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衛國
四川省德陽市長的微博賬號@德陽趙輝實名認證上網剛剛幾天,就吸引了眾多“粉絲”,許多網友對市長及政府工作不僅建言獻策,而且直截了當提出批評,有的用詞還挺“辣”,“慚愧”與“馬上辦”,是趙市長回復網友頻率最高的兩個用詞。
作為地方政府負責人,市長實名開設微博與網民交流互動并不多見,這是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及網上履政的一種創新,值得點贊。
截至2016年底,中國網民人數超過7億,他們的所思、所想、所言對政府公共政策的影響和幫助無疑是舉足輕重的。在筆者看來,快速發展的互聯網,不僅是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聽取民意、了解民生民情、匯聚民智的重要渠道,也是礪煉官員雅量的“大熔爐”,面對越來越強大的網絡民意,“小肚雞腸”的干部恐怕要打敗仗。
聽取網民意見,不僅要真誠,而且要有雅量。網絡民意的最大特點是“匿名”性,互聯網是一個開放空間,各種民意可以暢快淋漓地表達,很多網民不以真名發表意見。網絡的“匿名”會帶來一個問題,意見“魚龍混雜”,不排除對政府或領導本人的叫罵聲,這看似對官員的不禮貌,實則是對官員雅量的考驗和磨礪。我們應看到網絡民意主流是好的,即使有罵聲,方式也許不妥,但也是一種意見表達,通常情況下,網上的罵聲并非空穴來風或故意誹謗,主要反映部分網民對機關工作的不滿意。官員對此要能虛懷若谷,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善于從罵聲中找問題、找差距,發現真知灼見,吸取營養,改進工作,這樣網絡民意也就成了“營養湯”。如果諱疾忌醫,勢必就會妖魔化網絡民意為“洪水猛獸”。
領導干部需要雅量嗎?回答是肯定的,“宰相肚里能撐船”,當官要有肚量,自古至今是對官員的一種素質要求。從個人修養講,雅量是一種胸懷,是良好的文明素養;從職務要求看,雅量是領導干部履行職務使命不可缺失的“精神元素”和工作方法。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心胸大度,懂得理解和包容不同意見乃至于反對聲音的領導干部,更善于團結周圍的人,更容易接近群眾;更樂于深入基層,從細微處體察民情,體恤民間疾苦,從而把服務人民的工作做深、做細、做好。
應看到現實中有少數官員樂于聽好話、贊美之辭,不愿聽逆耳之言,聽見批評就皺眉頭,甚至發脾氣。缺乏雅量會導致工作簡單,作風粗暴。另外,培養官員雅量也是領導干部轉變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課題。網絡就是很好的礪煉場,當官員面對網民劈頭蓋臉的批評,而以聞過則喜待之,說明雅量“礪煉”到了爐火純青。
陳毅同志在《六十三歲生日述懷》一詩中寫道:“一喜得幫助,周圍是友情。難得是諍友,當面敢批評。”陳毅把敢于直面批評自己的人稱為“諍友”,表現了共產黨員的博大胸襟,這就是雅量的修煉。用虛懷若谷的胸懷歡迎網友“拍磚”,這就是網絡時代領導干部的雅量,有雅量的官員才能成為群眾的諍友和知心朋友。
當然,領導干部既要有聽取批評的雅量與誠意,更要有糾錯改正的勇氣與實踐,把“慚愧”“馬上辦”付諸行動,把“鍵盤上的承諾”落到實處,這樣網絡民意才能真正成為促進政府善治、善政的動力。(責編:陳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