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生物教材中的插圖主要以基礎知識類插圖、知識拓展類插圖、生物科技類插圖和實驗探究類插圖等類型存在。盡管插圖類型不同,其產生的效果也不同,但都蘊含著豐富的生物學信息。通過教材插圖,不僅能夠讓學生直觀了解所要學習的基礎生物學知識,還能幫助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因此,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充分運用教材插圖,挖掘其潛在的生物信息,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就顯得至關重要。
一、運用知識拓展類插圖,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
每個學生領到新課本時,最先吸引他的注意力的不是枯燥無味的文字,而是生動形象、色彩鮮艷、活潑有趣的插圖,他會迫不及待地逐頁翻看其中精美的插圖,和同學討論插圖中有趣的地方,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因此,在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抓住初中生對新鮮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這一心理特點,通過運用教材插圖來增強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
知識拓展類插圖貼近生活,展現了生活中常見的活潑有趣的場景,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知識拓展類插圖主要包括生物工作原理圖、生物資料分析圖、生態景觀圖等。例如《生物和生物圈》的單元扉頁向學生展示了宇航員在地球外的空間漂移并遙望地球的場景,富有時代感。同時還配有如詩般的文字,“假如你乘坐宇宙飛船從太空中遙望地球,映入你眼簾的將是一幅由藍色、綠色和白色等編織而成的美麗圖案。藍色是浩瀚的海洋,綠色是廣袤的森林和原野,白色是飄動在海洋和陸地上空的云彩……”當學生被如詩如畫般的場景吸引時,教師結合插圖引導學生思考:此插圖表達了怎樣的內容?本單元的核心內容是什么?學生將會陷入沉思的學習狀態,教師再加以點撥生物與環境密切相關,頓時學生會產生疑問,對接下來要學習的內容充滿好奇心,學習熱情也高漲起來。
二、運用基礎知識類插圖,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
生物知識只有建立在正確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得以靈活運用。例如在學習“人體的結構和生理”時,若僅僅是做一些簡單的講述,學生一時難以理解透徹,進而會覺得枯燥無味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運用基礎知識類插圖,幫助學生加深對生物知識的理解。
基礎知識類插圖主要體現在從微觀到宏觀方面的生物結構圖、生物發育過程圖、生物現象圖和生物解剖圖等方面。例如,在講解《人體內物質的運輸》這一節時,學生由于自身的知識儲備不足,一開始會對體循環和肺循環的循環路線、心臟四腔與血管的相連問題、血液的流動方向及成分變化難以把握。此時教師應有效的借助教材中的血液循環示意圖,引導學生先明確心臟的四個腔及其所相連的血管,明確體循環和肺循環的起始位置,然后分析血液的流動方向及血液成分變化的主要部位,最后有機結合教材中的文字說明,引導學生寫出血液循環路線,從而掌握好基本的生物知識。
三、運用實驗探究類插圖,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基礎學科。初中生物教材中有許多實驗探究類插圖,若教師能充分運用插圖進行教學,那么對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將會有著其他教學方法無法替代的作用。
實驗探究類插圖主要包括生物實驗基本操作示意圖、生物實驗儀器圖、實驗裝置圖及探究實驗過程圖等。例如,“練習使用顯微鏡”的實驗插圖屬于生物實驗基本操作示意圖,教材中通過圖文結合的形式將顯微鏡的具體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說明得清楚詳盡。學生可借助實驗操作示意圖直接進行實驗,無需教師逐步指導實驗。又例如,“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插圖屬于探究實驗過程圖,該插圖將實驗過程一目了然的展現在學生眼前,同時可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四、運用生物科技類插圖,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我們今天之所以能夠運用生物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正是由于有無數生物學家經過無數個日夜努力的結果。一代代生物學家的不懈努力,揭示了生物界的奧秘,使生物學之樹枝繁葉茂、碩果累累。
教師應充分運用生物科技類插圖,引導學生通過生物學研究過程圖、生物學史圖和生物學家肖像圖等了解生物學的發展歷程和生物學家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例如,可以運用“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示意圖”和“孟德爾肖像圖”引導學生認識到孟德爾實驗結果的來之不易,若孟德爾當年沒有扎實的知識基礎,沒有嚴謹的科學態度,沒有堅持不懈的實踐研究和敢于向傳統挑戰的勇氣,就不會有“孟德爾遺傳定律”,也許今天我們就不能解釋生活中常見的遺傳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