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驚生
摘要:在當今高等學校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開始呈現出師生關系向民主化發展,并且大學生的學習自主化以及教育內容和形式將全面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同時,大學生接受的信息呈現碎片化、娛樂化,這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新的挑戰。
關鍵詞: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自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較,傳播信息更加快速,并且自媒體以其信息資源的開放性,學習內容的自主選擇性,教學形式突出學習的突出優勢,已經成為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但是自媒體時代信息的多元化和開放性給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帶來一定挑戰,必須積極尋求解決方法。
一、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
1. 師生關系轉向民主化
在現代實際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交流主要呈現出一種分離狀態,面對面的交流越來越少,轉而主要通過網絡聊天工具進行交流和溝通。在當前高校中,教師地位受到一定沖擊,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識占有者和壟斷者,而是成為信息的傳播者以及思想政治的教育者。這些教育者的同樣擁有高超的教學技術和專業技術,淵博的文化知識以及良好的思想品質,但是與傳統教育不同的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完全打破過去上級和下級的層級關系。在教育教學中,教育者不再是以說服教育為主,更多的是慢慢的對受教育者進行引導、選擇和影響,循序漸進的傳授知識和思想文化。從另一方面看,在自媒體時代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更加具有人情味和親和力,同時也增加了教育的魅力。
2. 受教育者學習轉向自主化
自媒體時代下,學生通過對網絡可以進行的自主學習,并且能夠實現有針對性的個別化學習,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特長等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內容,在學習上的主動性可以促使學生更好的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并且自媒體時代可以將現實生活中的身份和地位等全部隱藏,在自媒體環境下學生與其他所有人是平等的,是沒有利害關系的,所有大學生可以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從這方面講,虛擬中真實更容易達到深入和交流。所以大學生在學習中利用自媒體的特點主動進行學習并積極的參與到教育教學中,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質量。
3. 教育內容和形式突破時空限制
自媒體時代下,手持終端得到普及,并且其功能更加強大,在這一條件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內容和形式上有效突破時空的限制,得到更加靈活發展。自媒體時代的到來由傳統教學中狹窄教學空間轉變為開放性教學空間,由比較落后的思想教育內容轉變為有針對性和前瞻性的教育內容。同時教師與學生之間也從即時教學轉變為隨時教學形式,學生可以根據需要隨是在網上查找自己學習的內容。在自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內容和形式上都與大學生的思想相契合,這也體現網絡空間有多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就有多大。
二、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
1. 信息碎片化使價值觀呈現多元化
現代大學生處于信息高速發展最前端,視野與思維更加開闊、活躍,能夠更快速地接受到更多更新的信息。另一方面,因為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的不穩定性,也會更容易受到外來思想的沖擊,信息的碎片化導致價值觀呈現碎片化。各種觀念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文化學習中滲透和交織,真假信息難以辨認,增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量,同時思想政治教育難度不斷加大,呈現復雜性特點,在這一趨勢下,高校如何進行引導和取舍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
2. 資訊傳播的無序性增加監管難度
在信息高速傳播的背景下,信息交流的開放性、匿名性特點給網絡監管帶來的應壓力和挑戰。在網絡上自由意識和言論道德責任意識的降低給大學生的思想判斷帶來嚴重干擾。另外資訊傳播的無序性,大學生在其中獲得大量對思想觀念有影響的信息內容,但是這些信息將會遠遠超過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要求的內容,給當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巨大挑戰。
3. 時空壓縮性增加傳統與現代選擇難度
從時空角度看,社會發展存在時空壓縮的特點,尤其是當代社會中,傳統、現代以及后現代的思想內容同時存在一個時空中。而自媒體的到來,將這一矛盾不斷放大。在我國傳統文化教育中,不僅注重自我修養,而且還強調道德實踐,具有豐富的人生哲理。但是傳統文化中也會帶有強烈的時代烙印,在社會不斷發展大,傳統文化的教育手段有一定局限性,并不一定適用于新的發展環境,所以在自媒體時代下,如何對不同時期的價值觀作出判斷,并采用合適的手段,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一定挑戰。
二、自媒體時代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1. 立足本土,面向全球
一個民族要想發展必須對民族的傳統文化進行了解和認識,只有樹立文化自覺性,才能促進民族生存和發展。一個民族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是培養民族凝聚力,增強民族向心力的重要的途徑,同時也是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的關鍵。所以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當以本土文化為基礎,在保持民族性的基礎上,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從而提升大學生對民族和國家的歸屬感和認同度,在行為上形成自覺性。立足民族文化傳統,不僅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所決定的,同時也是中華文明發展到今天所賦予的使命和責任。
在自媒體發展環境下,價值觀呈現多元化,但是在這一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能獨立存在,其具有的教育功能不僅不可以削弱,還必須進行加強。當前我國正處于轉型時期,在這一階段思想政治教育應當積極融入全球化發展過程中,將傳統的、封閉的、守舊的、單一的教育方法進行創新,加強開放思想的培養,不斷吸收當前世界中優秀的文化成果,從而培養優秀的面向世界的人才,在全球化背景下,以開放的姿態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從而建立起一個具有前瞻性的德育培養體系。
所以在自媒體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立足本土同時還要面向全球,不斷吸收新的文化知識,以開放、發展的眼光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才能發揮自媒體的作用,培養出優秀的、具有開放意識的高素質公民。
2. 立足現實,面向虛擬
在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時,切忌大而空,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立足于實際,首先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內涵。在教育工作中對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的選擇,應當拒絕單一的理論說教,而要通過現實生活中典型的案例作為教材,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說服力和感染力。選擇教育內容時以當前社會熱點以及國家方針政策等為主,通過對國家現實情況的學習和了解,實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單一的理論教學是無法滿足教育活動的,所以在教學中應當將理論與實際和情感相連接,在堅持教學原則的同時,密切聯系實際,改變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在立足現實的基礎上,面向虛擬網絡。網絡的快速發展對學校師生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產生一定影響,自媒體的出現可以說是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平臺,成為高校開開展教育工作的新途徑。對于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在利用自媒體的同時應當遵循揚長避短的原則,對不健康、無用的信息進行篩選,可以利用網絡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利用新技術手段實現思想政治教育。
3. 立足傳統文化,面向現代化
立足傳統文化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利用傳統的優秀文化開展教育,在歷史長河中形成的嚴密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以世代相承的模式發揚出去。傳統文化積淀下來的優秀成果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
面向現代化要求在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當積極進行創新,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形象和直觀性,在順應時代的基礎上,吸收精華,因時而動,正確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的關系。
結束語
自媒體時代的到來對大學生的生活、學習以及思維方式等帶來一定影響,同時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一定挑戰。為了在自媒體時代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立足本土、現實和傳統文化中,這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根本,也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須堅持的基礎。同時還需要面向全球、虛擬、現代化,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大學生作為促進國家發展的重要力量,必須學習先進的思想內容,只有在立足實際的基礎上,不斷學習先進的思想知識,才能滿足自媒體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最終促進國家建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宏.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學術論壇,2013,05.
[2]賈陸和.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03.
[3]季王飛.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解析[J].法制博覽,2015,36.
[4]郭長義.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3.
[5]鄒宜兵.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