏資金5.1億元,力爭2019年讓德格縣實現全面小康。
發揮優勢 牽線搭橋
德格縣麥宿地區的唐卡、黑陶、銅像等手工藝品十分精美,這些傳統的手工藝術一直是當地人引以為傲的技藝。但由于耗時過長、成本過高,這些手工技藝產品很難“走出”德格縣,滿足不了更大范圍的需求。
德格縣藏藝通旅游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藏藝通) 是藏區傳統手工藝保護行業中為數不多的由當地人創辦的社會企業,通過產品開發來為當地農牧業增加就業機會并保護傳統手工藝文化,但藏藝通公司董事長噶布一直有些“遺憾”:由于生產粗放、信息不暢、資金缺乏等原因,麥宿地區的手工藝品一直未能形成成熟的產業。“我們在探索幫扶新模式時,充分考慮到招商引資優勢和德格縣資源優勢,在今年聯合四川欽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欽成集團),啟動了多個文化創意孵化項目,從品質提升、品牌營銷、渠道優化等方面入手,培養更多手工藝人加入到產業發展中來,推動德格縣域經濟發展?!睊烊蔚赂窨h委常委、副縣長的成都高新區(簡陽市)援藏工作隊領隊盧德強介紹。
事實上,得益于“政府搭橋打基礎、企業參與增活力”的對口幫扶模式,欽成集團與藏藝通去年就已試點合作,立項為藏藝通旗下子烏品牌的所有產品進行全線重新設計、孵化,印有“西嶺云藏”藏語字樣品牌的森巴藏紅茶器就是首個試點項目。
四川欽成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CEO苗迪柯介紹,改造后的森巴藏紅茶器經歷了更為標準化的生產流程,能夠實現批量生產。今年6月,四川欽成集團旗下的項目設計團隊入駐德格縣麥宿地區,進行實地考察調研,為當地手工藝人梳理和孵化創新產品,從而生產出更多能夠在市場上賣得掉、賣得好的藏文化特色產品。
同一時間,第五屆成都國際都市現代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農博會”)在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召開。成都高新區首次組織高科技農業企業亮相此次農博會,德格縣三江源綠色食品有限公司帶到展會上的是高原特色產品“高原卡色”?!案咴ㄉ比〔挠谇嗖馗咴氂械囊环N藥食同源綠色植物,素有“藏人參”之稱?!斑@種食品對高原反應、暈車特別有效?!惫矩撠熑藷粽娼榻B,這些產品均來自以他本人命名的品牌“燈真”,目前已在成都各大超市銷售。
成都高新區發揮產業集聚強、企業多、高智高知人才多等優勢,創新產業幫扶思路和體制機制,為促進兩地的產業深度融合、雙向互動搭建平臺。去年,在第十六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上,成都高新區舉辦“高新·德格”投資促進推介會,推介項目11個,投資總額達38.8億元。會后,成都高新區組織區內電子商務、旅游策劃、連鎖超市、生物制藥等不同行業16家知名企業赴德格考察調研,有12家企業與德格達成了15個方面的初步合作意向。成都新荷花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紅旗連鎖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東億食品有限公司分別與德格縣商務局簽訂了投資合作意向協議書。
“走出去”還要“引進來”。6月初,成都高新區經貿發展局和高投集團一行10人來到德格縣,實地考察德格縣國資平臺公司組建事宜,并提出意見建議。與此同時,成都高新區擬投資450萬元搭建“高新—德格”招商引資平臺,破解“發展資金不足”的瓶頸制約,做好德格精品旅游資源開發和市場推介,引進企業參與德格優勢資源開發和產業發展。
“以點帶面”發展產業
“以前,縣城里常見的蔬菜比較單一,大部分蔬菜都從外地運來售賣?,F在,德格老百姓可以吃上本地產的新鮮蔬菜,而且品種豐富。” 掛任德格縣發改局副局長的援藏干部余定華介紹,大棚技術的應用推廣讓德格產的新鮮蔬菜走入了尋常百姓家。
在距離縣城14公里的龔埡鄉更達村,成都高新區投入援建資金350萬元,建成了占地面積40畝的德格縣無公害蔬菜基地。蔬菜基地有高標準鋼架雙拱大棚30座、工作板房6間、洗菜房1間、農資庫房兩間,公共設施和排灌、道路系統完善。從2015年底投入使用以來,通過蔬菜基地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周邊農戶都學習到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農牧業生產轉型和生產就業20余人,基地農戶戶均增收8000多元,人均增收3000余元。
援藏近6年,成都高新區的援藏干部都堅持把培育產業作為經濟發展、脫貧致富的重點,傾力打造特色明顯、帶動能力強的支柱產業。
去年9月,成都高新區(簡陽市)援藏工作隊一行28人奔赴德格,開啟了為期兩年的援藏征程。援藏工作隊花了半年多時間深入調研,在與德格縣充分溝通和借鑒前幾批援藏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成都高新區編制出臺了《成都高新區對口幫扶德格縣規劃(2017—2021)》(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明確提出,未來5年,成都高新區將投入援藏資金5.1億元,用于實施十大工程。
發展生態農牧業,實現農牧業全鏈條生產運轉,就是《規劃》中大工程之一——產業發展工程的重點項目。前不久,成都高新區年度援藏資金6732萬元就已全部到位,按照規劃安排,德格縣啟動實施了脫貧攻堅精準滴灌工程,出資2000萬元,購買了近4000頭牦(奶)牛。“牦牛將分發至德格縣的部分貧困戶家庭名下,實際運作中,這些牦牛將交由村上集體喂養,牛乳則送至馬尼干戈牦牛乳制品加工廠加工成乳制品,收益將用于牦牛乳產業鏈的持續運轉,貧困戶家庭以每戶‘兩頭牦牛的股份‘分紅?!庇喽ㄈA介紹,這是成都高新區為幫扶貧困戶采用的“入股分紅”增收致富產業發展方式。
距縣城25公里的柯洛洞鄉,是德格主要林業鄉之一。這里森林資源豐富,風景幽靜宜人。柯洛洞鄉下轄的獨木嶺村,牧場廣闊,民俗文化濃郁。依托獨木嶺村的自然資源和文化,成都高新區擬投入2000萬元打造獨木嶺牧俗風情扶貧新村建設示范引領工程,修建藏房賓館、小型餐廳、觀景臺、環保廁所等,形成牧俗生活體驗園區,開發村轄區的圣鮮溝和野花嶺小微景區,建設兩期牧俗文化體驗園。
獨木嶺牧俗風情扶貧新村建設只是成都高新區布局的4個新村建設示范引領工程之一。成都高新區結合當地資源和環境,通過“以點帶面、整村示范”模式,打造4個村的新村建設示范引領工程,輻射帶動周邊貧困區,形成脫貧致富產業帶。目前,柯洛洞鄉獨木嶺牧俗風情扶貧新村和阿須鎮朗隆村文化產業扶貧新村建設項目均已啟動。
大到縣城風貌的整體提升,小到餐桌上的各式蔬菜,5年以來,德格縣老百姓切身感受著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按照幫扶德格實現小康的藍圖,成都高新區堅持以“脫貧攻堅、改善民生、產業幫扶、雙向互動”為路徑,為下一個5年打上“高新烙印”。(作者單位:成都高新區新聞中心)(責編:陳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