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莉莉
在班級管理中,應當以學生為本,就是以學生為主體,關注每一個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以學生的興趣、意志、情感、知識、能力、創造性等為出發點,根據學生的發展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全面提升學生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愛是前提
一位教育家曾說過:“沒有感情,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猶如沒有水就不能成其為池塘一樣”。愛是教育“內化”的催化劑。工作十幾年來,我用真誠、愛意透視學生純潔而又豐富的內心世界,感染、浸潤學生渴望理解的心田,用充滿愛的言行去撫慰一顆顆稚嫩的心靈。
師生共建的相互交流的“綠色通道”,以寬松、和諧的心理環境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素質提高。
1. 心靈之橋——班日志
搭建心靈之橋,班級成員做班級歷史的記錄員--班日志,每個學生都用心記下在班級度過的每一天,有時我也加入其中,書寫感悟。這個接力棒傳遞了班級凝聚力,有形地凈化著班級的輿論空間,無形地規范著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生們在此放飛心靈,快樂成長。
學生也會利用班日志給老師留言,其中有建議,有意見,這不僅促進了師生交流、溝通,也利于班主任了解學生們的動態,做好心理疏導工作。
2. 給學生恰當的欣賞性評語——集“師”廣益
給學生寫欣賞性評語,也是班主任、科任老師與學生溝通的有效方式。在我們的班級里,有學生制定一本集“師”廣益的簿子,每位老師記下每一堂課里老師對班級、學生的欣賞性內容,同時寫下對班級、學生提出的建議,集中老師們對孩子們的評價和建議,來促進孩子們積極學習,快樂成長。例如,給一位品行學習都不錯的學生評語是:“你有條不紊地安排著自己的生活與學習,能平靜如水地面對老師對你的夸獎。你的膽小不是錯,但不改變就成了你的錯,期待每堂課都能看到你舉起自信的手!”
二、抓好常規是關鍵
赫爾巴特說:“要堅強而溫和地抓住管理的韁繩。”班主任要堅強而溫和地實施班級常規管理。這是實施人文管理的關鍵。“堅強”指抓緊管理,嚴在當嚴處,將管理的要求和目標貫徹到底;“溫和”指本著學生易于接受,尊重學生為原則,采取的管理方式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使管理要求更符合班級學生的實際。常規管理雖然不外乎每天發生在班級學生身上的“日常小事”,但用教育的眼光看,“學校無小事”,所謂小事,恰恰是學生內在品質的外在表現,以人為本,藝術地處理日常小事。細微之處見精神。
1. 講究批評的藝術
批評不是辱罵,不是諷刺挖苦,不是打擊報復。批評的目的是為了終止一種錯誤傾向,改正一種錯誤行為,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發展方向。為了做到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要求,我們必須掌握批評藝術,讓教師的批評變得易于接受,甚至于可以說,讓我們的批評變得可愛起來。
2. 要有容人之量
寬容如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嚴厲是風刀霜劍,逼人入絕境。教育者的寬容使教育對象有深刻感悟,才是真正的教育詩篇。學生有時難免情緒過激,對老師說話尖酸、刻薄。我往往把它暫放一邊,從學生感興趣的事開始輕松交流,換取學生對老師的信任,等待恰當時機再與他溝通。一般從學生的情緒上著手,讓學生更加真實地把握自己的內心,從而保護他們。
三、制定班級契約是重要途徑
“班級契約大家定”,是進行班級量化管理的前提。每次新學期開始,將學生組建成學習小組,我們利用班會時間,以小組為單位,自己討論、商量,制定出小組契約,再組成班級契約,配合學校的規章制度實行班級量化,從學習、紀律、生活、勞動等多個方面制定出本班契約,并設立了每月之星的獎項,每月公布,采取個人和小組兩種競賽方式進行相互促進,每月由學習小組長公布當周量化評比結果,每月全班評選每月之星,在板報上表揚。由于學生自己參與班規制定,他們比較樂于遵守,自我管理意識不斷增強。
“久熏幽蘭人自香”,一個良好的班級環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強化效應。堅持班級量化制度,塑造“安靜、勤奮、思考、創新”的班集體為目的,學生在管理他人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聽課紀律、學習習慣等方面得到改觀、優化。一個遵守紀律、學風濃厚、團結向上、朝氣蓬勃的集體逐漸形成。