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江彥 任廣潘 張曉光
[摘要] 目的 探討循證護理對結核性腦膜炎患者生活質量及并發癥的影響。 方法 選擇河北省胸科醫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70例結核性腦膜炎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循證護理。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依從性、生活質量、并發癥及護理滿意度。 結果 觀察組患者遵醫囑用藥、定期復查、自我監測病情、合理飲食、規律作息、消毒隔離以及保持樂觀情緒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觀察組的生活質量各項指標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觀察組患者發生壓瘡、便秘、顱內壓升高以及呼吸困難等并發癥總發生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觀察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結論 結核性腦膜炎患者采用循證護理干預可明顯提高臨床療效,通過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增強患者在治療中的依從性,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獲得良好預后,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循證護理;結核性腦膜炎;生活質量;并發癥;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7)07(a)-0165-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he 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meningitis. Methods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70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meningitis treated in Hebei Chest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ceived evidence-based nursing for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compliance and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complication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rates of compliance to medication, periodic review, conditions self-monitoring, balanced diet, regular work-and-rest time,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and optimistic attitud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score of life quality index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pressure sores, constipation,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and dyspne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satisfaction to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meningitis,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increase compliance to treatment,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hrough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life quality and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Evidence-based nursing; Tuberculous meningitis; Life quality; Complications; Compliance
結核性腦膜炎為腦膜非化膿性炎癥,具有病情重、病程長等特點。結核性腦膜炎由于病程遷延,潛在的病理機制也易隨之改變,且并發癥及后遺癥較多,治療結局難以預測[1]。據相關研究表明,有效的護理干預在其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2-3]。但常規的護理干預已經無法滿足結核性腦膜炎患者的臨床需求。循證護理是一種將最佳、最新的護理理論及護理知識應用于臨床操作,使護理方案更具科學化和可復制性[4],而不是僅依靠傳統的臨床經驗進行護理。為此本研究采用循證護理對結核性腦膜炎進行干預,取得較佳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6月~2016年6月河北省胸科醫院(以下簡稱“我院”)收治的70例結核性腦膜炎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每組各35例。觀察組中,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齡為(21.19±4.51)歲,平均病程為(17.26±4.75)d。對照組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齡為(21.56±5.16)歲,平均病程為(17.38±5.10)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本院論理委會員批準。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經影像學、腦脊液及病原學檢查證實為結核性腦膜炎;②可正常進行交流,無精神類疾病;③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加入此次調研。排除標準:①其他類型腦膜炎;②合并有心、肝等臟器嚴重障礙患者;③排除伴發神經系統疾病或高血病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干預,協同醫師采取常規醫護處理措施。
1.3.2 觀察組
采用循證護理干預,首先通過評估本組資料確定護理問題,患者存在惡心、發熱,少部分患者存在壓瘡、營養不良等情況,且所有對結核性腦膜炎的相關知識缺乏了解。故護理人員不僅要配合臨床醫師搶救,還需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解決患者飲食、高熱、壓瘡及健康等一系列問題。其次根據患者現存問題,通過中國知網、維普全文、萬方數據庫等進行搜索相關文獻,以獲得護理研究的實證。結合文獻與患者的臨床病情逐步分析需解決的護理問題,進而制訂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方案。
循證方案:(1)配合臨床醫師搶救,護理人員應密切注意生命體征和病情發展(神志、瞳孔、生命體征等變化),若患者出現血壓升高,瞳孔不等大或呼吸不規則等異常時,應立知告知值班醫生,并配合醫生進行搶救。(2)日常護理:早期要給予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對于出現昏迷的患者應保持其呼吸通暢,及時清理分泌物,將患者安置于獨立小房間,隔絕外界一切刺激。護理人員操作時,每2小時為患者翻身1次,防止患者身體長期保持一個姿勢,造成正常皮膚的毛細血管受到長期擠壓而導致出現壓瘡。但是護理操作盡量集中進行,避免多次突然改變患者頸部或體位。避免患者出現口腔炎,每天按時清理患者口腔。患者用藥的過程中,需正確掌握患者的用藥方法,謹遵醫囑,保證患者用藥按時、按量,并觀察患者用藥后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并采用有效措施解決,嚴重時需立即報告主治醫師。(3)對癥護理。①對于呼吸困難者,為避免損傷腦組織,可予以氧氣吸入。②高熱護理:采用物理降溫(冰袋降溫、溫水擦浴、酒精擦浴),多飲水,物理降溫不佳時行藥物降溫。③營養護理:營養不良者予以高蛋白、高熱量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無法進食的患者采用靜脈或鼻飼等方法。④皮膚護理:患者出現皮膚潮紅者,采用碳酸氫鈉棉球和呋喃西林棉球給予患者進行交換擦洗,每天2次。發生壓瘡者采用碘伏紗布濕敷加氧療。同時護理人員在操作的過程中,做好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⑤心理支持:向患者詳細介紹疾病的相關知識及治療進展,多列舉經治療成功的病例,幫助患者樹立可治愈的信心,同時與患者家屬溝通,并耐心解答患者的問題及疑慮,取得患者家屬對治療的認可,雙方面安慰、鼓勵患者,以解開患者的負面思想,可以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治療與護理工作中。
1.4 評價指標
①從遵醫囑、復查、監測病情等多方面評估患者的依從性。依從性=依從例數/總例數×100%。②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5]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分數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高。③采用自制問卷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評估。總滿意度=(十分滿意+滿意)/總例數×100%。④記錄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包括:壓瘡、便秘、顱內壓升高和呼吸困難。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依從性對比
觀察組患者遵醫囑用藥、定期復查、自我監測病情、合理飲食、規律作息、消毒隔離以及保持樂觀情緒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觀察組的生活質量各項指標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發生壓瘡、便秘、顱內壓升高以及呼吸困難等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4。
3 討論
結核性腦膜炎是由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結核桿菌而引起的一種慢性疾病,雖然患者可獲得較好的醫學治療,但其發病率仍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且致殘致死率極高[6-8]。目前臨床的診斷及治療技術均較為成熟,但相應的護理工作仍有極大的進步空間,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明顯提高治療效果,防止復發[9]。而當前臨床的基礎護理以個人臨床經驗為主,缺少科學依據,且護理工作存在較大的弊端,如隨意性大、護理內容欠缺、護理流程未獲優化、易忽視患者心理感受等,導致患者僅靠臨床治療無法從護理中獲益[10]。
結核性腦膜炎的治療是漫長的,當患者相關的臨床癥狀消失,腦脊液恢復正常方可判定為治愈,但為避免出現復發情況,患者仍需使用抗結核藥物1年左右[11-12]。因長期的治療結核性腦膜炎患者的生活質量普遍低下,不僅影響患者的機體健康,同時還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心理狀態、經濟狀況等[13-14]。隨著醫學模式的不斷改變,對于健康的概念已不僅僅是生命的延續,更追求患者生理、心理、社會功能等多方面的完好狀態,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為終極目標[15]。因此結核性腦膜炎患者一旦發病確診應立即采取全面、可預見性的治療及護理。研究表明,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且強調護理工作中應以患者為中心,強化基礎護理,尋找具有科學依據的護理方案,深化護理專業內涵,根據患者的臨床情況實施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16]。循證護理以臨床實踐中的問題為出發點,將理論知識與臨床操作進行結合,使護理在科學依據下得到提升,最大限度的滿足患者及其家屬的需求[17]。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總有效率及各項依從性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 < 0.05);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生活質量各項指標評分均顯著較高,而并發癥發生率較低(P < 0.05)。由此可見,采用循證護理干預可使結核性腦膜炎患者獲得完整、連貫、精心的護理操作,可提高護理質量及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患者預后。
通過本次研究,總結出循證護理以下優點:①循證護理根據患者現存問題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以獲得具有科學性的護理方案,使護理工作更加規范,患者可享受更優質的服務[18]。②循證護理可對癥護理,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護理方案,對患者病情進行動態觀察。據臨床研究發現,80%以上的患者死于腦疝或感染,通過實施對癥護理可有效預防此類事件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19]。③結核性腦膜炎患者臨床并發癥極多,壓瘡、便秘最為常見。直接壓力是造成壓瘡的主要原因,患者由于治療需要或患者出現昏迷狀態,身體長期保持一個姿勢,造成正常皮膚的毛細血管受到長期擠壓,引起不可逆的細胞變性導致出現壓瘡的產生。并發癥的發生會嚴重影響治療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質量,而循證護理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飲食及體位干預,可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情況,而且還能提高患者的依從性。④結核性腦膜炎患者極易出現行為異常等情況,再加之長期的治療,對患者的心理影響較大,無法正常的發展社會關系,易出現自卑、低落等負面情緒,造成生活質量下降,護理人員通過人性化的護理干預幫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礙,重新融入社會,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20]。
綜上所述,結核性腦膜炎患者采用循證護理干預可明顯 提高臨床療效,通過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增強患者在治療中的依從性,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獲得良好預后,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董曉娟,石海萍.經外周中心靜脈導管在結核性腦膜炎患者中的并發癥影響因素及護理對策[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6,19(4):603-606.
[2] 趙躍,卜暉,鄒月麗,等.結核性腦膜炎的免疫應答及基因多態性研究進展[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6,49(3):260-264.
[3] 楊紅,楊建蓉,陳碧桃,等.干擾素誘導蛋白10在結核性腦膜炎診斷中的應用[J].西部醫學,2015,27(4):531-533.
[4] 張曉蓉,樊安芝.階梯式護理在結核性腦膜炎病區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12(7):1000-1002.
[5] 喬艷,宋衛芹,徐從翠,等.扁平化責任制護理在結核性腦膜炎治療中的效果分析[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5,40(3):400-402.
[6] Figaji AA,Fieggen AG. The neurosurgical and acute care management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evidence and current practice [J].Tuberculosis(Edinb),2010,90(6):393-400.
[7] 任斐,李冬,周倩倩,等.影響兒童結核性腦膜炎患者近期預后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防癆雜志,2014,36(11):930-935.
[8] 李桂霞.磁共振成像聯合腦脊液分析在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6,15(9):910-913.
[9] 談春芳,彭勝利,羅瓊.兒童結核性腦膜炎的臨床癥狀觀察與護理[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5):969-970.
[10] 高書媛,吳元蓉.皮下隧道式腰大池外引流治療結核性腦膜炎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4):369-370.
[11] 李亞妹,王亮,栗愛珍,等.壓瘡評估的臨床護理路徑在結核性腦膜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河北中醫,2013, 35(6):933-934.
[12] 何紅彥,邵艷新,殷智曄,等.結核性腦膜炎臨床特點觀察與治療分析[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5,36(8): 878-880.
[13] 謝輝,李靜梅,何鈺婕.結核性腦膜炎患者預后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22):61-63.
[14] 李爽,劉麗,丁云蘭.腰穿放腦脊液并鞘內注藥治療重癥結核性腦膜炎的護理體會[J].安徽醫學,2013,34(2):220-221.
[15] 龔思引,羅海彥,吳禹.結核性腦膜炎預后預測因素分析[J].中國熱帶醫學,2016,16(3):269-272.
[16] 黃蓓,黃亞菊.協同護理對結核性腦膜炎患者臨床效果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14):1938-1940.
[17] 余澤婷.影響結核性腦膜炎患兒預后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6):193-194.
[18] 孫葉飛,張敬浩.循證護理模式在結直腸癌患者腹腔鏡根治術圍術期中的應用[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6, 45(10):936-938.
[19] 董虹,李桂林,孔虹.結核性腦膜炎患者社會支持與生活質量相關性的研究[J].中國醫藥導刊,2013,15(5):894-896.
[20] 王新宏,任聯盟,白廣紅,等.腰大池置管連續給藥治療結核性腦膜炎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西南國防醫藥,2016,26(2):142-145.
(收稿日期:2017-03-30 本文編輯:李岳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